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骆高远 《经济地理》2006,26(5):857-860
城市郊野已越来越成为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的热点区域。金华郊野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民间风俗、农业特产等相当丰富,极富特色,很有规划与开发的必要,以满足市民的“自然—城市”两栖生活的需要。文章以金华为例,分析了城市郊野旅游开发的条件与功能,指出金华郊野旅游开发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开发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城市郊野的旅游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金华斗牛的来历、现状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金华斗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域特色鲜明,是东方文明斗牛。金华斗牛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展艰难,文化传承存在危机。金华斗牛文化旅游存在发展理念落后、斗牛形式单调、运作模式不优、开发资金匮乏等制约因素。提出从金华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高度打造斗牛文化品牌,通过开发雅畈斗牛文化旅游基地,建设大型斗牛表演场、牛文化博物馆、牧牛体验场、牛文化主题酒店等创新产品,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等手段,开发金华斗牛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3.
鉴于资源紧束与生态侵蚀的压力,上海市期望通过郊野公园的规划编制与建设达到维护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满足市民游憩需求等目的。经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上海市颁布的相关政策与近期5个试点郊野公园的发展现状,分析规划、建设期间面对的主要矛盾,立足生态文明、农业生产、休闲旅游、服务公平性等方面展望郊野公园的健康发展,以实现其对城市郊野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城市休闲旅游的发展应规划建设好城区和城郊两大休闲旅游区.城区体闲旅游区建设应以"特色街区"为载体,以"娱乐游憩"为导向,在"文化"上做文章.在"休闲化"上下功夫,凝聚城市文化特征,构建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结构和休闲产业与商业双链结构,促进城市休闲化和商街休闲化.城郊休闲旅游区的建设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休闲养生"为宗旨,在"山水"上做文章,在"体验化"上下功夫,近郊重点建设郊野休闲中心,实现乡情体验和娱乐休闲化,远郊重点建设专项度假景区,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实现养生休闲化.  相似文献   

5.
孟玲 《经济师》2009,(3):281-282
民俗特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对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以浙江金华民俗旅游开发为例,结合金华民俗旅游资源探索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水休闲旅游规划是生态型城市发展旅游经济的创新点。如何整合区域内水利资源、合理规划和运营区域内滨水空间,如何引入生态循环式管理理念和开发规划步骤评价体系的同时确保水休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生态循环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主要探讨城市水休闲旅游"不规则锥形"规划模型,并从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常规性思路剖析、规划战略理念与切实目标、模型猜想与构成因素分析、模型运行程序设计、模型困境、时空拉升理念设置这六个角度进行研究,以期更好拓展城市规划经济。  相似文献   

7.
海洋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是海洋旅游中重要环节,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大连市为例,探讨了大连海洋旅游资源的特点:丰富的海洋自然旅游资源;独特的海洋资源;以近代城市风貌、近代战争遗迹为主体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相融合;古代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分析了大连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深度开发大连海洋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市场细分化管理规范化;创意旅游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8.
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协调发展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密切,本文以山西省为例研究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的协调发展。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应确定旅游中心城镇的等级,按相应的等级进行旅游职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可按照中心城市确定旅游分区,发挥中心城市的组织和扩散功能;还应以城镇为中心组织旅游线路,建设旅游通道;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区域旅游开发与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应采取的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南论坛》2012,(10):70-71
地处太湖最精华区域的无锡滨湖区,十二五期间,将秉持"城市即旅游"的发展理念,把全区作为一个"大旅游景区"进行整体打造与精心雕琢,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过境游向目的地游的"双跨越",力争实现接待旅游总人数2500万人、旅游总收入260亿元、4A级以上景区总数15个以上的发展目标,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湖湾型生态旅游度假胜地。——以彰显国际水准、引领产业前沿为标准,倾力打造一岛(马山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岛)、两湾(蠡湖湾、十八湾)、三园(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长广溪湿地公园、山水城郊野公园),形成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度假集聚区。——加快培育高品质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度假功能,建好阖闾古城、荣巷历史街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大花园建设已成为全省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抓 手,有力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杭州应该乘浙江 大花园建设的东风,借鉴香港郊野公园的规划、管理模式,大 力推进郊野公园建设。杭州郊野公园除了绿色本底外,还应该 吸收、巩固浙江大花园建设成果,使杭州郊野公园建设成为建 设“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大都市,严格管控城市开发边 界,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设公园城市和推进乡村振 兴的最佳形式与途径。提出在大花园建设的基础上,建立杭州 特色郊野公园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城市边缘进行新区开发,既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旅游城市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需要.本文以长治老顶山片区的开发为例,从旅游(点)功能分析旅游职能,充分贯彻竞争-合作、分工-合作的思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维视角"对老顶山片区旅游职能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旅游功能导向和空间布局.以期对类似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澳门城市生态旅游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态旅游是城市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型城市旅游开发模式。澳门被誉为“花园城市”、“博物馆之城”.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在开发城市生态旅游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为切入点,全面分析澳门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及城市生态环境背景,认为澳门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是澳门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澳门开发城市生态旅游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众旅游时代与自媒体时代的"双重效应"使游客逐渐成为城市管理评价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背景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杭州市为例,以游客属性、城市管理特征和自媒体信息影响度三个维度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剖析游客城市管理评价的影响因素及带来的不同传播效应,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结果显示:游客性别、城市绿化、旅游交通、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自媒体正面信息等因素与游客城市管理总体评价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自媒体负面信息对总体评价呈负向影响,而年龄、学历、收入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则不显著。据此建议,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的管理者应主动顺应自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并充分挖掘优势,及时掌握游客需求,重点做好城市绿化管理,同时注重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软硬环境的系统性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于游客与广大民众。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初探--北美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徐永健  阎小培 《经济地理》2000,20(1):99-102
本世纪70年代,北美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即已初见成效.本文简要回顾了北美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的背景与概况,选取两个实例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内港,对其开发过程、开发效果和特征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从开发模式、规划问题、开发管理和设计问题四方面,剖析了北美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绍兴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城市旅游对城市生态环境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城市生态旅游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促进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城市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开发意义的阐述,以绍兴市为例,在分析了绍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和目前绍兴旅游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绍兴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与形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传统旅游观点下,匮乏与负面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和城市形象的代名词。有鉴于此,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一方面,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内在活力,提出了激活潜在旅游资源与盘活存量旅游资源的活化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形象重塑的必要性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城市功能转型为突破、以特色矿冶文化为核心、以山水文化资源为依托和以创新旅游产品为支撑的黄石市旅游形象重塑路径,使黄石市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重塑"中华矿冶文化之都"的新形象,培育矿冶文化品牌旅游目的地,并建立旅游形象重塑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城市水源地是城市水资源供给的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水源地有其独特的区域发展规律。旅游开发是调整、优化水源地产业结构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对于水源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首都水源地密云县为例,分析了城市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依据客源市场特征及市场开发背景的分析,从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旅游促销四个方面提出了密云旅游市场开发战略,以期促进密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首都水源地的保护,并为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郑仕华 《经济师》2009,(10):235-236
随着会展业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二者内在产业联系的会展旅游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针对目前旅游业与会展业存在的严重脱节现象,在弄清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金华会展旅游为例,分析金华旅游业与会展业结合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探讨旅游业与会展业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的原因,以期为我国会展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旅游业是解决对洞庭湖区进行综合治理所带来的一系列民生问题,特别是移民和农民问题的最佳选择。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旅游资源数量特征、旅游资源品质特征和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三个方面客观分析了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禀赋格局,同时从旅游开发基本格局、旅游区域功能格局、旅游产品开发格局、旅游市场开发格局四个方面剖析了洞庭湖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基于以上认识,从旅游管理协调机构的建立、旅游规划的编制与管理、近期各功能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向的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培育、区域旅游品牌的提升、区域旅游合作、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洞庭湖区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洞庭湖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旅游城市作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谢彦君 《财经问题研究》1999,(10):79-80,F003
本文将旅游城市所具有的巨大的客源输出潜力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目标市场定位和策略问题。本文指出,面向旅游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是乡土化,具体体现在文化性、特殊性、民俗性、生态性和参与性等几个方面。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乡村 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文章还就此提出了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送出来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和农事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