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08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持续大幅度下滑,有内在的周期性回调因素,但根本原因是美国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扩大,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度回调。从产业角度看,GDP增速的回调90%以上是由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大幅度回调引致的。从需求角度看,出口增速大幅度下滑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和GDP增速回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09年一季度,出口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负面冲击。如果没有投资和消费实际增迷提高弥补了出口增速下滑产生的需求缺口,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将不足1%,第二产业增加值将出现超过1%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深度回调,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增速已进入中长期回调阶段,经济运行自身存在较强的下行压力,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扩大,加大了GDP增速的回调幅度。同时,2008年8月份以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急剧下滑,前期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的国内经济利益损失迅速显现以及企业为应对外部需求收缩采取的去库存化措施,也加大了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回调幅度。目前经济回暖迹象仅仅是政策性反弹,尚未转化为真正的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3.
我国GDP增速存在多种不同的周期性波动,短期波动和中期波动振幅较大、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中长期波动振幅不断下降、波动趋于微波化,长期波动的周期峰值与周期谷值不断提高,动态均衡值呈周期性下降趋势.GDP增速的周期性波动是由投资、居民消费、进出口、工业存货等多种需求因素增速的周期性波动共同决定的,居民消费是最重要的因素,出口对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大于投资,进口和工业存货对GDP增速的周期性波动起到重要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屠锐 《环境经济》2009,(10):10-12
自2008年9月份以来,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不断加深,石化产业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国内石油消费需求不断萎缩。橡胶制品和涂料行业等在我国化工行业中,出口量过大、出口依赖度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则直接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幅快速下滑、亏损增加、利润负增长,企业亏损面高达30%以上。同时化肥市场也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有两个特点:要素投入支撑增长和出口需求弥补国内需求不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投资增速下滑,企业出口受阻.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鉴于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价格发现、风险分散等方面的突出功能,尽快推出创业板、完善期货与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创新与四万亿投资计划相辅相成,联手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我国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发展对出口贸易的依赖度过高,而内需却相对不足.为了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出口和内需的关系.而当前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性放缓,2012年第二季度是中国经济的低谷,GDP增速在7.5%左右,从第三季度应该回升,GDP增速在8.2%左右。中国经济这样的变化会呈现出一个前低后高的态势,其核心原因是,这次变化不仅仅是宏观周期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新的国民经济增长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从短期来看,这次经济下滑首先影响到出口,出口下滑非常快。从2010年四季度开始,出口增长在30%以上,到去年下半年出口增长下降到15%。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由于出口增速的下降,工业投资下降,从  相似文献   

8.
2018年中国经济总体较为平稳,但也出现了一定的下行压力。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增速下滑幅度较大;出口增速出现回落迹象;民营企业利润显著下滑;企业用工需求开始减弱;企业家、居民和银行家等微观主体信心指数较为低迷。当前,我国经济内需持续疲软,外需增长难以持续。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导致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公众的乐观预期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弱,这些因素将掣肘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宏观政策应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民企债务违约、居民消费增速过快下滑、民间投资再次快速下滑、地方债务进一步膨胀、股市持续低迷与人民币汇率贬值扰乱公众预期、外部风险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等风险,加大力度和加强协调。具体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重点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降低当前偏高的宏观税负;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各类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宏观政策的预期管理。  相似文献   

9.
吕楠  王涛 《经济与管理》2009,23(4):10-14,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内生的中周期下行调整使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而外生冲击只是使中国GDP增速下滑加快,并在周期内改变"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各阶段持续时间配比、加速经济体自组运行中的衰退过程,使经济衰退期偏短,萧条期提前到来.根据近几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一系列扩张性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增速"保8%"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增速深度回调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调主要是由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引致。目前,我国经济仍有较强的内在增长动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望改善,在国内政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2012年GDP增速将回升到8.3%~8.6%,物价涨幅将回落到2.2%,2013年一季度以后GDP增速回升到9.1%左右的适度增长状态,物价涨幅将回升到2%~4%的适度上涨区间。财政支出增速提高会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速和物价回升幅度,人民币持续升值会导致经济增速深度下滑。2012年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应适度宽松。  相似文献   

11.
世界范围内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时刻影响着实体经济,导致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下滑,我国一直在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在宏观上出台积极财政政策,如增加财政支出;大幅度减税,尽快推开增值税转型,实行消费型为主的增值税制度;扩大赤字预算,刺激内需,调整货币政策力度;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微观上,企业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外贸型企业,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必须学会控制对外留易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措施效果初现,投资增长好于预期,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用电量降幅逐步趋缓,工业生产快速下滑趋势得到遏制,经济下滑速度减缓,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的迹象;但国内周期性调整与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双重冲击并未结束,我国经济仍延续2008年4季度的下滑走势.2005-2007年高投资形成的房地产存货和工业产能过剩,还需要2-3年才能消化完毕,在此期间,经济仍将维持低迷.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在同一天,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7.4%的GDP增速稍微超出预期。而随着季度经济增速的再度下滑,经济硬着陆风险确实也在上升。  相似文献   

14.
耿涛  陈孝明 《新经济》2009,(3):64-66
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也随着调整。2008年,我国GDP增长仅仅9%,增速下滑2.4个百分点。然而,零售行业对经济形势变化的反应存在一定滞后性。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但从季度数据来看,零售业是从2008年三季度开始显现走低态势。2008年三季度42家商业百货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4%。  相似文献   

15.
李锋 《时代经贸》2009,(1):36-40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经历了自1998年以来的最大波动;与入世后连续6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相比,对外贸易增速出现明显回落。2009年,世界经济将进一步放缓,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我国不得不面对进出口增速下滑的局面。我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应对严峻的外贸形势,努力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10月开始,由美国国家刺激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开始侵蚀实体经济.世界几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已经出现明显下滑,失业率剧增,世界经济出现衰退.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也毋庸置疑得受到了此次金融风暴的冲击.本论文遗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具体影响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且结合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做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7月开始,我国的工业附加值增长率突然大幅度下滑,表明GDP函数存在着边际阶跃点。该文通过人民币升值对GDP影响的特点推导出中国GDP函数的边际阶跃的特性和各种生产条件对边际阶跃的平移原理,将多元的GDP函数阶跃特性表现在平面曲线上。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表明,阶跃特性是由中国出口产品市场特性和出口企业面对的劳动力市场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出现较大反复的可能。出口快速增长将拉动我国经济恢复较决增长状态,但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扩张力度的大幅度紧缩,将对我国投资和消费产生明显的紧缩效应。需求波动引致GDP增速大幅度波动,2010年各季度GDP累计增速呈“U”型,2011年各季度GDP累计增速呈倒“U”型。未来两年我国CPI和PPI季度累计涨幅均将呈“U”型发展,物价涨幅超过5%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将出现在2011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9.
关于增值税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佳  张林冯 《经济师》2009,(2):213-214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因此,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目前,由于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事实上,危机已经对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少企业产生了明显的影响。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放缓至9%、企业利润加速下滑、工业增加值快速回落,以及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回落等,都表明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伤害。在这种形势下,实施增值税转型是否有必要,是否适宜?文章就我国增值税改革的背景、必要性、改革内容和意义作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出口依存度与经济风险承受能力的非匹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GDP增长速度、价格水平持续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低消费、高投资、高出口"的增长模式有关.2007年以前,出口高速增长虽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过高的出口依存度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贸易摩擦风险、产业风险、就业与收入风险、经济安全风险.这些风险无论是从供求总量角度,或是从物价水平角度,还是从就业角度来看,都超出了我国经济的承受能力.我国出口依存度与经济风险承受能力的非匹配性是我国近两年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