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刺激增产法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大多数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在培菌后期和出菇(耳)前,采取人工刺激法,可促进出菇(耳)并增加产量,一般可提高25一40%,其主要方法为:一、惊菌法当培养科长满菌丝后,用弹性较强的木板条挤压、拍打,震动培养料面,但用力要均...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菌丝体和菇体生长都需要丰富的营养,在出菇过程中菌丝体的营养转化到子实体当中,出菇量越大菌丝体营养损耗越大,第一潮菇后培养料中的碳、氮等营养明显下降,适当地补充营养液能够保证下一潮菇的产量和快速转潮。但是补充营养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草菇、金针蘑菇两个品种对温度的不同要求,进行合理配套栽培,可实现周年栽培生产,提高菇房利用率,大大增加经济效益。正常情况下,1年内可栽培草菇4—5个周期,每个周期1平方米可获纯利润10元左右,栽培金针菇1个周期,可获纯利润40多元。现将其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纯稻草栽培大球盖菇,稻草生育期较长,草茎的质地较粗硬,栽培时产菇期长,且易栽培,耐粗放,生产周期短、产量高。1、培养料配制稻草100%,另加麦麸或米糠10%、玉米粉5%、石膏粉2%、过磷酸钙1%、石灰粉2%、菜园肥土10%、含水量70%~75%,pH值6~65。  相似文献   

6.
1、菇棚处理首先,按生产计划改建原棚或直接新建,墙体厚度不低于0.8m,棚内最高处不低于2.5m,一般以长40m左右、宽6~7m为宜;再采用"两膜两苫"覆盖;棚内吊挂一层黑色塑膜,以使低温季节揭苫增温时,只允许热量进入而无日光直射料床。其次,按栽培畦床划线挖  相似文献   

7.
一、痴心创办菌菇业刘金水,进贤县衙前乡人,19岁任村委会干部,26岁任村文书,1991年调乡林站工作。1995年,刘金水在福建朋友指导下试种草菇和双孢白磨菇后,便一头钻进菇棚,凭着一腔热情和一股钻劲,跑福建走浙江学技术,找亲戚问朋友借资金,历尽艰辛和挫折,几年时间,菌菇种植面积从几千平方米迅速扩展到几万、十几万平方米。2000年,刘金水在县、乡支持下创办了进贤县食用菌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注册了“香庐峰”牌商标,打造了绿色无公害“香庐峰”牌食用菌系列产品。至2004年底,公司拥有20万平方米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成占地40亩集菌种制作,菌菇…  相似文献   

8.
1、选用优良菌株从国内正规单位直接引进茶树菇优良菌株进行生产。2、使用科学配方茶树菇培养料含氮量过高,污染率高、出菇迟;含氮量过低,产量低。建议采用以下两个配方:木屑36%、棉籽壳36%、麸皮20%、玉米粉5%、茶籽饼1%、轻质碳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害蜗主要有粉蜗和蒲蜗两类,是当前食用菌生产中来势猛、发生快、危害重的一类害虫。害蜗侵入多因菇房消毒不彻底,环境卫生差,周围靠近鸡舍、粮仓;其次是菌种和培养料带蜗或人、昆虫、工具、原料等携带。菌蜗主要危害平菇、香菇、鸡腿菇、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发展,武宣县食用菌生产已成为该县继甘蔗、水果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同时,武宣县也是来宾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2004年,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突破150万平方米,其中双孢蘑菇实现播种面积133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82.2%,夏季草菇、秋季巴西菇、鸡腿菇等完成面积19.6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1、绿霉病1)症状初期在培养料、椴木接种孔或子实体上长有白色、纤细的菌丝,几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菌落变为绿色、粉状、无固定形状。包括绿色木霉菌、康氏木霉菌、木素木霉菌。绿色木霉菌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2.
“额头上的皱纹又粗又密,头发蓬松,脸庞黧黑,肩上挂一顶旧草帽,活象当地老俵。他走进菇农家,二话没说就直奔菇房,取下眼镜,抓一把又臭又脏的菇料,放在鼻子下又看又闻……”在拿山乡江边村一群菇农这样绘声绘色地描述他们尊敬的科技副市长罗福根。  相似文献   

13.
毕全贵 《魅力中国》2014,(15):260-260
鑫龙煤业龙山矿21采区21031工作面位于龙山向斜东北翼,本区为单斜构造,煤菇产状变化不大,走向变化不大,煤层倾角10°-15°,平均12°,本区开采的二1煤,位于山西组底部,上距鲕状铝土质泥岩(A层)75m,下距C3L8灰岩35m,大煤伪顶不发育。  相似文献   

14.
鸡枞,又名鸡宗菌、伞把菇、豆鸡菇、鸡肉丝菇、鸡脚蘑菇、三堆菇、白蚁菇或鸡菌,是一种稀有的食用菌,其干制品又称鸡枞干。鸡枞菌兼具脆、嫩、香、鲜、甜风味,品尝一次,终生难忘,是盛誉古今的山珍。宋代诗人杨慎《沐五华送鸡枞诗》中,把鸡枞称为“玉芝”、“琼英”,喻为人间难得的仙品;明熹宗朱由校喜食鸡枞,每年从云南以驿骑传送到宫中享用,足见鸡枞的名贵。  相似文献   

15.
谢允华种“神菇”致富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答田村村民谢允华,于今年二月在食用宏大王谢远泰处购买了一万袋茶薪菇筒。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培育,到4月20日止,已产于菇270余斤,产值近4万元。这批茶薪菇预计还可出三次菇,总产值5万余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因此,到...  相似文献   

16.
竹屑栽培香菇是利用毛竹加工的刨花、锯屑、竹黄、蔸梢等物质栽培香菇。它具有资源广、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的优点 ,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一、配方。每1000袋用新鲜竹屑800公斤、麦麦夫120 -140公斤、石膏20公斤、棉子壳136公斤、蔗糖7-8公斤、过磷酸钙4公斤、尿素4公斤、多菌灵1公斤。竹屑晒干后加工 ,细刨花和锯屑过筛晒干即可。也可与木屑搭配 ,比例可不限。二、拌料。先将过磷酸钙、尿素、蔗糖、多菌灵配成母液稀释 ,用干料拌均匀。竹屑吸水性差 ,含水量要控制在60-65 %,用手抓料握紧指缝不见水 ,手掌罗纹见水即可 ,若过湿可加料。三、杀菌。用常压100℃保持12小时。四、消毒与接种。待菌袋冷却至30℃下时接种室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7克薰蒸消毒 ,严格无菌操作接种。五、脱袋与转色。待菌丝培养室培养成熟。形成原基富有弹性 ,转色一半以上时 ,即可脱袋下田 ,摆放棚内 ,盖上薄膜 ,待长出白色菌丝时喷水盖膜 ,出黄水后 ,用水冲洗黄水 ,通风透气 ,温度控制15 -25℃ ,20℃为最适宜。相对湿度控制在85 -90 %为宜。六、变温催蕾。菌筒变成褐色后 ,到凌晨揭盖去膜。在清晨严盖薄膜拉大温...  相似文献   

17.
竹荪,又名竹笙,是我国名贵山珍。90年代初期福建省古田县首创野外阴棚畦床栽培竹荪成功之后,实现了春季接种,当年夏季收成,生产周期缩短2/3,单产提高10倍。近年来在栽培技术上又有新的突破,采取“免棚生料开放式栽培法”不仅稳产高产、省工省料,降低成本,而且拓宽栽培领域,解决了“菇粮争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二十周年,也是浦东要推进二次创业、实现二次跨越的起步之年。如何保持浦东开发开放的优势地位,担负起国家新的战略重任,实现浦东二次跨越的奋斗目标,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浦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两个中心建设,世博会的举办,重大项目的落地等机遇,为新一轮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面  相似文献   

19.
银耳-滑菇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是根据银耳属中温结实型菌类,而滑菇属低温结实型菌类的特点,在同一个菇棚进行两菇周年的高产高效栽培,夏季栽培银耳,冬春季栽培滑菇,并利用银耳废菌糠栽培滑菇,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可促进食用菌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现将该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喂兔时间 :日喂两次 ,早上日出之前喂一次 ,晚上日落之后喂一次 ,早晚喂兔时间间隔一般要相隔15小时。二、喂料份量 :(全价颗粒饲料 )2月龄 -1岁青年兔日喂颗粒饲料3两半 ,分早晚两次喂 ,即每次喂1 .75两 ,1岁之后的成年兔日喂颗粒料3两 ,每次1 .5两 ,中午可另加少量的青饲料。正常情况 ,早餐份量不变 ,晚餐喂放2两颗粒料。冬季天气寒冷 ,可适当增加食量。夏季应适当酌减喂量。三、青杂饲料份量 :如果是用青饲料和其它饲料喂兔 ,喂料份量可视兔子的食欲而定 ,做到少吃多餐 ,不能喂得太饱 ,以免影响肠胃 ,造成腹泻、下痢。最好每天坚持喂一餐颗粒饲料 ,这样有利于提高产毛量及兔子的体质 ,以增强抗病能力。四、青饲料的卫生处理 :用青饲料喂兔 ,要将青料用水清洗干净并凉干 ,不能喂喷洒过农药的青料。冬天不喂冰冻的青料 ,不能喂霉烂黄变的青料。五、笼舍卫生管理 :兔笼每日打扫一次 ,食盆水盆每日清洗一次 ,不要让兔毛掉进食盆水盆内 ,以免兔子得毛球病 ,笼底板要勤洗勤换 ,兔笼每月消毒二次 ,兔舍每月消毒二次。消毒方法 :用科宝药液兑水喷洒笼舍。六、预防管理 :每年一、二月 ,九、十月时注射兔瘟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