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江  郑慧娟 《经济前沿》2011,(5):115-121
根据资本-劳动替代的“拐点论”,经济发展的初期总是伴随着物质资本的积累,物质资本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占据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由于资本劳动的边际替代率递减,当物质资本积累处于一定阶段,产生对人力资本更多需求,人力资本则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资本;只有在经济持续发展,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信任、规范、网络和社会公德等社会资本才有可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劳资关系在近30年均处于下降趋势,物质资本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人力资本意义上的劳动力尤其是高层次高素质的劳动力较缺乏;社会资本可以显著的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物质资本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产生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积累的结果,人力资本积累也不必然促进社会资本的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资本演化创造物质条件,促进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并在企业管理层面上促进合作型劳资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7~2013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大股东治理机制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间特征,两者呈现出N型的三次曲线关系,这种区间特征关系也同样存在于大股东持股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等具体智力资本要素的增值效率间;不论是总体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还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等具体智力资本要素价值创造效率,国有控股企业都明显劣于民营企业;股权制衡对总体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其难以对结构资本发挥有效的治理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增进总体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却无法为结构资本提供积极有效的治理贡献。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经济现象仅由传统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无法完全解释,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通过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家庭物质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进而影响家庭收入的路径分析,建立了嵌入社会资本的家庭生产函数。并利用多人入户的面对面问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社会资本的家庭增收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促进家庭增收,进而消除两级分化、减少贫富差距等提供了一个新颖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后发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存在于所有发展中国家,但实现工业化赶超的发展中国家却只占极少数。那些实现经济赶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投资和积累。可以说物质资本投资是经济赶超的工具和途径,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赶超的前提,社会资本投资是经济赶超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资源诅咒"在中国省域层面是否存在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资本形成不足的角度对资源型区域遭遇"资源诅咒"进行解释。理论分析指出资源型区域在资源依赖的形成中挤出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抑制了创新行为,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缓慢。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层面存在"资源诅咒",与资源依赖弱的省份比较,资源依赖强烈的省份经济增长物质资本贡献高,而人力资本贡献低,人力资本没有成为增长驱动力;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形成不足的同时制约了创新,是中国资源型省份产生"资源诅咒"的原因。基于此,破解"资源诅咒"需要提升资源型区域资本形成能力,具体而言:将自然资本向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转化,确保真实财富不减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强化人力资本积累;推进物质资本形成,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推动力远超物质资本,这已被理论研究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实践反复证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充裕的物质资本,但人力资本积累远远滞后于物质资本的积累。支撑新疆发展的人力资本严重不足,直接导致经济的活力和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不够强劲,新疆与内地经济发展差距日趋扩大。由于人力资本短缺,创业就业能力低下,使得大量劳动力失业,弱势群体增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才是缩小一切差距的根本,也是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也只有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才能确保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因素很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物质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不可替代。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加大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及开发。  相似文献   

8.
张毅  陈雪梅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3):58-61,110
新兴古典经济学文献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通过实证案例,我们认为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然而,分工的深化又受到交易效率的制约.于是,我们探讨了集群特有的社会资本对于提高交易效率、从而推动分工演进、促进集群发展这一作用的过程.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创造鼓励诚信、鼓励合作的制度环境,便于社会资本的积累,以促进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统计年鉴中有关经济、教育数据计算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与物质资本存量,并利用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估计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资本存量的作用更为关键,而且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特殊资本,是一种主体性资源,与物质资本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一,人力资本具有主动性。人力资本是“活”的、主动性资本。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本”。与其他经济资本不同,人力资本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经济主体所拥有的创造能力。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这才是社会财富和产品价值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其他物质资本只不过是被动地作为条件发挥作用的外在凼素。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上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的匹配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泛化趋势下,以技术要素、制度要素为核心黏合其他要素形成具有多元产权主体的人力资本、治理资本在经济组织内有机整合为人本资本。以制度要素为核心的治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假设、技术要素为核心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递增假设、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匹配假设的基础上导出人本资本形成与其内生经济增长关系,并分析了我国某些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2.
任桂芳 《发展研究》2005,(11):70-71
一、对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 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T.W.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它是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投资而形成.布鲁金(A.Brooking)和斯图瓦特(T.S.Stewart)等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认为,现代企业的智力资本一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构成,其中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中的一个核心资本.有些人容易混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两个概念,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清华大学魏杰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员工整体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等.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总称.  相似文献   

13.
人本资本形成的机理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变量进行分析,揭示人本资本在交易费用和协调费用约束下的生成过程,利用杨小凯的模型拓展和深化人本资本形成的理论过程,并通过分析最优人本资本形成路径,得出几点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企业人本资本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社会资本、交易费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是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并存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指在现实中可以为个体或组织带来更多增值收益的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所有客观存在,它的核心在于信任、合作。社会资本的使用通过影响交易费用大小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本文将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借以分析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文章认为地区差距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地区社会资本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架马车.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两大资本构造不同组合而形成区域特征.为研究不同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本文对不同时期省际数据分别进行了回归,发现物质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力度逐年降低,而人力资本贡献则逐年上升,并且贡献率水平明显高于物质资本,这为人才强国等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融入企业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社会资本作为第三种资本形式要融入企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不仅应给出它的确切含义,还应区别它与人力资本及其组织资本之间的关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应解决它从哪里分析、在那里运行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团队生产,企业的团队生产不仅放大了对物质资本的利用,形成和累积了团队成员的个人型人力资本,而且还创造出了不能分解到个人身上的团队型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个人型人力资本相关,社会资本则与团队型人力资本相联系。它们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团队生产方式及其效率来源。  相似文献   

17.
企业制度的演化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古典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后现代企业制度,参与生产和交易的异质性要素是企业制度演化的动力。异质性要素随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改变而进行物质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和智能型人力资本的历时性转换。  相似文献   

18.
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帏  陈琳纯 《技术经济》2009,28(8):22-27
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新企业的创建和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创业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构成及其关系,就它们对机会识别、新企业创建和成长的不同阶段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和研究,总结了其中的机制,并指出,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会互相影响,不断形成资本的积累和增值,进而促进或抑制新企业的成长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创业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创业过程整体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9.
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本文依据我国市场化和产权制度改革特征,结合罗默(1999)和巴罗等(2000)的模型及演绎逻辑,将制度引入增长模型诠释要素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数理分析表明,制度越完善,经济增长就越表现为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制度越不完善,经济增长就越受限于制度的发展。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将产权制度以直接或与资本相结合形式进入模型,分类检验资本、技术进步、制度、贸易、金融和地域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OLS和GMM估计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产权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解释更具效力,省际面板数据的稳健性检验也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指出,制度不仅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和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用包含制度贡献,产权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理论演进与经济增长模型浅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虞晓红 《生产力研究》2005,23(2):12-14,33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这种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决定论”;新古典经济增长强调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相对于单纯强调资本作用的“唯资本论”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分别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