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从制度背景看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我国股权分置和控制权利益并存的制度背景,考察了2000年 ̄2004年期间35家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的设计,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国际可转换债券债性股性和赎回保护类型,发现我国可转换债券表现出的偏股性特征与可转债的融资动机相符,赎回保护的主导类型与大陆法系国家的特征一致。除此之外,还分析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债券条款、转股条款、回售条款以及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等4个主要条款,发现也体现出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可转债的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可转债的风险构成不 论是可转债发行公司还是投资者都面临着风险。下面分别站在两者的角度上分析可转债的风险 ,以更好的认识这一金融工具。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筹资的公司 ,其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回售风险由于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具有行使转换权的选择权利 ,因此 ,一旦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债券契约规定的转股价格出现较大的差异时 ,就会对转换权利的行使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债券投资者的利益 ,债券的发行契约中一般会规定回售条款 ,这一条款规定当公司股价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 ,债券持有人可按约定价格将所持债券售给债券发行人。因此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股价下跌时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就可能面临较高的回售风险而导致较大的财务损失。(二 )价格风险如果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后 ,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大幅上升甚至高于约定的转换价格时 ,转换选择权价值的不断上升使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蒙受融资成本较高的损失。为了避免股价大幅上扬带给发行企业的风险 ,保护发行人的利益 ,可转换债券在发行契约中大多订有赎回条款 ,即当公司股价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 ,发行公司可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的最优决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入手,研究可转债发行后,发行公司在行使调整转股价格的权利和赎回的权利时的决策目标和最优决策行为.分析表明,发行公司的决策目标是以尽可能高的转股价格尽可能早地实现转股,除非面临回售的压力,公司不会主动调整转股价格,调整的幅度仅以保证回售日投资者不回售为限.只要满足赎回条件,公司通常会行使赎回权,以便实现强制性转股,实现尽可能早转股的决策目标.本文得到的5个重要推论对于可转债的准确定价和可转债发行条款的设计均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芳秀  胡司盾 《经济纵横》2021,(11):111-120
近年来,特别是再融资新规出台以来,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量快速增长.在转股、持有到期、债券出售等退出方式中,可转债的投资者多采取转股的方式退出.本文基于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探讨了不同时期可转债转股的影响因素,并对理性转股和非理性转股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转股溢价率、转债存续阶段对可转债转股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正股行情和附加条款的触发对转股比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偏股型的转债更容易促使转股行为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于包含可转债重要信息的股债特性指标愈发关注.我国可转债市场上的非理性转股比例较高,投资者的非理性转股行为主要取决于对短期内财富收入的预期.  相似文献   

5.
合理利用 可转债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亢余 《资本市场》2001,(11):43-47
<正> 可转债融资分析与普通公司债券、股票融资方式相比,可转债融资具有四方面的优势: (1)发行公司信用级别要求低、融资成本相对低 Standard & Poor's Bond Guide 90年代初的一期资料(数据如表1)显示,当年美国10家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中,有4家信用级别属于“垃圾债券”,另外三家刚达投资级BBB;另外,这10家公司可转股债的平均利率为6.975%,而当年美国国库券平均利率为7.5%,一般企业债券比这就更高。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从法律上硬性要求发行企业债券的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发行可转换债券就更没有这方面的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2002-2006年期间董事会公告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是否符合连续融资假说.实证结果表明:业务集中度、转股价格以及公司对发行成本的敏感度三个变量都与公司公告发行可转债的市场反应正相关,但其结果在统计意义上均不显著,这说明连续融资假说理论还不足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陈巍 《当代经济》2005,(10):59-60
可转换债券(CONERTIBLE BOND)简称可转债,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在规定的转股期内,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择是否将债券转换成发行企业的普通股。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8日起正式实施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提出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念.自2006年11月首只分离交易可转债(06马钢债)发行以来,分离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共发行分离债20只,募集资金达到920.655亿元.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因此将VaR方法引入我国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市场风险测度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详实的数据,应用事件研究法,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在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发行日、上市日以及进入转股期等关键窗口的股票价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与股权分置条件下所得结论比较研究;并对两种制度背景下,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有效地统一了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在可转债发行这一再融资形式中,就体现为可转债发行对证券市场的负效应明显减弱。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可转债市场,优化上市公司再融资结构,丰富投资者可选金融资产。  相似文献   

10.
吴谦 《财经研究》2007,33(5):134-143
文章以我国发行的14只可转债自进入转股期至2006年年底的价格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方法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可转换债券价格与基础股票价格之间的动态传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部分可转债与基础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股票价格领先于可转债价格,其中有些可转债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非对称传导现象,而有的可转债与股票价格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可转换债券:股性和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各种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混合型证券(hybrid security),随着管理层的政策引导,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2001年短短1年时间内,拟发行这一新的融资品种的上市公司数额高达43家,拟融资规模高达334.2亿元。面对这一新的融资热潮,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如何判断融资方案的合理性与投资的可行性,需要一定的标准,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要求,通过对可转换债券作为混合证券内涵的股性和债性的特性研究,寻找出相应的变量,并以实证数据证明了我国拟发行可转债公司的发行方案与公司基本素质有一定的差异,投资银行针对不同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2.
根据代理理论,现金股利是反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发行可转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了减轻赎回压力,有动机发放较高的现金股利以吸引可转债持有者转股。文章以此为研究假设,以我国2001年~2006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为样本,对可转换债券降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转换债券融资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率显著正相关,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降低现有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比分析了可转换债券最优赎回策略与实际赎回策略,并对我国可转债的赎回策略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截至2007年12月底,虽然我国2000年至2004年期间发行的35支可转债已有80%完成了转股或进行了赎回,实现了利用可转债融资获得"后门权益"的目的;但我国可转债的顺利赎回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政策变量所致,并非公司基本面的提升所致。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可转债市场需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可转债条款的设计需要兼顾多方的利益,那种过分强调可转债融资功能的转债条款是不利于我国可转债市场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0—2022年发行可转债和普通债的上市公司在公告日前的分析师报告和股市表现的实证研究表明,相比于发行普通公司债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与分析师之间存在潜在的炒作行为,并形成正的股价效应。具体而言,在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告的前180天,分析师报告的语调积极程度显著上升,消极程度显著下降,特别是前90天的反应更为明显。与此同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前20日的市净率、股票价格和流通市值的平均上涨幅度显著更大,且公告日前20天的累计异常回报率显著更高,这导致了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后续的股权稀释成本降低。实证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可能存在炒作现象。上述研究结论挖掘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公告前的股价异常现象和股价变化传导机制,同时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和公众投资者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提前强制性赎回可转债对股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4~2008年我国上市发行的30种可转债提前强制性赎回前后,相应的标的股票收益率数据为样本,研究可转债提前强制性赎回对股价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发布赎回公告前股价上涨,而公告发布后股价出现下跌,但这种下跌的趋势在赎回日之前停止.本文还从现金流的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提前强制性赎回可转债对股价影响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可转债赎回条款设计的灵活性、适当提高溢价比例和适当延长可转债赎回保护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郑淳 《资本市场》2007,(4):34-35
分离交易可转债在国内是一种创新产品。随着A股市场的逐渐升温,分离交易可转债所派发的认股权价值凸显。预计,2007年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行将大大提速。  相似文献   

18.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就其本质而言,可转债是一般债券和股票看涨期权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型金融衍生产品,具有债券性、股票性和期权性三种不同的特性。当股票价格上升超过转股价格时,转债持有人可以选择转股以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而当股票价格低于转股价格时,持有人又可以通过获得利息和本金偿还来锁定股价下跌带来的风险。灵活的选择权使可转债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所带来的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在资本市场中颇受关注的问题,并且随着不同的证券市场产生了有所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可转债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使用的融资和投资工具,而在中国,可转债市场才刚刚起步。我国可转债具有整体融资规模小、行业分布集中于制造业企业、发债企业成长性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等特点。存在着行业分布不均衡,二级市场不活跃,发行资格限制过严,受股权分置的市场因素制约较大,条款设计主观性强和缺乏专门法律等问题。参考美、日发达国家的发债经验,文章提出采用政府引导和市场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可转债发展策略,注重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协调发展,放宽发债企业限制,扩大发债企业的行业范围,尽快实施证券体制改革并制定专门的可转债法律等发展对策,以促进可转债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对可转债性质及重要条款进行分析研究,理清条款背后的设计初衷,给出可转债重要的估值指标,并对估值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后,提出对应投资策略.之后,对市场上几支典型标的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投资建议.最后,对在二级市场投资可转债提示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