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侨之窗     
《重庆与世界》2016,(9):50-52
外国驻渝蓉领事机构新春工作联谊会在渝举行 1月22日,由重庆市政府外侨办与市外经贸委联合举办的“2016外国驻渝蓉领事机构新春工作联谊会”在万豪酒店举行,驻渝、蓉各领馆领事及工作人员近200人与市政府办公厅、市外侨办、市外经贸委、外贸集团等单位相关领导及处室负责人欢聚一堂,共贺新春。  相似文献   

2.
分析地区差距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地区差距,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构成.分别对于整个地区差距的“贡献”各占40%.城市之间的差距相对来讲,只占20%左右。所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对于中国城乡的差距缩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区域内企业集聚力与分散力合力的替代变量,从区域经济增加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角度构建了区域经济差距效率检验模型。研究发现:东中西之间的创新转移效应差距明显,中西部市场化水平相对于东部还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创新转移效应是缩小中西差距的主导因素;东部的技术进步效应变动明显大于西部,略大于中部,东中西三个区域都出现了技术效率效应为负的粗放式增长,西部的粗放程度要高于东中部,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变动是扩大东中西差距的主导因素。缩小区域市场化水平差距、技术差距和提高规模效率是现阶段政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今日重庆》2011,(8):14-29
2011年7月20日至21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九次全委会,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并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的决议》。  相似文献   

5.
《重庆与世界》2014,(1):31-31
2013年9月26日-27日,由市外侨办组织的“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到丰都开展义诊活动。26日,医疗队一行在丰都县人民医院举行了简短的见面会。市外侨办副主任杨大庆介绍了“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情况和义诊活动的意义。丰都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就医学、医疗等问题与医疗队专家面对面开展了业务交流。随后,医疗队专家还到人民医院坐诊、查房。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相伴扩大现象被称为“迁移谜题”和“理论悖论”.文章沿着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劳动力流动有可能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脉络,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数据的积累、方法的更新以及我国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新特点,为推进相关研究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7月20日至21日,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在渝州宾馆举行。会议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缩贫富、城乡、区域三个差距,并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决定,把缩小三个差距作为贯彻落实“主题、主线”的重要突破口,走民生路、念共富经,努力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闫建 《乡镇经济》2008,24(1):71-74
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可以得出城乡发展差距的形成及拉大主要是城乡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的“城市偏向”和城乡人力资本不同的“溢出效应”的必然结果。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以农民教育农民学习为基础,保证人力资本投资起点公平;以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为突破,促进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以医疗保健社会保障为重点,提高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农民迁徙农民回流为途径,促进城乡人力资本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9.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必须统筹解决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努力缩小工农城乡发展差距,尽快补上农业这条“短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进而为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奠定更为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协调之道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标,应该是缩小乃至消除区域发展差距。我国的区域差距广泛地存在于各个方面,因此,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不仅任重,而且道远,需要多方参与,相互呼应,努力走出一条“国家主导、地方配合、城乡互动、异中求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赵超 《新疆财经》2004,(3):62-64
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当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出发,论证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性,重点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实现途径,提出了加快县域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引入关系数据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态势;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断缩小,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全样本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有力途径。分区域考察显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高质量发展地区差距的驱动作用大于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驱动作用尚不明显;南方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的贡献大于北方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改善对缩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地区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城乡收入差距的新估计--一种动态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府对农民补偿性的“增收”或“减负”解决不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实证的结果显示:固有的产业结构和资产只能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本文从城乡人均消费和储蓄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差距做出新的估计,表明我国目前缩小城乡差距政策的弱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吴艳美 《北方经济》2007,(12):88-90
一、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及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城乡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吴红章 《老区建设》2010,(13):22-25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是2009年2月在省政府机构改革中,由原省扶贫办、移民办、三峡移民办新组建的正厅级省直属单位。一年多来.办党组坚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五带动”,即:党组书记带动党组,党组带动支部,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全办干部职工,学习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重要论述/国际视野/学者解构/他国镜鉴/学理阐释缩小贫富、城乡、区域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在坚持民生导向的当下备受关注。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国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逐  相似文献   

17.
目前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总体上步入小康水平,但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九五”期间,我国居民基尼系数增长10.5%,福建居民基尼系数增长12.8%。正确分析居民收入差距,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阶层差距,是科学制定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尽管从理论上讲,我国不存在两极分化的生产关系基础,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政策不完善以及工作失误等原因,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适度控制并且力争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是关系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采取有力的综合性措施,有效的调节居民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8.
缩小三个差距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现阶段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建立起缩小三个差距的宏观理论分析框架。将目的定位为实现社会公平,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和社会公平理论,从目的、本质、方法和条件四方面构建缩小三个差距的一个理论框架。缩小三个差距的关键是切实保障全社会居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社会平等权。  相似文献   

19.
谌利民 《首都经济》2004,(10):26-27
与以往历次五年规划相比,编制“十一五”规划,除了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改革与发展的结合、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外,突出的一条就是要在规划编制中引入区域均衡发展的理念。所谓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就是指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在各区域之间要适当、要均衡。缩小地区间差距。不只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重点是缩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最终是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编制区域发展规划,通过区域发展规划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2000年国内消费市场的基本走和当前制约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提出“十五”期间我国应采取激励消费的政策和措施,具体做法是:继续调整分配机制,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发掘农村消费潜力;加速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发展住宅业和汽车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消除区域间市场障碍,形成国内统一的大流通市场;健全消费信贷制度,转变居民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