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及《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的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进行纳税调整,但应如何进行调整却一直困扰着广大会计人员,本文通过实例,演示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转回已确认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冯宽 《财会通讯》2004,(10):38-38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如果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记人当期损益;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3.
吴碧芳 《福建财会》2003,(12):26-27
《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同时《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29条规定,企业应对已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原计算的折旧率和折旧额进行重新计算,确定新的折旧率和折旧额,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呢?笔就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折旧的计提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当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并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笔者认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是一大难点,在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时,如果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在计算当期利润总额时扣除.  相似文献   

6.
张雪梅 《铁道财会》2004,(Z8):55-5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规定:企业应当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计提减值准备。准则同时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贯彻谨慎性原则.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真实可靠.财政部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根据这项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底终了时.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发生固定资产减值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直接减少当期会计利润。  相似文献   

8.
赵艳丽 《财会通讯》2007,(10):60-6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准则还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9.
对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企业应当对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但如有迹象表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扣除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资产数额。下同),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然而对于如何确定减值损失的转回金额,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尽相同,同时减值损失转回后应纳税所得额如何处理,我国也尚无明确规定。本文拟就此谈一些看法。一、关于减值损失转回金额的确定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确定减值损失转回金额的规定上存在差异。我国财政部于2001…  相似文献   

10.
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首先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其次,应按照谨慎性原则以及资产的确认标准,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在计提的八项准备中,资产负债表只列示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余各项减值准备未直接列示在报表中。固定资产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按单项资产计提,并将该项资产减值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2…  相似文献   

11.
胡延平 《活力》2006,(2):87-87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值减去处置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而由“固定资产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确立的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作为衡量是否发生贬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固定资产减值数额的计算 《企业会计准则一固定资产》规定.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值减去处置资产所发生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而由“固定资产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确立的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作为衡量是否发生贬值的依据.主要的衡量过程如图。  相似文献   

13.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如果会计期末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将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因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减值准备的各项因素发生变化而转回的减值损失,也应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4.
张瑞荣 《财会通讯》2006,(12):44-45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企业发生长期投资减值时,可能会影响当期费用,并直接减少当期利润。而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因此企业计入损益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这便形成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权益法下如果某项投资发生减值,在计提减值时,若原投资时存在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或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计提减值及相应所得税应分别情况处理。本文在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的情况下,探讨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如果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记入当期损益;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6.
王云飞 《财会通讯》2004,(11):31-32
1、两者的涵义不同。《企业会计制度》第56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这里的可收回金额是指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一、资产减值准则有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变化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  相似文献   

18.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时不应调整累计折旧 《企业会计准则一固定资产》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一固定资产》指南中要求:在转回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转回后同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确定的固定净值。转回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时,按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应计提的累计折旧与因计提减值准备而少计提的折旧额的差额,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以可收回金额与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净值孰低的差额,借记“同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相似文献   

19.
周立 《财会通讯》2005,(9):57-58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30条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了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财政部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的通知》(以下简称《解答》)中,对该问题又作了更为明确的解释:企业在对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转回时,“转回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相似文献   

20.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务处理规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进行定期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从而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面价值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该资产在当前市场上的实际价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标示的价值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