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失地农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保守估计,目前全国失地农民总数约在4000万人左右,此外每年还要新增100多万人。为确保失地农民的生计,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和解决他们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然而,由于现行征地安置政策滞后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致使失地农民日益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我国因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引发的失地农民上访问题十分突出。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02年上半年,群众反映征地纠纷、违法占地等问题的,占信访接待部门受理总量的73%,其中40%的上访…  相似文献   

2.
运用模型模拟了不同的工资增长率、利率以及养老金年递增率下被征地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城保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工资增长率和利率差距不大,且养老金年递增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时,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不会产生巨大的资金缺口,因而其影响是中性的。但目前我国工资增长率要远远高于利率,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会产生较大的资金缺口,因此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到"城保"一定要量力而行,已纳入的地区需要通过增加投资渠道等方式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回报率,减少基金缺口。  相似文献   

3.
探究我国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生计安全的具体情况、影响其可持续生计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利于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以中部地区为例,选取21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从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计算和时空格局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可持续生计安全指数分布范围在0.152 8~1.081 3之间,地区间差异十分显著;根据变化趋势可以分为"增长型"和"波动型"两类城市。②中部地区整体上可持续生计安全水平呈现波动的趋势,且不同城市的可持续生计安全水平有所差异。安全水平在总体上形成了"Ⅰ级区、Ⅱ级区和Ⅲ级区片状分布,Ⅳ级区和Ⅴ级区零散分布"的空间格局。③中部地区的"经济层面"的阻力对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为"社会层面"和"生态层面"。④21个城市可持续生计安全的阻力模式均为三系统阻力模式,被细分为经济效益占主导和社会安全占主导的两种阻力类型,具体为EESEES型、SEEEES型、SEESEE型和EEESSE型。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工程对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做好勘测定界及征地补偿,是顺利实施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结合南水北调山东干线工程勘测定界工作实践,总结了南水北调勘测定界相关经验,剖析了征地的影响因素及权属争议,探讨了相关问题并对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提出了有关建议,可为大中型水利工程勘测定界及征地工作提供部分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地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情况各异。“一地一政”和“碎片化”的制度会带来管理上的混乱。将被征地农民统一纳入新农保制度具有诸多优越性。因此,建议按照分类指导、不重不漏的原则,整合现有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完善新农保政策,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水平;建立多方筹资机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完善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权益保障问题突出。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征用社会保险补偿机制,是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顺利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完善征地补偿办法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土资源部最近在全国部署开展制订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工作,预计在2006年上半年在大部分地区会有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出台。制订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目的是为征地补偿提供依据,直接为征地服务。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对协调征地中的各方利益关系特别是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完善征地补偿办法,稳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将产生十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然产生很多的失地农民。由于征地补偿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及安置办法的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使失地农民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只有完善现有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失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征地补偿矛盾,主要表现为补偿标准偏低、征地程序违规和群众不满闹事三个方面,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参与对象面广、持续时间长、反复性大、行为方式激烈、暴力化倾向严重、处置难度大。笔者认为,解决征地补偿矛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进一步澄清、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保障农民在征地转让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征地对农民来说,不仅仅关系到经济上是否合算,更关乎改变生活方式和未来命运的问题。政府和开发商在征地的自始至终都要尊重农民的发言权,让他们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棉花供求现状和增产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涉及1亿多农民的生计;它又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涉及1500万纺织职工的生计;它更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纺织品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的1/3左右。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战略物资。近几年来,我国棉花生产不景气,造成供求紧张,棉花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宅基地置换工程的效益内涵及其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与方法论上探讨当前我国大城市郊区宅基地置换工程的效益这一核心问题。界定了宅基地置换的定义,分析了宅基地置换工程效益的内涵,提出了宅基地置换效益的量度指标及估算方法。认为宅基地置换效益是包括政府与农民双重经济行为主体下,包含经济、社会和生态在内的综合性效益。只有处理好2个主体之间的效益关联,并使总效益最大化,才能顺利推进宅基地置换工程。可采用直接市场价值法和间接评估法对效益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2.
土地的农民所有制是我国1949年至1956年实行的一种农村土地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土地私有制,实行效果颇佳且受农民欢迎。实行农地私有化是由社会分工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没有必然联系,与公有制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也是能够相容的。从农地私有化的产生条件,农业生产的特点,新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史,中国现有土地制度的缺陷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方面分析说明,在中国推行农地私有化是可行的。应在国家的控制下,积极稳妥地推动农地私有化,恢复土地的农民所有制,还地权于农民,实现土地的农民所有,以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由城市废弃物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反映了节约资源、再生资源的特点。文章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对我国城市废弃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解决我国城市废弃物问题,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碳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低碳利用之间关系,二氧化碳减排面临巨大压力。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及本身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意义远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探讨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提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可能的路径,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失业保险制度是应对失业风险的重要机制,但至今失地农民尚未纳入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郊地区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风险.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自我保障能力和家庭保障能力以及就业状况方面的实证分析表明,失地农民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较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对失地现象的认知是影响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背景下,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失业保险制度框架,同时结合失地农民特点提供失业保险参保方案是发展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谈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小城镇经济系统、小城镇社会系统和小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是这三方面协调统一地发展。首先,建立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然后,详细论述小城镇资源能源的、小城镇生态环境和小城镇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决不能忽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应注重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last decade, Zambia has witnessed a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edium-scale “emergent farms” cultivating 5–20 ha of lan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factors underpinning this growth. We find that the growth of emergent farmers in Zambia is primarily attributable to land acquisition by salaried urbanites and by relatively privileged rural individuals. We found littl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rise of emergent farmers primarily represents a process of successful accumulation by farmers who began farming with less than 5 ha of land, a situation faced by more than 95% of farming households. We argue that these outcomes are the result of Zambia’s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agricultural spending policies. Rising concentration of landholdings in Zambia raises serious questions about the potential of current agricultural growth to act as a vehicle for broad based 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的重要意义.研究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以及信用评价工作的具体做法、内容和程序,总结了信用评价工作中积累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运用价值工程全面推动建筑业技术与经济工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完善建筑业价值理论,寻求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去全面地指导建筑业的技术与经济工作,使之取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边际等值原理,综合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建设效益,构建多因子城市建设用地最优规模决策模型,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实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2015年,我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从建设用地短缺到最优及至过剩的过程,对建设用地增长的强依赖逐渐转变为弱依赖。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与边际建设效益弱相关;与边际经济效益之间呈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与边际社会效益呈正相关、边际环境效益呈负相关。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已经达到最优规模,其中建设用地供给与经济发展失调,是导致净效益下降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