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 030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含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以有计划发展为特点的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2)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无政府状态的商品经济,计划性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②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进一步阐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新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至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明确的目标,这就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根据我的理解,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也就是要使中国的经济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旧体制,转变为商品货币化的新体制;从采用行政化的指令性计划调节生产与流通,对社会资源实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机制是有计划的市场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机制的实质是有计划的市场机制。它既不是计划机制,也不是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只要承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应当把立足点牢牢地落在商品经济上,看到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完全的商品经济,整个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商品,并非一部分是商品,一部分是产品。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直接目的在于商品的价值,而实现价值的途径就是通过市场。离开了市场,商品的价值是无法实现的。在这个基点上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机制问题,就会得出与过去根本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由此触发了一场关于按劳分配原则是存是废的争论。最近有些同志撰文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阐述的按劳分配,是以产品经济为实现条件的,由此推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同商品经济不能两立。要实行按劳分配,就必须是产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就不能按劳分配,而必须另择其他分配原则。我认为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的分配原则,它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内核只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而不以公有制经济是按产品或商品的形式进行组织和运行为转移的。后者只能制约按劳分配的非本质方面,即制约按劳分配原则实现的具体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计划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任务和要求,这就是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建立起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把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作为计划经济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之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设已全面展开.然而,有一些人看到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在目前相对于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来说效率不高的事实,则一味主张私有化;还有一些坚持公有制的同志,看到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相对于已被放弃的高度集权的产品经济来说秩序有些混乱、经济发展不稳的事实,则主张放弃商品经济.二种主张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思想方法上则是一致的,都认为商品经  相似文献   

7.
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建立起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关键任务。那么,什么形式的市场才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呢?或者说社会主义市场的模式是什么?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模式必须要反映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两大要求: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内在的广泛联系,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有计划运行。因此,社会主义市场模式应具有广泛性和计划性的特点。本文试图从这两个特点出发,勾画出一个粗线条的社会主义市场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商业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理论界有着不同看法。现将所搜集到的部分文章(1985年~1987年10月)综述如下:一、商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1.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原则。新的商业行政管理体制,要按照商品流通规律的要求来管理商业活动,不能按指令性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既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属性有了认识上的突破,那末,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联系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也必须重新认识,必须在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基础上来探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李广胜 《经济问题》1989,(10):28-3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进一步肯定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性质,是我们进行四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是,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什么区别?如何正确认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这是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理论基础不同。旧型合作经济,是在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理论指导下,完全套用苏联的模式,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按产品经济的要求并为强化这种扭曲了的性质,来搞脱离客观实际的集体化,其目的主要是改变所有制的形式。新型合作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导下,为适应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协作,专业化生产,愈来愈细的社会分工和不断扩大的、纵横交错的内外经济联系网络的需要,而全面展开的,其目的主要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商品经济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做了非常明确的概括,即;“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的商品经济,与过去一切商品经济相比,就其本质来讲,具有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有人说,计划性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我们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如果抛开公有制,单就计划性来讲,未必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靠指令性计划指挥经济,以行政办法管理经济,在投资使用上是财政性无偿拨款,忽视了客现存在的商品经济、市场机制,形成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不协调。虽然也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其结果,不是高度集中统一计划,使微观经济难以活跃;就是放权过宽,引起宏观经济失控,未能使宏观经济稳定目标与微观经济管理目标相互协调,致使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在基本建设战线上、投资多、浪费大、战线长、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六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互不配套的消极影响说明,需要尽快地制定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明确改革的目标模式。计划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明确计划体制的目标模式更为迫切。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主要是: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计划体制改革要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计划管理由直接控  相似文献   

15.
<正> 我注意到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提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我认为这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后经济理论和政策上又一个进展。在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专门有一节“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这一节中写道:“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公有制经济,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又基本上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必须认真看待市场,有效地利用市场的作用。我们既不能缩小、也不能夸大市场的作用。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的基本理论。关于什么是市场,市场在社会总产品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什么性质的商品生产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市  相似文献   

17.
改革计划体制,是否还需要指令性计划?不少同志认为,虽然大幅度削减指令性计划指标是改革的必然要求,但国家不可能全部取消指令性计划,否则我们的计划就与资本主义那种“天气预报式”的计划没有区别了。我们认为,彻底的改革态度是,凡违背商品经济规律、不利于发挥市场积极作用的管理方式包括指令性计划方式都应当从根本上改革,但这种改革既不是简单地缩小或取消指令性计划,也不是仍然继续维持或保留某些传统的指令性计划方式,而是要创新一种与市场原则相容、能够有计划地引导和调控市场的新型计划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论断是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抓住的一条主线。据我体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计划经济为指导、与按劳分配相联系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既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更不是简单商品经济,而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遵循发达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规律,将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完善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经济基础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统一与结合的经济。公有制能否与商品经济结合?传统的社会主义实践所构造的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国营的实现形式,由于利益主体的单一性和管理形式的直接性,与商品经济是相排斥的,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产品型行政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同市场调节是不能结合的。在传统体制下虽在一定范围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那也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的形式;即便如此,也还受到传统思想和行政性的一些限制。因而,这些交换实际上已失去市场本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计划体制改革要求财政转轨变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应是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制。根据这个要求,应有步骤地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而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并重视市场调节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采取什么样的计划管理形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后果。建国以来,我国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基本采取的是苏联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中央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实行以部门为主垂直式的、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调整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