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省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徽的经济结构伴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安徽省1995—2006年的产业结构变迁为例,实证分析和研究了这段时期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变迁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铜陵学院学报》2009,8(6):18-19,41
以安徽省1985-2008年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有关变量为基础,分析安徽省劳动力就业弹性系数,安徽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建立回归方程剖析三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论述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李明  叶淼 《经济师》2010,(7):74-75,78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新成员,首要任务在于调整本省的产业结构。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建立产业结构增长模型来分析安徽省近十年来的产业结构,并揭示安徽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税收收入与GDP数据的回归分析来研究区域性的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安徽省区域性的税收弹性分析,来全面分析安徽区域性的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根据相关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保持税收与经济增长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文章分析了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特征,通过Eviews8.0计量软件对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相关性的回归分析,对加快安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就业,发挥安徽省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体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联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系数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并对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随经济发展而逐渐提升的基本规律以及阶段性波动特征。文章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正向和反向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反向联动的主导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琳 《经济论坛》2012,(7):33-35
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利用新疆1978~2010年期间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样本数据,通过运用协整理论的相关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新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得出了各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并在此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更和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6,26(2):270-273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1994—2003年10年来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差异较大,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一。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降低是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之一,而结构调整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主要因素是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人均GDP、年均GDP则与其不相关或弱相关。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1)
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吗?文章在测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对我国1984—2014年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显著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人力资本与之相匹配,而人力资本的提升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综述了国外关于产业结构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较少,更多的是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我国的产业结构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研究着重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国内对两者实证研究使用的方法以及有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研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存量、质量和结构通过影响产业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再检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建立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理论模型,利用1985—2008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协整分析分别建立了工业三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模型,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EKC"倒U"关系;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要素和污染治理都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苏振天  李蔚 《技术经济》2006,25(9):33-37
安徽地处中国中部,经济水平较低,属于欠发达地区。改变和提高其经济实力和地位,成为安徽省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实力的提高与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产业结构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产业结构偏离度过高,产业结构效益较低,由此造成总体的产业竞争力水平不高。针对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安徽产业结构竞争力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厦门产业结构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厦门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了厦门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增长的影响,阐述了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产业政策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4.
运用VAR模型、协整检验和VEC模型对临汾市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城镇化进程包括城镇人口比率和第二、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两个指标,经济增长用地区生产总值表示。得出了山西省临汾市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临汾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表明临汾市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不利于经济增长;进而结合相关理论和临汾市的发展实际,提出提高人口素质和调整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甘肃省1980—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显著,但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周丽晖  万星火  李丽红 《时代经贸》2012,(16):187-187,189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对唐山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唐山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三大产业的增长,总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并提出唐山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吉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动态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短期波动与长期的均衡关系寓于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之中。结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发现吉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的发展过多的依赖于大环境下高速的经济增长,经济自我调整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8.
耿慧 《时代经贸》2012,(2):206-208
本文针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非线性关系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匹配性差的现象,依据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就业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现代劳动力市场、加快城市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对唐山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唐山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三大产业的增长,总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并提出唐山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安徽经济的发展,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论述了安徽省GDP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安徽省经济增长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支撑,演变到目前主要依靠第二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由此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安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