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不良贷款数额大、板结程度高、清收难度大的现状,舒城县农行从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清收机制入手,突出清收重点,加大清收力度,取得明显的清收效果,使不良贷款对全行的财务贡献率得到较大提高。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全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1535万元,较上年净下降303万元,下降率为1%;累计清收不良贷款1445万元,占任务75%;累计清收不良贷款利息469万元,占任务112%,处置抵债资产191万元,占任务96%,抵债资产处置变现68.4万元,实现年度经营利润1714万元。该行以踏实的作风和骄人的业绩获六安市农行2005年度清收盘活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
全省农行资产风险管理工作经过近几年的改革推进,已经形成了以不良资产分账经营体制为基础、以清收处置维权为重点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体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至2004年,全行连续四年超额完成总行下达的不良贷款余额控制和清收计划。但自今年以来,全行资产质量变动状况及清收工作进度较往年出现明显的反弹和反常现象,不良贷款余额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3.
当前,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工商银行改革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解决不良贷款问题也是全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尽管近年来全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成效显著,但是不良贷款现状仍不容乐观,不良贷款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不仅加大了清收处置工作的难度,也使加强不良贷款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紧迫。首先,对不良贷款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集中快速处置不良贷款的需要。工商银行从2001年开始踏上资产质量攻坚之路,已经艰难跋涉了近四年。几年来的清收处置成果相当显著,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总额已经超过3000亿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4.
2005年,太和县农行咬定“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提高经营效益”两大目标不放松,重拳出击,主攻难点,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收到明显成效。截止年底,清收不良贷款1556.1万元,其中,清收本金1278.1万元,清收利息278万元,处置资产97.6万元,抵债资产净下降44.5万元。  相似文献   

5.
杨鹏 《青海金融》2005,(11):62-63
2004年黄南银监分局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七条措施,狠抓不良贷款的“双降”工作,至2004年末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下降1668万元,清收不良贷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有35679万元的不良贷款,占贷款余额的87.38%。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一、不良贷款处置工作中的难点分  相似文献   

6.
从总行资产风险管理工作会上传来的消息,总行日后将加大对三种情况的问责:清收工作组织不力、清收计划完成缓慢、不良贷款余额大幅上升等等。在原单纯“问责”不良贷款余额大幅上升的基础上增加了“问责”范围。  相似文献   

7.
一、县级农行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贷款集中县支行由清收大队负责清收难度较大。多年来,不良贷款中容易清收盘活的都收回来了,余下的清收难度相当大。这部分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复杂,企业不良贷款多是人走楼空,破产关门的企业,个人不良贷款则是困难户、走死逃亡户、钉子户、赖皮户居多,且存在户数多、平均余额小、点多面广等问题,清收难度比一般不良贷款难度要大的多,仪靠清收中心几个人去完成还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遂宁市遂州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力保7082万元央行票据的成功兑付,从4月20日再次吹响了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大会战的号角,发起了票据兑付的最后冲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4月21日至28日,8天时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共2256万元,不良贷款比4月20日净降939万元。  相似文献   

9.
同业简讯     
《中国城市金融》2006,(3):60-61
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2005年农业银行清收处置各类不良资产561.92亿元,完成全年清收计划的115.26%。同时完成清收不良贷款326.3亿元和处置不良贷款100.88亿元,为全行提供了427.18亿元的不良贷款释放空间。另一方面,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相应减少了全行应计提的模拟拨备176.61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已成为困扰宣城农行经营发展的主要问题。2006年以来,宣城农行牢固树立“向存量资产要效益、向清收盘活要效益”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内部挖潜,不断创新清收机制,全力打好清收盘活攻坚战,取得了良好业绩。至12月末,全行共清收不良贷款6849万元,其中清收本金4499万元,利息2350万元。辖内11个经营行不良贷款余额全面下降,净下降额达9201万元,占省分行下达年度计划的503.1%,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了9.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农信社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和处置力度,农信社的抵债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以广东省为例,截止2006年6月,全省农信社抵债资产帐面余额已达211亿元,仅2005年就新增50多个亿。由于抵债资产处置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由于抵债资产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使得农信社  相似文献   

12.
农业银行经过两年多的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目前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处置作为不良贷款抵押物的房地产来收回贷款本息,成为清收不良贷款本息最主要的途径。然而,要处置贷款的抵押物房地产并非容易。笔结合在实际清收工作中碰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刍议县级农行处置不良贷款房地产抵押物的难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强制执行公证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通过诉讼程序清收不良贷款相比,对债权文书经公证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可以不经过诉讼程序而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效率及降低了清收成本.在对强制执行公证制度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该文对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处置中运用强制执行公证的具体操作,以及实践中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商业银行运用强制执行公证制度处置不良贷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良贷款清收不仅关系到经营行的不良贷款清收指标本身,还关系到经营行的利润、不良贷款余额控制、到期贷款收回率、贷款利息的收回率和贷款收息率等多项重要的硬性指标,清收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营行的综合经营效果,关系到经营行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形下,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必然提升到了重要的、急迫的、效果举足轻重的位置。当前各行都在为如何取得良好的清收效果绞尽脑汁,各种攻略、措施、办法层出不穷。在此,笔者就清收工作应值得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意见,期翼能够抛砖引玉,对清收工作有…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村金融》2006,(8):10-11
全省农行2006年资产风险管理工作二季度例会于7月27至28日在阜阳召开。省分行行长助理孙妙宇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报告。会议通报了全省农行上半年资产质量变化及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情况;各二级分行总结了上半年的清收工作,分析了余额净下降、清收本金、清收利息、清收非信贷资产和处置五项任务完成情况,交流了完成任务的工作措施。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清收盘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下半年的清收盘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二级分行分管行长、资产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专业清收支行行长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信社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和处置力度,农信社的抵债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以广东省为例,截止2006年6月,全省农信社抵债资产帐面余额已达211亿元,仅2005年就新增50多个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和核销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加大资产监管,积极推进不良资产清收进度,大力促进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的下降,是一项促进商业银行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质量、实现利润最大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有的行甚至把清收盘活工作当作“救命工程”来抓。近几年,各行在清收不良贷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清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部署和人民银行关于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工作要求,我行将2001年确定为全行信贷资产质量攻坚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为中心,以控制和压缩不良贷款为工作重点,开展了不良贷款清收转化大会战.在总行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全行上下齐心协力,开动脑筋,大胆探索,艰苦努力,一年间共清收转化处置不良贷款150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净下降256亿元,占比下降了3.64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由升到降的转折,改善信贷资产质量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和实力的增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在不断加大,处置方式也呈多样化,有人行票据置换、政府扶助和自身核销等方法,这些不良贷款处置后便形成了表外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后,表外不良贷款的金额在不断增加。本文拟从为保全信贷资产,盘活沉淀资金入手,浅论农村信用社表外不良贷款的清收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李金权 《云南金融》2012,(7X):178-178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和实力的增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在不断加大,处置方式也呈多样化,有人行票据置换、政府扶助和自身核销等方法,这些不良贷款处置后便形成了表外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后,表外不良贷款的金额在不断增加。本文拟从为保全信贷资产,盘活沉淀资金入手,浅论农村信用社表外不良贷款的清收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