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资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于1994年、2001年和2006年先后颁布的三个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及其相应的实施细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对WTO承诺的履行和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发展,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中国加入WTO过渡期最长的一个行业)从此进入完全开放的时代。2006年12月,中国在入世过渡期结束时采用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市场开放、履行WTO承诺等各方面有了很大进展。不过中国仍然需要在对外资银行的审慎监管、法人银行导向、国民待遇落实和统一监管等问题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最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中履行了扩大开放的承诺,将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水平,取消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向在中国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对在中国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实行与中资银行统一的监管标准,全面体  相似文献   

3.
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对外开放既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中国银行业改革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为全面履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依法对外开放和监管,促进中国银行业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在5年过渡期结束之际,中国政府在广泛调研、征求并吸收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并将其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公布实施.它是中国对WTO承诺的全面兑现,也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迈出重大的一步.尽管《条例》实施从长期看将对中国银行业及居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从短期看,它对国内银行业的冲击及对国内居民生活影响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届十年。其间,中国银行业认真履行开放义务,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地域、客户对象和其他方面的非审慎性限制,在世贸组织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在贯彻落实银行业对外开放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监管部门顺  相似文献   

6.
注册法人银行导向:理论基础及各国银行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年底正式出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行注册法人银行导向,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议论。注册法人银行与外国银行分行在国籍、法律地位、监管责任和监管方式等方面差异显著,对注册法人银行实施差别化监管是世界各国监管部门的普遍做法,中国银监会按注册法人银行导向修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不仅兑现了中国加入WTO的承诺,而且符合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大趋势,将对中国银行业进一步改革开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此前,对于中国能否在入世五周年之际实现开放银行业的承诺,国外一些金融机构和银行家一直持有怀疑态度,担心中国将出台种种限制抬高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条例>的颁布无疑为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各方面的优惠条件标志着中国银行业正式向外资银行敞开了大门.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11月17日撰文称,中国提前向外资银行送出圣诞礼物.  相似文献   

8.
2006年1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并于当年12月1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中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中国内地人民币零售银行市场。2007年3月,汇丰银行(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与我国整个经济的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经历了一个从特区到沿海城市,到中心城市,再到所有地区;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外资企业和非中国居民到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的渐进式开放过程。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对外开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两年来,依据WTO基本原则和加入WTO承诺时间表.我国逐步放开了对外资银行在客户、业务范围、币种和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并将于2006年全面开放银行业,创造中外资银行之间平等、互惠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0.
外资银行进人中国始于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首设代表处,但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发展较为迟缓.人世后,我国稳步推进金融业开放承诺的履行,尤其是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全面开放银行业,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此后,在华外资银行取得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功爽  黄红辉 《海南金融》2009,(1):71-74,85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开放,在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已经一年多的历程中,金融界此前探讨过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已经被现实验证,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本文进一步审视并深入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体系乃至监管层将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中资银行及金融监管层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春宇 《金融博览》2006,(10):11-11
2006年12月11日将被记录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上。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的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即将结束,届时中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从此将享受国民待遇,与中资银行展开全面竞争。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来临之际,中资银行如何理性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共筑强大的中国金融体系;如何变革机制,创新服务,占领市场;如何扬长避短,"与狼共舞",共求发展……将需要中国金融人的智慧和勇气来加以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11日将被记录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上,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的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即将结束,届时中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从此将享受国民待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延红梅 《中国金融》2006,(23):15-19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已走过了26个年头,在开放广度和深度上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其间也是中国金融改革深化和银行业整体发展的历程。2006年12月11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开始生效,我国将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关于对外开放银行业的承诺。在这一令人瞩目的时刻,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银监会监管三部负责人。  相似文献   

15.
史建平 《中国金融》2006,(23):27-28
2006年12月15日,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将正式付诸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正式结束,中国银行业的大门从此对外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政府加入WTO后的承诺,在2006年12月11日前全部开放外资银行对中国居民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限制,外资银行将完全享受国民待遇.将对我国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中国银行业必须进行金融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南方金融》2006,(12):1
200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纪念日,也是国务院近期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之时,这标志着WTO过渡期结束,中国金融业对世界全面开放。《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对WTO承诺的全面兑现,取消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向在中国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开启了金融全面开放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8.
禹良俊 《理财》2007,(3):16-18
1月19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在此之前,中国的金融业已经走过了历史拐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于2006年12月11日起实施,中国银行业向外资全面开放。不过,大国金融的热议却不止于  相似文献   

19.
张炜 《银行家》2007,(3):108-110
为全面履行我国入世承诺,加强和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促进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国务院第155次常务会议于2006年11月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随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对《条例》的原则性规定进行了细化和解释。《条例》和《实施细则》自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国务院  相似文献   

20.
按照我国跨入WTO大门时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制订的时间表,中国银行业从2006年12月11日起对外资全面开放,对所有外资银行实现“国民待遇”。我们叫喊多年“狼来了”之后,外国的“银狼”真的来了。中外资银行之间面对面的较量已经拉开帷幕。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国银行业需要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