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新区》2014,(5):5-5
正未来我国唯有将发展新技术、新产业作为聚集城市人口、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才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充分体现城镇化发展时代特色,推动我国经济进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引擎,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速度和规模在人类历史上都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本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十年,城镇化率将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将再有2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他们将告别农村、进入城市,  相似文献   

3.
月读     
8月14日,《重庆市政府与中信银行推动重庆市城镇化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未来三年内,中信银行将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向重庆市投入1000亿元资金,重点投向城镇化建设和现代服务业。8月16日,重庆市政府与中国平安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城镇化建设、工业重点项目、小微经济、金融创新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在未来3年,中国平安集团将投资1000亿元支持重庆发展。  相似文献   

4.
秋千 《中国西部》2013,(7):76-77
"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了2013年政策关键词。去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随着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城镇化建设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助力。有经济学家估计,城镇化水平增加一个百分点,消费可以增长1200亿的幅度,城镇化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引擎。  相似文献   

5.
核心提示 国家新型城市化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要着重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让进城农民早日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按照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布局,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的合川区,成为全市未来城镇化主战场之一,提出建设重庆经济强区、西部宜居江城、中国知名旅游城市的发展愿景.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合川区建设西部宜居江城如何破局?农村如何实现就近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如何保持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推进城镇化被看作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如何加速城镇化发展,成为人们的重要聚焦点.  相似文献   

7.
吴静 《魅力中国》2013,(31):83-83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河南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经济发展取得卓越成效,当前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河南省挣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中原经济区蓬勃发展。未来几年,我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资需求将进一步多大,然而长期以来土地财政和政策贷款的单一容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创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已成为中国新一轮开放背景下的发展战略.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质量的基本内涵、评价应遵循的原则、需兼顾的主要方面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质量评价的定性指标体系,并借助该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某省会城市所属县级市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具体测评,旨在为科学测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揭示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律,弥补定量测评的欠缺.  相似文献   

9.
饶霞飞 《新财经》2013,(2):34-36
不能将城镇化理解为城市扩张化、大占耕地盖高楼的房地产化,否则将扭曲城镇化新政的功效,引发新一轮地产扩张。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让调控中蠢蠢欲动的房地产再度乍现曙光,不少地产商开始疯狂地向二、三线城市圈地扩张。2013年1月初,华夏幸福和华远地产公告斥资逾10亿元拿下两幅地块,1月7日包括招商地产在内的五公司亦公告以总计54亿元拿下多幅地块,再次掀起了一轮抢占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文章梳理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成效和主要问题,指出了城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并提出了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推进我国城镇化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部署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城镇化发展战略被赋予扩大内需和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相似文献   

12.
马勇  杨喆剑 《特区经济》2014,(2):211-212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土地问题。实现土地资源有效整合的关键就是将农村土地流转起来,达到城乡统筹的目的,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新视野,通过理清新型城镇化与土地流转的相互关系,提出新型城镇化对土地流转的新要求,以期为土地流转未来的实施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海水淡化是引导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沙特等)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中国有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多种理由:到2030年,中国淡水需求量将增长63%,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到2020年,全球脱盐技术市场将翻两番,每年市场价值将达到500亿美元。而随着全球供水短缺情况日益严重,将促使脱盐产业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镇化是件世界级的大事。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如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说,将成为影响人类21世纪发展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  相似文献   

15.
邹士年 《北方经济》2016,(12):12-14
一、本轮房价上涨的因素分析 (一)需求因素 1.城镇化.城镇化是推动住房需求的最主要的刚需.我国2015年底的城镇化率只有56.1%,如果按照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镇化率,我们还有近3亿人入城空间,国家目前在推动1亿人入城,这些需求是刚性需求.中国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未来几十年的核心发展动力.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全国城镇化发展明确给出了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指导方向.规划提出,未来,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等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经历宏观经济转型调整、经济增速放缓时期,城镇化将成为未来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需潜力.克服城镇化进程阻力,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现行经济形势下发展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赵初 《北方经济》2013,(8):52-5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时,在提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了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的发展能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动力支持,对加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白山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对完善城镇化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提示国家新型城市化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要着重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让进城农民早日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按照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布局,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的合川区,成为全市未来城镇化主战场之一,提出建设重庆经济强区、西部宜居江城、中国知名旅游城市的发展愿景。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合川区建设西部宜居江城如何破局?农村如何实现就近城镇化?"以农民新村为契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实现‘家门口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城市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50年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按“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的,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城市化率到2050年必须达到70%-80%,这意味着在未来50年内,中国将有8亿左右的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这一重大转变必将给中 至世界带来深刻影响。党中央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大决策。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体制,是顺利实施这一重大关键一环。美国在建国后200多年的发展中,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试验,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习借鉴美国的城市管理体制,对改进我国城市管理体制和推进我国城镇化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