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13):48-50
古村落是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但由于历史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现存的古村落都多多少少受到了破坏或者是改变。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具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宏村的开发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收入的增长,却一味地重视经济而忽略了人文传承。如今的宏村充斥着满满的商业化气息,古村落沦落为一种商业的布景,"千村一面"的现象使得文化载体的古村落呈现出没文化的一面。另一方面,过量游客的涌入超出了宏村的环境承载力,使得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文物建筑保护问题不容回避。  相似文献   

2.
高峰 《上海房地》2011,(11):60-60
中国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百态的古村落,这些能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目前只剩下不到3000个。普查资料显示,2005年还有5000个,截至2009年底,我国230万个村庄中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古村庄不足3000个,只占0.13%。短短五六年时间,中国古村落就消失近半,实在令人震惊。专家把这种现象比喻成“文化悲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及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其中,文化交流作为加强其他交流的纽带,作用日益凸显。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的源泉,传统文化对外宣传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在对外译介与传播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海内外学者对传统民间艺术代表之一的户县农民画所进行的研究,从译介学角度出发,通过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和译介受众四个方面探究户县农民画对外译介模式的优化路径,旨在解决户县农民画在外宣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文化传播方面的问题,促进传统民俗文化域外传播,从而推动民俗艺术的不断传承、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4.
毛笔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国粹,近代受人们书写习惯和现代机械制作的影响,逐渐成为一种失落文化。无独有偶,作为传统手工艺文化载体之一的古村落,其发展也存在相同的困境。周坊村作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其拥有深厚的毛笔传统文化底蕴,从毛笔的起源分析周坊毛笔传统手工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与古村落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联系,得出需从毛笔传统工艺的产业开发、村落场所更新、传统节庆活动丰富化三个方面的探索促使传统文化和古村落的联动发展,才能使其重获生机。  相似文献   

5.
古村落是传统文化留下的珍贵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GIS分析手段对江西175个传统村落历史选址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年代背景下江西古村落选址聚集演变规律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现存古村落宋、明两代最为旺盛,集聚重心与江西东北部徽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及赣南客家文化区中心耦合一致;随时序古村落选址展示出"由北向南、由原向岭、由旷向隐"的总体移动规律;其原因与国家经济文化中心南向化、战事低纬化、人口迁移史、土地利用竞争化以及古代江西盛行风水习俗有关。研究可为江西传统风貌区划、地方文化保育、农耕村落史研究及乡村旅游价值提升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靳明飞 《价值工程》2014,(20):135-138
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村落传统历史风貌入手,通过对苏南乡村风貌的现状调查,解析苏南地区的历史风貌在建设中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意在传承中国传统乡村历史风貌和文化。希望通过对苏南地区历史风貌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探索出一种符合中国现状的传统古村落保护与更新模式,让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在保护中得到传承,使传统的古村落与现代的生活节奏相互融合,得到新生。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文化创意产品与赣派村落发展现状,探讨了古村落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必要性。总结出三大设计理念:一是尊重古村落生态模式,以村落文化为基础;二是注重产品经济价值;三是注重科学规划,形成多元化创意产品。依据设计理念,提出构建古村落创意工作室、设计古村落特色纪念产品及形成创意产品设计园区的三大策略。最后,总结了古村落地域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理念与特点。  相似文献   

8.
试论“旅游飞地”对秀水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洪杰 《价值工程》2011,30(8):139-140
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一些古村落"旅游飞地"现象逐渐凸现,突出表现在旅游的发展不能为古村落社区带来预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古村落"旅游飞地"影响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古村落的保护。以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秀水村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所面临的情形为例,提出了防止秀水古村落"旅游飞地"产生的原则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军民  刘慧慧  薛立尧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3):中插1-中插5
大遗址空间是遗存本体、周边环境以及在此世代生活的人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加强大遗址空间管控是落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键内容,也是坚定文化自信、保障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多规合一"已成必然趋势的时代背景中,大遗址空间管控"交叉重叠冲突"的既定现实与国土空间规划"不交...  相似文献   

10.
"老家河南"作为一个文化品牌于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提出并建构后,其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优化.本文从"老家河南"文化品牌出发,依托实地调查,对比其他省市文化品牌,依次从传播定位、传播能力、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个方面对"老家河南"文化品牌的传播优化进行了相关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实践育人就是通过知识、 经验的传授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促进价值的认同,增强目标群体的个体素质,使个体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机制不断完善,成效不断提升.我校立足自身实际情况,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进社区进基层,传达党的声音、 传播先进文化,是一个服务社会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和文化不同,形成了形态多样、风情各异的古村落文化,然而时代变迁,这些文化正面临遗失的危险。本文以湖南高城马帮古寨旅游规划为例,阐述古村落现状、资源特点和旅游开发面临问题,提出规划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对其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为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潮汕乡村,尤其是古村落,是广东三大民系古村的鼎之一足。2007年6月,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国率先正式启动"广东省古村落"普查、认定工作。在首批及第二批认定的"广东省古村落"中,潮汕地区的多个古村落入选,包括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和莲下镇程洋冈村、潮州市潮安县龙湖镇龙湖寨、揭阳市普宁县洪阳镇德安里以及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南阳古村、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龙美村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国家政府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各个省份各民族历代传承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与保护。其中,古村落乡土文化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由于当今现存的古村落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影响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等价值,这些古村落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凝聚民族文化的纽带,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对文化瑰宝的保护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形式中引入人工数字技术,即将古村落文化与人工技术结合,可以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弘扬传统村落文化。  相似文献   

15.
古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旅游开发是挖掘承传、转化利用和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广东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强调在保护为主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并提出要加强规划导向、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融资模式、打造旅游精品等对策建议,以推动广东古村落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古村落的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永久性的保护.本文阐述了古村落景观的组成并以龙竹棚老寨为例分析了龙竹棚老寨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余琳  张智威 《价值工程》2014,(6):314-316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直接表达了民族、地域的个性特征。但目前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很多古村落渐显的颓态,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本文以佛山大旗头古村落为例,分析古村落凸显颓态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实际提出实施建档管理、功能置换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等措施,对古村落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从而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规划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建议之一,充分显示文化软实力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西安市应审时度势,充分发挥西安承东启西、连接内外的地缘和文化优势,进一步探索西安文化战略,增强西安文化对国家文化综合实力中的影响力.本文以"十四五"规...  相似文献   

19.
张丽纯 《潮商》2016,(1):19-19
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遗存着灿若星河的古村落;他们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寨里有创业始祖的记载和传说,有古老的遗训族规;在村落选址布局方面,讲究择吉而居;在建筑与民居的营造方面,他们顺因自然,因地制宜、谋局布篇;就地取材、匠心独运,在内涵文化方面,古村落生动包含了生活民俗、民族语言、民间音乐、曲艺舞蹈、武术杂耍、民间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丰富内容,成为研究传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这些古村落历经数百上千年的沧桑岁月和盛衰兴替,顽强地存活下来,成为中国5000年农耕文明史的缩影,成为今天和未来不可多得、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20.
江南大地上有历史有文化底蕴的古村落真是很多,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韵味在这些古村落里格外让人低回.位于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村就是又一个这样的古村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