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4年欧盟与我国双边贸易总额达到1772.86亿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后至今欧盟一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对中国外贸的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对中欧双边贸易的现状分析,总结出中欧双边贸易对我国外贸影响与我国外贸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中欧之间的贸易额将在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化深入发展、欧盟继续扩张的背景下大幅上涨。对中欧贸易产品结构和贸易顺差的分析发现:中欧之间产业内贸易已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主要利用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动态比较优势的转移向欧盟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并因此获得对欧顺差;欧盟在技术、高科技产品、服务贸易领域具有很强的对华出口优势,但同时要为适应新的国际分工格局而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中欧贸易之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需要中、美、欧从全球市场角度共同采取行动:各经济体要从内部寻找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并加以改善;我国以开放服务市场换得欧盟放宽对华技术出口并使得出口比较优势得以持续升级;扩大双方投资额以寻求更深入的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3.
中欧贸易与反倾销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盟现已成为我国双边贸易中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欧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反倾销问题。本文就欧盟反倾销条例和歧视性的“非市场经济”规定,探讨反倾销诉讼对我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出口企业应采取的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中欧在世界农产品市场均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中欧双方已互为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双方农产品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未来增长潜力很大。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在欧盟一些国家顺利推进,对中欧农产品贸易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建立中欧自贸区,将有力促进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双边贸易发展。一、中欧农产品贸易进出口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中国和新加坡建交以来,伴随着两国经济增长,双边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中新双边贸易强度不断增强,但指数并不高,贸易合作前景广阔。相对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指数不如新加坡,新加坡在双边贸易中略占优势。中新双边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这些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几个少数的产品;中新的产业内贸易并不是基于水平分工的产业内贸易,而是基于垂直分工的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欧盟贸易状况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1975年我国与欧共体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欧盟已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双边贸易也面临潜在的障碍,该障碍主要缘于欧盟东扩所导致的贸易转移、投资转移及欧盟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本文在分析我国与欧盟在贸易中所面临的危机与障碍的同时,对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丁燕波  郭晓合 《现代商业》2008,(14):202-203
本文从上海口岸与新加坡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最后,提出了上海口岸如何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机遇,扩大与新加坡间双边贸易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提前两年超过1500亿美元,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 2004年5月欧盟扩大为25国后,欧盟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252.2亿美元。2004年1  相似文献   

9.
正自2004年欧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起,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展,但当前中欧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和欧盟的双边贸易总额达5590.6亿美元,欧盟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但欧盟对华贸易救济严重。自1979年欧盟首次发起对华反倾销案开始,截至2013年12月31日,欧盟对中国产品共发起182起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两大重要的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欧贸易额迅速增长,欧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随着中欧贸易的不断增长,中欧贸易摩擦也不断地增加,严重的影响了中欧贸易关系,中欧贸易摩擦问题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以中欧贸易为视角研究了中欧贸易摩擦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制成品贸易主要是建立在中欧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欧人均收入差距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规模经济、市场规模因素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研发投入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科技教育发展增加投入,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中欧研发水平的差距,但是对中国出口贸易转型的作用仍然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研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明中国与新加坡在比较优势上存在较明显差异,进而分析了中新贸易互补关系及其产生原因,得出结论。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Setting Standards: Strategic Advantag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re the different standards,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measures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 Efforts to co-ordinate these within Europe - including the EU's increasing reliance on private sector standards bodies - are now underway. The EU's single market has not only integrated national markets, but has also shaped trading principles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The EU has exported its trade principles to third country markets and European companies have gained strategic advantages in influencing standards both internally within Europe and externally at the international and transatlantic level. Firms should invest resource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etting standards to protect and increas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和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测算1999—2006年间中国与欧盟新老三成员国的贸易互补程度和贸易竞争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整体的贸易密切程度近年来都在逐步上升,但是与欧盟的贸易还有很大的潜力,其中与欧盟新成员国的贸易潜力大于与欧盟老成员国的贸易潜力;近年来中国与匈牙利、捷克、德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与德国的出口竞争程度上升得最快。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年来中俄贸易的最新数据,本文运用出进口比率、产业内贸易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不同视角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中俄之间的贸易具有互补性;但不同行业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存在差异:中国在纺织品、水泥、农产品等行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俄罗斯在军工、矿产、木材等行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两国在五金、塑料、珠宝等行业的贸易具有较高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欧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本文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欧盟1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欧盟整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双方四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欧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但影响较小,影响中、欧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GDP)。这表明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的。文章最后部分对如何促进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和扩大中、欧贸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水果出口对印度尼西亚的依存程度日益增强,2009年,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水果出口市场。文章选取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依存度分析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水果贸易特征,然后测算了两国水果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以及贸易强度。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均具有优势水果,且有较明显的差异;两国水果贸易具有较强的的互补性;中国水果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前景不错,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Grubel-Llyod指数,对中国与欧盟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与欧盟整体的制成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对不同的欧盟国家以及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发展趋势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计量分析,认为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对外开放水平、对华直接投资、研发水平以及中国与欧盟国家的市场规模差异等变量,均对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