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晓琳  马建军 《时代经贸》2010,(16):108-109
组织双重灵活性是目前动态能力理论领域的关注热点。企业通过实现组织双重灵活性可以同时获取效率与创新,从而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介绍了组织双重灵活性的内涵和特点,深入分析了按照集权化程度和正规化程度对组织双重灵活性进行差异性的双重组织结构设计,并从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两方面着重探讨了组织双重灵活性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黄成明 《当代经济》2010,(8):112-113
特许经营目前已成为发展连锁经营、品牌运作和整合社会资源的主要方式.特许经营理论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在企业经营中为什么会出现直营店与加盟店同时共存的现象,即特许人同时采用直营店和加盟店这两种不同的组织机制进行经营,这种现象被称作双重分布.特许经营中双重分布是一种稳定的现象,双重分布是企业为解决合约内部激励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组织机制,本文将直营店和加盟店视为互补的组织机制,这种耦合的双重机制不仅使总部能够利用不同组织机制的优势,而且能最大程度地将不同组织机制的劣势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深刻影响并优化价值链配置。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和嵌入理论,从数字化视角研究企业嵌入全球及区域双重价值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本土企业通过数字化连接和配置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而提升产业链和重构价值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嵌入双重价值链实现短期创新溢出效应,但过度依赖双重价值链则会削弱创新动力和协作效能;通过企业数字化行为整合数据价值链成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有效方式,并在价值链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组织韧性正向调节双重价值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拓展双重价值链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供数字化转型视角,并为企业根据实践需求适度嵌入价值链、打造组织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企业基础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从知识型员工个人和组织社会网络两个方面构建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分析知识共享、组织学习及资源整合在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有3条,资源获取与整合、知识共享与学习及员工动态创新能力分别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不同类型组织文化环境中,知识型员工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特征、作用重点以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内部整合维度主要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外部适应维度主要通过隐性知识传播和资源整合影响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一个组织存在前提在于提供产品,因而有必要从产品供给视角探讨行业协会的生成机制.本文从俱乐部产品的 视角,分别构建政府和企业的效用函数,从效用函数最大化中 得出相关结论,认为在俱乐部产品供给问题上存在市场和政府 的双重失灵,行业协会是解决这一双重失灵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资源依赖理论指出组织生存的关键在于控制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小企业如何控制核心企业的关键资源和关系在理论界缺少深入研究,建立互惠互利的非对称联盟似乎成为有效途径。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选取水环境治理行业185家小型科技企业为样本,提出并验证非对称技术联盟小企业资源依赖对伙伴选择和双重价值占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小企业基于资源依赖可以通过市场导向和关系导向伙伴选择实现双重价值占有;关系导向伙伴选择对市场导向伙伴选择和双重价值占有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姚凯  李晓琳  梁榜 《技术经济》2021,40(9):78-8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改变组织管理的多重形态,其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逐渐成为组织人才管理的重要方式.本文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双重网络嵌入作为中介变量,大数据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以166个技术型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战略柔性、技术动荡性和大数据能力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显著促进组织创新;双重网络嵌入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大数据能力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大数据时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企业理论视角对资本和劳动双重刺余现象进行了考察,首先论证了企业家雇佣资本和劳动的命题,指出企业家起着连接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在我国正是由于企业家的缺乏导致了资本和劳动双重剩余.其次.本文分析了资本与劳动双重剩余的根源,即企业家事后分得较低的租金导致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短缺.最后,本文针对这种双重剩余现象给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角度探究劳动要素配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方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应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上显著提升了劳动资源配置效率。采用Lasso回归筛选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其中,国有企业、高劳动密集度和高市场集中度行业企业劳动配置效率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企业配置更多高水平劳动要素、降低劳动要素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的偏离程度改善劳动要素错配问题。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数字化对企业劳动资源的配置功能,矫正劳动资源失衡错配、实现劳动供给与工作岗位的合理匹配,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碳税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文章通过分析碳税对就业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一个体现中国经济和就业结构特征的资源环境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研究碳税政策对劳动就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效应,验证中国是否存在产生就业“双重红利”的条件.结果表明,总体上而言中国就业需求趋于下降,但对不同就业群体的影响有所差异.假如在开征碳税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碳税循环方式,就有可能实现就业的“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务员系统构建双重职业路径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职业路径和双重职业路径的含义和特征;分析了公务员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现状,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双重职业路径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提出了构建双重职业路径对公务员系统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双重加工"理论认为人类存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是快速、自发、联想和基于情感的,另一种是基于规则、慢速、控制和基于理性的.这两种思维模式共同对人的判断推理起着作用.哪种模式对判断决策产生主导作用要依赖于任务特征、个体差异、有效时间、情绪智力等因素."双重加工"理论经历了系列发展演进,被引入到消费行为研究领域,用于研究消费者的认知偏好和选择行为.然而,现有的研究集中于某一种模式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忽略两种加工模式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共同影响,也较少考虑动机、决策成本等因素对消费者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消费者行为领域双重加工理论的内涵界定、作用机制、研究范式也受到了诸多批评.因此,未来应加强对不同思维模式下消费者的决策机制,不同加工模式的测量方法,以及不同营销刺激下消费者选择偏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慈善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分配方式,我国已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大力促进其发展.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现代慈善事业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政府对慈善组织的双重管理.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并就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双重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利用2001—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基于市场化程度分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对其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因此,政府应重视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融资约束,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经理与行政组织的重复性博弈、经理与企业组织的一次性博弈研究 ,提出了国企经理的双重博弈假说 ,指出了行政组织作为强激励主体是导致国企经理在长期关系中出现短期行为的制度性根源 ,以实证数据验证了这种假说。进而给出了在企业组织与行政组织之间进行重新配置激励资源与权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叶光亮  王世强  陈逸豪 《经济研究》2021,56(10):122-137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产业链的垂直市场结构设计理论模型,从控制权角度探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持股比例与产业链中双重边际化现象的关系.研究表明,存在国有持股比例阈值,当国有持股比例高于阈值时,产业链中不会出现双重边际化现象,反之则相反.市场竞争状况影响产业链整体利润、上下游利润分配规则和市场需求规模,从而作用于该阈值,影响双重边际化.与水平市场结构相反,由于上下游产品间互补效应的存在,垂直市场结构中市场竞争程度越强时,双重边际化现象越易出现,该现象也越易阻碍产业链整体利润提升,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需要加以关注.因此,依据市场竞争指标设计混合所有制改革措施时,务必要严格区分水平或垂直市场,关注不同市场结构下竞争程度对政策实施后市场竞争均衡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加速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对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以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高铁通车显著提升了沿线企业的专利质量,控制内生性后该结论仍然十分稳健.机制检验表明,高铁开通对企业专利质量的影响是通过知识扩散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合作创新效应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的专利质量提升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高铁开通对位于区域中心城市企业的专利质量的作用更为明显,对于外围城市企业的影响则取决于与中心城市的地理距离;相较于中低技术产业,高铁通车对高技术产业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驱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在激励创新的众多制度安排中,知识产权保护是关键一环.为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中国于2012年开始实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并不断扩大示范建设的范围.文章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使用2007-2017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结合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示范城市的设立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总体上,示范城市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质量,并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保持不变;(2)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示范城市的设立对高行政等级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要弱于一般地级市,对高市场化程度城市创新质量的激励效应要强于低市场化程度城市,而设立示范城市的正向效应不存在显著的区位异质性;(3)作用机制甄别结果表明,示范城市的设立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强化政府战略引领、增加知识产权制度供给与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予以实现;(4)在使用知识宽度法测算企业专利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微观层面数据进行检验后发现,示范城市的设立对企业的发明专利质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而对实用新型专利质量并未呈现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蒙丹 《经济论坛》2011,(1):58-61
深化国企改革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职能和目标。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国有企业是兼具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的特殊企业,双重目标不可偏倚。改革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承载了过多的社会职能。改革后又出现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为此,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及承担任务的不同进行分类改革,对其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的诉求采用不同的标准,有所取舍。同时通过利润分配机制的完善和社会责任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制造企业新产品成功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从微观层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所谓“双重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即同时具备“承诺导向”和“控制导向”双重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380家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双重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新产品成功具有正向影响,组织柔性能力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该研究为制造企业新产品成功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