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针对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两种主要收费调节方式-拥挤收费和停车收费,依据边际分析理论探讨其发生机制,并对两种主要收费方式对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效率问题进行分析,得知收费调节方式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一定的作用。但经济杠杆不是万能的,还需和其他手段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优效率。  相似文献   

2.
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根据唐斯定律,单纯增加道路的供给不可能真正解决这种供求之间的矛盾。因此,要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必须从降低和控制需求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相对滞后,造成城市交通运输拥堵频繁。了解当前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状况,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管理的有效措施,才能促进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拥堵由来已久,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寻求答案,包括:交通拥堵形成的背景、与交通相关的制度理念、政策设计、交通工具的消费、居民的出行习惯以及整个城市交通环境的营造等。应从制度、政策设计与观念等三个层面来把握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包括:采用家用小汽车供应短缺的政策,倡导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等强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单中心城市的“圈层式拥堵”,以重庆市为代表的组团式城市交通拥堵的空间特点是“哑铃式拥堵”,但有向“圈层式拥堵”发展的不良趋势;空间利用过密及单质化倾向、产业布局分散、职住分离、城镇化快速推进、汽车消费过度及其顽固性必然引致交通需求的顽固增长。组团式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方向应是产业聚集与组团特质相结合:维持、优化城区特有的组团特质,在组团空间内部形成关联产业群聚集并实现组团服务功能的融合,避免组团间的交通便利化导致的产业分散布局,组团间使用大容量交通进行连接,形成TOD式“城市交通—城市组织”的空间串联组合,最终形成不同产业归位于不同组团、关联产业群及其人群归位集聚于一个组团、产业与组团和谐共生的合理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总世界性的难题。社会在发展,世界在变化,只有城市街道几百年、上千年没有根本性的发展、变化,这是城市交通拥堵的唯一原因。
  城市街道必须像平房发展为楼房一样发展为多层街道,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邓杭 《大众商务》2011,(10):20-27
导读:9月4日北京地铁试点高峰期限流,期冀借此令公共交通更畅通。而城市交通拥堵通过限流、甩站和错峰出行,只是缓解一时交通压力的措施。在解决城市拥堵方面,智能出行应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智能交通系统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通过在纽约、旧金山等城市的发展证明,智能出行在缓解私家车拥堵以及服务公交方面作用巨大,单是一项汽车自...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机动车数量与日剧增,拥堵、污染、噪音等城市交通难题日益严重,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城市交通的众多问题,发展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作为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替代品,公共自行车在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利辛县公共自行车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县区一级公共自行车项目的有效运行和扩大发挥作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城市交通处于矛盾而又尴尬的局面 为了破解一直困扰我国城市交通、尤其是大城市交通的拥堵难题,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建设部等6部委联合起草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按照这份"国办[2005]46号"文件的要求,各个城市都要依据国家规定,实施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低票价制、运营补贴等一系列优先发展政策,从而使城市公共交通获得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保险经营的实践中,提出一个有益的创新构想,就是通过建立"保险移动服务站",来提升保险公司主动为客户服务的能力,解决服务客户、贴近客户及承担社会责任、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突发事件等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现,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并制约城市的发展。因此,需要城市管理者对现代城市的交通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城市社  相似文献   

12.
新华网:上海“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在交通日益拥堵的现实中遭遇尴尬。近年来.本来相辅相成的公共交通体系.却因日益拥堵而成恶性循环之势。专家指出.现在上海设有公交专用道的仅有延安路等少数几条道路.这与上海的交通发展极不相称。此外,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上海既有的公共汽车交通网络应及时转变功能.调整路线。  相似文献   

13.
世界城市发展表明,交通拥堵收费已成为现代城市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但其全面实施,必须基于相应的软硬件条件,包括:具备发达的城市公交系统;公众对收费的认知程度和接受意愿;收费方案的科学完备;拥堵收费的公正使用等等。当上述原则和条件不成熟或不完备之时,则有可能导致收费计划实施的失败或负面效应的生成。同时,还必须看到,征收交通拥堵费的作用是有限的,应与其它治理方式一起整合使用,才能真正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1863年英国伦敦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开通了世界最早的地铁线路--伦敦大都会铁路之后,纽约、芝加哥、布达佩斯、巴黎等城市也相继建成地铁,轨道交通很快受到了各国城市交通运营部门的青睐,对解决人口拥挤、车辆拥堵的"城市病"带来极大的出行便利,甚至被用作展示国家经济、技术成就、城市设施的重要指标,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现代化大容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俗称"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在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痛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作者运用PEST和SWOT模型,主要以摩拜单车作为研究对象,对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为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城市均面临着小汽车快速发展给城市交通带来的道路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道路拥挤的主要对策,但这需要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包括用地规划、建设投入、管理优化、运营规范、乘运受益等多个方面,从而提高鼓励公共交通建管运乘各参与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信息快递     
北京:六大原因造成交通拥堵人民日报:日前,北京市交管局局长李建华分析了近期以来北京市交通拥堵的六个原因:一是机动车发展速度过快,车路矛盾日益加剧。其中,新车、新司机多,是一个显著特点,也是拥堵加剧、事故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二是大量交通违章引发事故,加剧拥堵,扰乱城市交通秩序。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在交通行为上我行我素,任意违章。特别是在没有民警管理的路口,各种车辆互相抢行,形成恶性循环。三是部分道路设计不合理,交通安全设施不配套。有的道路没有任何交通指示标志,一些城镇道路甚至连照明…  相似文献   

18.
作为重要的轨道交通换乘接驳方式——停车换乘(Park and R ide,简称P+R或PR),能够促进城市结构优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本文在分析宁波轨道交通P+R换乘接驳设施现状基础上,分别从轨道交通站点所处的三大区——城市成熟区、新建区及交通枢纽区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优化设计,为P+R在宁波城市的顺利发展提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交通拥堵是个世界性问题,困扰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而现行高速公路的使用和收费系统主要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道路使用者不用为高峰时段使用高速公路支付真正的成本.拉姆齐定价法可以利用经济杠杆抑制道路需求,从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本文从拉姆齐定价的内涵、外部性效用分析、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供交通管理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发现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效率密切相关,并在一些大城市展开了多中)b结构的规划实践.他们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单中心结构城市与多中心结构城市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单中心的城市中,当平均出行距离与出行时耗超出人们可接受范围时,仅靠调节供需已经无济于事,此时,应该考虑变单中心城市为多中心组合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