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解决林业效率低下等问题,亟须推动林业产业向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型模式转变。林业发展依靠投入要素驱动还是技术效率等其他因素驱动?文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解,深入分析林业技术效率相关影响因素,通过索洛余值法测算了南方集体林区各因素对林业产业的贡献率,深入探索林业发展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南方集体林区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均值分别为0.187和-0.480,研究区间资本要素贡献不断减少,劳动力要素贡献相对低下;资本和劳动力贡献率从研究初期占主导地位到2019年均为负值,而索洛余值为0.395,林业发展逐步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驱动。(2)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低下(0.544),技术效率增长率(6.60%)略高于全国水平(5.95%)。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转移、乡镇林业工作站向量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年降水量向量产生显著负向影响。(3)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1.644)高于全国水平(1.533),林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文章提出建议:调整林业投入导向型机制,加大技术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林业技术效率,注重林业区域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于22009年全面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当前正在深化改革。文章阐述了开展此项研究的选题依据;回顾了北京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发展阶段;基于北京市集体林资源特征、农村集体林经济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选择分析了北京市集体林制度特征;从集体林业产业和集体公益事业2个维度探析了集体林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最后从创新集体林产品和服务供给、生态林经营管理方式、林业经营组织形式、林业发展模式和林业发展动力等5个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南方集体林区为研究对象,选择交通密度值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代理变量,并基于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方法实证检验了交通密度值对林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密度值每增加1%,林业总产值将增加2.617%,森林面积则减少0.176%;以2012~2013为例,发现南方集体林区交通密度值的变化能够解释同期林业总产值变化的46.798%,解释同期森林面积变化的20.871%。因此,如何平衡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带来的正面的林业经济增长效益和负面的林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将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垦区现在经济发展仍处于以农养工阶段。在产业布局上,2008年三次产业比分别为53.3:20:26.7,表明垦区经济结构尚有较大调整空间。尽管垦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很大,但仍处在向工业化初期迈进时期。2008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扩大会议提出,要把垦区建设成食品工业骨干区,到201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0%,比现在的20%要提高至少20个百分点,使垦区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成熟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富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5.
秦国伟 《林业经济》2012,(9):106-109
以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安徽省林业的发展为视阈,基于2011年安徽省林业统计的基础数据,结合2010年同期数据,从造林绿化、产业发展、中央投资、基础设施、从业人员等方面对安徽省一年来林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深刻阐述了区域林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区域的视角为全国林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辽宁及中国2003年至2007年林业产业产值数据进行处理,分集体林改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对比,详细分析集体林改前后辽宁林业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集体林权改革加快了辽宁林业的发展,改革前辽宁林业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改革后则快于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林权改革使辽宁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的优势产业大部分保持了改革前的优势地位,改革后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但依然存在衰退的、增长慢的产业部门,林业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辽宁林业产业区域竞争能力很强,产业部门种类较多,它们发展迅速、竞争能力很强、地位不断上升,尤其是在林权改革后,这种势头就更加的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辽宁林业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权变迁视域下集体林权改革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集体林权改革历经了五个阶段的演变,现阶段集体林权改革实际上是集体林区林业经济体系中各种要素重新配置的复杂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现实基础,也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合理的林权制度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林业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其加强林业管理,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南方集体林区和谐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 国营经营区在南方集体林区中,虽然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却有重要的作用。稳定国营经营区,对巩固、发展工农关系,确保南方集体林区的长治久安,对场、乡、村团结携手,共同振兴南方集体林区的林业经济,加快林区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福建省建瓯县为例,就稳定国营经营区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垦区现在经济发展仍处于以农养工阶段.在产业布局上,2008年三次产业比分别为53.3:20:26.7,表明垦区经济结构尚有较大调整空间.尽管垦区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很大,但仍处在向工业化初期迈进时期.2008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扩大会议提出,要把垦区建设成食品工业骨干区,到201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0%,比现在的20%要提高至少20个百分点,使垦区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成熟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富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本期刊物的出版有三重纪念意义。其一,《林业经济》1979年创刊,至今整20年;其二,中国林业在改革开放中走过了20年,又欣逢新中国成立50周年;其三,《林业经济》在这一期向1999年挥手告别,作好了迎接新千年的准备。为了以上三重之纪念,本期刊物精心组织了10篇文章,总称作“20年笔谈会”,分别就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发展、老林业经济现状、集体林区税费、林业经济瓶颈要素——资金、林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林业创新体系等问题展开充分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灰色预测方法对黑龙江森工林区2018—2027年林业三次产业产值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此阶段黑龙江森工林区的林业优势产业进行选择。结果表明:2019年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将演变为"三、一、二"模式;林业第一产业中的林木育种和育苗、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业可作为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和管理。因此,提出优化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相关建议:继续巩固发展林木育种和育苗、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这两个优势产业;推动加工制造业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方向转变;加强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40个林业局进行推测计算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整体较低,只有少数林业局能够达到有效的投入产出状态,林业投资和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投入冗余,林业总产值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会降低投资冗余,但仍会存在较大的劳动力冗余,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要素投入的结构优化是提升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和非天保工程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区域内具有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天保区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林业产业经济总量较低,产值增速缓慢,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偏弱;非天保区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二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突出。因此,吉林省天保区应创新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途径;非天保区在保持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应注重经济质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2000~2013年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比较四川省与广东省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经济水平等2个农业指标和2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差异,用以解析四川省与广东省农业经济差异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水稻等粮食为主的种植业与以生猪等肉类为主的畜牧业上;广东省农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以粮食、水果为主的种植业与以水产品为主的渔业上。其中,种植业的增长对2省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拉动能力均是最大,四川省的畜牧业、广东省的渔业对农业经济也有一定影响,而2省的林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均为较小。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垦区林业第一产业中林木培育和种植业、林产品采集业、林木采运业这3个次级产业为研究对象。依据2004~2015年《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了2003~2014年林业第一产业内部各次级产业产值与林业第一产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动态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业与垦区林业总产值的动态关联度高于林产品采集业和林木采运业,在国家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一背景下,为其他垦区以及黑龙江省农村发展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业,促进其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学习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湖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现实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分析,发现湖北省林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正在日益扩大中,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调整中,而同时也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企业布局分散,整体效益低下,发展用地严重不足和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最后提出湖北省现代林业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坚持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园区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促进林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角度解读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的经济实质以及林业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结合共生度与共生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处于不稳定的非对称互利共生状态,但整体呈现由非对称逐步向对称互利共生进化态势,而且林业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大,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有一定效果的。因此,提出努力优化共生单元,积极改善共生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归纳法与演绎法概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转型状况,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政策环境、技术水平是推动林业产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外部政策环境与技术水平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呈现正向影响作用,而市场化程度却呈现负向影响作用;包容性转型路径与差异化转型路径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选择的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因此,为了实现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坚持执行林业政策、提升林业开放性合作等。  相似文献   

19.
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构建了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集聚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集聚程度的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水平表现最优的为吉林集团,产业集聚程度表现最优的为龙江森工集团,二者表现均较差的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在产业结构水平评价中,龙江森工集团表现略优于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二者差距不大,但在产业集聚程度评价中,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与龙江森工集团和吉林集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为了促进东北国有林区森林食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规范森林食品产业标准化生产及认证流程,加快推动森林食品产业品牌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森林食品产业科技含量,优化森林食品产业市场布局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森林食品产业扶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浙江林业产业结构效应与战略选择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是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首先,援引数据对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浙江林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其次,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浙江林业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总体之间的关系予以实证分析;再次,采用GM(1,1)灰色模型,对2008~2012年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浙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