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九大服务贸易国和最大的服务贸易发展中国家,为适应我国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要求,外汇管理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落实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方案,并于今年4月在全国六个分局展开服务贸易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试点本期外汇管理专题聚焦与此。  相似文献   

2.
顺应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自2012年8月起在全国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建立了对进出口统一进行主体管理的新型贸易外汇管理模式,贸易信贷外汇管理工作由资本项目部门转移到经常项目部门管理,管理方式也由登记管理转变为报告管理.本文以贸易信贷内容为切入点,分析了改革前后贸易信贷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及做法,并对改革后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相关建议,力争不断完善贸易信贷管理,进而提升外汇局非现场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3.
监管政策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8月27日发布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就是外汇局适应形势变化,在统筹兼顾监管有效性和贸易便利化的基础上,进行贸易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举措,充分体现了非现场监管和主体监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外汇局济宁市中心支局自外汇主体监管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主体监管为总抓手的外汇管理新模式。实践证明,主体监管契合了外汇管理“五个转变”的工作理念,能够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增强外汇管理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防控风险的有机结合,也为外汇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前,服务贸易外汇收支管理不均衡、非现场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重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框架,在法规制度、构建非现场监管系统、提高现场监管水平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工作中涉及政策、法规和监管系统中存在的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作用收效甚微;服务贸易法规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现行的外汇管理法规已不能适应服务贸易的发展;系统操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大非现场监管培训力度,增强监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和敏感性;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深化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提高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水平;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使用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外汇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外汇业务处理程序化、数据报送接口化,促成了现行银行外汇业务“大数据时代”,促进了外汇管理改革创新,但与此同时,银行程序性违规激增,贸易投资便利化与外汇业务真实性监管的矛盾愈发突出,客观上要求外汇局不断完善外汇非现场监管与检查措施,探索实施银行外汇业务主体监管。  相似文献   

8.
服务贸易由于涉及的项目种类繁多,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现行的以商业单证为审核要点、对逐笔交易进行监管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完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加大服务贸易改革力度方面,研究建立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体系,探索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经常项目2013年外汇管理工作要点印发,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巩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成果,推进服务贸易等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改革,提升非现场监管水平和成效,推动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全面转型". 如何贯彻落实好各项工作要点,如何发挥基层外汇局科技优势力量,为进一步推进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工作保驾护航呢?按照"转变理念、加强管理、推进整合、创新服务"的指导方针,基层科技部门应积极探索工作思路,制定解决方案,创新方式方法,为做好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技术支持,促进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改革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汇》2008,(12):I0002
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上海、江苏、四川、福建、湖南省(直辖市)分局,天津、上海、江苏、四川、福建、湖南省(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推进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完善国家国际税收征管体制,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1日起,在天津、上海、江苏、四川、福建、湖南6个地区试点,实行服务贸易对外支付先行税务备案的管理措施。现将有关试点内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服务贸易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商品无形、凭证多样的特点使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一直是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难点之一。本文在对广东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模式在广东的运行情况进行研究,找出了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12月1日实施货物贸易进口付汇管理制度改革以来,促进了进口单位贸易便利化,同时,通过非现场监测、现场核查,外汇局也大大提高了外汇监管效率。但在对沧州辖区进口单位的现场核查中发现,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及问题。2012年8月1日贸易出口收汇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广实施后,对出口企业的现场核查也面临类似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现场核查方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服务贸易外汇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但相关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政策相对滞后,不利于服务贸易的均衡发展和外汇局对其实施有效监管。鉴此,需要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提高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效果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外汇局不断加快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五个转变",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并取得重大进展。但在主体监管方面,仍相对滞后于新形势下对外汇管理的需要。为进一步完善外汇主体监管,外汇局应构建企业全周期主体监管体系。具体而言,就是紧紧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管理目标,利用非现场监测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层面,分析、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和现场核查对象,并根据监测分析和核查结果,对重点主体进行跟踪监测、分类管理、检查处罚、注销名录等事后管理。  相似文献   

15.
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五个转变”的提出,为新时期外汇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外汇局河南省分局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不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有力支持了地方涉外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立主体监管监测机制构建层次明晰的主体监管监测框架。一是把银行作为特殊的监管主体,注重发挥银行主体的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服务贸易非现场监测模式的特点
  (一)实行以非现场监测为主导的外汇管理
  目前日常服务贸易业务完全交由银行按规定办理,外汇局主要实施非现场监测。基层外汇局对非现场监测核查的相关工作内容、方法、流程、内部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关内控制度。  相似文献   

17.
货物贸易改革以后,贸易跨境外汇收支监管方式发生改变,外汇局对贸易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A类企业的贸易收支给予极大便利,而对C类企业则实行严格监管。最近浙江外汇局辖内查处了一起外汇指定银行员工试图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掩盖其为C类企业办理收结汇业务的案件,值得各外汇指定银行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8.
按照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从事前管理向事后监管、从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从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转变的工作思路,在当前形势下,应着力提高经常项目非现场监管水平。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进出口贸易监管、服务贸易监管、个人外汇业务监管以及经常项目账户监管等方面着手,提出提高非现场监管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了外汇改革步伐,不断简政放权,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由于配套监管系统功能滞后,相关业务管控的难度相应加大。要想建立一个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并达到风险可控外汇管理目标的体系,必须在外汇管理信息化、非现场监管智能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只有不断扩展外汇管理的内涵,提升业务综合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20.
鄂州市中心支局在外汇监管业务中推行以非现场监管为基础、以外汇局常规性工作为依托,以防范和化解外汇业务风险为目的“预警提醒”服务,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