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经营范围的日趋扩大,金融链与物流链、信息链日益交汇。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产业链上下游的融资问题而衍生的增值服务,物流渠道必将作为新的重要资源被金融企业竞相争夺,未来的供应链金融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
慕寒 《市场周刊》2007,(5):18-19
当碎片得到有效整合时,整体的运行才会体现效率,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正是基于实现这个目标而提出的。 供应链本身是一人整体合作、协调一致的系统,它有多个合作,像链条似的环境连接在一起,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或目标,协调运作,紧密配合。每个供应链成员企业都是“链”中的一个环节,都要与整个链的动作一致,绝对服从于全局,做到方向一致,动作也一致。协调性和整合性应该说是供应链的主要特点。[编按]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竞争力提升战略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建仿 《江苏商论》2003,(8):107-108
在供应链竞争时代,企业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要积极构建 供应链,致力于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就整体而言,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竞 争力不容乐观。为此,必须树立“共赢”观念,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协同,走供应 链重组、供应链管理的提升之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竞争新模式:供应链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在全球化市场中,企业必须依靠整条供应链才会有竞争力,供应链的参与者必须善于管理和监督供应链才可以保持竞争力.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帮助任何企业优化整个营运流程,以达到改善企业竞争力和盈利的最终目的,因而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竞争工具.供应链管理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强调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要求各成员企业进行友善和紧密的合作: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运作,不断改进供应链的各个流程,缩短产品完成时间;并努力降低在采购、库存、运输和环节之间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宣锋  黄怡 《商业研究》2002,(23):38-39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供应、生产作业、物流和需求四个领域。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以电脑网络为依托,围绕其四个领域需求而实施的。在现代企业运营中,拱应链是一条增值链,在市场竞争中,供应链已从动作性的竞争工县上升为一种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美国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国际水产品市场竞争已经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实施水产品供应链管理,成为提高我国水产品企业竞争力,规划并整合我国水产品产业资源,保证我国水产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水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从养殖、捕捞、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但其供应链体系基本上还处于一种以批发市场为界的断裂状态,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畅通的水产品供应链.为解决断链问题,构建我国水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可借鉴美国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经验,对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升级,构建强大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加强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促进供应链整体协调优化;建立现代化信息技术系统.加快物流运作速度和资金流转,降低流通费用;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使整个供应链体系在法律监督和管理下进行;建立完善物流配送系统和服务体系,实现货畅其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确保水产品供应链有效稳定运行;大力发展渔业合作组织,确保渔户、市场和政府有效连接.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物流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本文首先研究了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区域物流链的整合优化策略。其次,分析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研究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区域物流链管理面临的问题,包括企业区域物流链运营过程中信息共享度低、对新市场的适应度较差、成本控制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探索出了一系列企业区域物流链整合优化的新路径:建立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的区域物流链管理平台,推动物流企业市场的一体化发展趋势;针对客户的差异化特征,全面提升企业区域物流链的管理与服务质量;优化企业物流货物资金的周转与利用机制,提升物流企业整体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改善区域物流链整体的基础设施,提高企业物流区域链的成本控制效果;构建供应主体与物流双方、区域物流链相关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信任机制,促进区域物流链各个节点业务流程的整合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余根强 《消费导刊》2009,(7):133-134
供应链管理为战略思想,包括:客户驱动、竞合观念、战略系统整合及核心竞争力导向;供应链管理思想对企业购并的指导要求购并在目标企业的选择上遵循"关联"原则,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购并后企业能进行内部有效整合。在整合中,要求从供应链整体结构出发考虑企业内部结构优化;应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9.
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可为粮食生产提供巨大的增长空间,而且对粮食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粮食物流运作需要扩展为沿供应链向上游前移与生产环节对接或向下游后移与加工环节衔接的网链结构,寻求供应驱动链、需求驱动链的链内协同以及上下游供应链的对接与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粮食物流成本,提高粮食企业效益,同时更好地推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实现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转交.  相似文献   

10.
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链”字形象地表述了供应链的互动内涵,一个“e化”激活了整个供应链。这期我们又在“链”字上做文章,因为“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翠微、海尔、石化企业包括象作为第三方数据中心的商用联合数据公司都是链条中的元素。e化的供应链创造着崭新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顾客服务的满意度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同时出现了很多信息危机,信息也成为了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避免信息失真以减小牛鞭效应、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等对策,可以尽量避免信息危机的发生,将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降到最小,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知识共享代理关系及其支付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供应链整合知识资源,知识共享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质是供应链企业间的一种合约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市场条件下供应链知识共享制度的失灵。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供应链中需求知识的企业和供给知识的企业在合约中不同权利的安排,建立一种有效率的知识共享制度,构建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支付模型,旨在实现不同信息结构下合约的最优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13.
粮食供应链脆弱性分析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倬 《财经论丛》2011,(6):105-110
粮食供应链的脆弱性分为结构型和胁迫型两种。结构型脆弱性由供应链的主体组织化程度和网络一体化程度决定,胁迫型脆弱性则由供应链的风险承受弹性和风险发生概率决定。粮食供应链管理目标就是降低这两种脆弱性,形成"高效+安全"的粮食供应链。供应链整合是降低粮食供应链脆弱性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探索组织创新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实施信息共享技术和实行风险闭环管理等四个方面给出了整合思路,并提出了由政府、产业化龙头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导的四种可供操作的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着信用风险问题,上下游企业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在赊销方面进行着相互的利益博弈。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这种博弈是一种不完全信息博弈。通过对此博弈的分析可以深层次把握影响供应链信用风险的各种成因,降低不诚信销售商通过违约所带来的收益、提高供应商调查的概率和调查成功的概率,降低检查成本、加强供应链企业诚信教育等是治理供应链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浙江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在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整体发展中颇具典型性。从并购的行业关联性来看,多以纵向并购为主;从并购交易的形式来看,多用自有资金现金收购;从并购交易的效果来看,控股倾向强烈。无论是横向并购还是纵向并购,是现金收购还是股票购买,各种海外并购模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各具优缺点。作为并购主体的民营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海外并购存在的风险,实施海外并购必须要有科学而具体的规划,需要根据自身实力、行业现状和市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并购模式,制定详细的并购计划,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保证海外并购预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外贸企业自身短板约束及外部环境压力影响,外贸新业态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而新发展格局提出后,学术界不仅关心新发展格局的具体内涵,更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展开了探讨。通过研究梳理,学术界认识到外贸新业态在促进内需、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内外贸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既呼应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还指明了通过外贸新业态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7.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companies with a productive approach to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enterprise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and to exploiting external subject forces to unleash and magnify their potential, thus advancing high-quality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refore,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data of China's non-financial listed firms from 2007‒2019 obtained by Python, this paper finds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enormously improve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powerfully booste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which has played a mediation role in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Finally, entrepreneurship plays a positive moderating effect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rough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dur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further heterogeneity analysis finds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erforms better in large, public, state-owned, mature, and non-manufacturing (service industry) enterprises. However, the positive effe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is not significant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refore,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cannot play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upon their performance. This paper probes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and micro-founda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its conclusion contributes to high-qualit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从竞争优势外生理论来看,供应链整合战略应与企业竞争战略相匹配,其核心在于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有利于建立差异性优势和低成本优势;从基于资源的竞争优势理论来看,供应链整合性资源具有战略性资源的特征,有助于企业获取战略性资源和能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巩固;从基于能力的竞争优势理论看,供应链整合包括内部供应链能力整合与外部供应链能力整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具备多种能力来管理环境,通过学习外部组织的特殊技能,可以改善企业内部的能力,促使企业具备多种能力来适应环境变化;从网络组织理论来看,将产业上下游企业或其他资源提供机构视为经营合作者,并利用整合的管理方式建立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合作性企业网络,是当前竞争环境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对传统经营理念提出了挑战。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方和服务商以大型企业居多,不同行业解决问题的侧重点各异,而且成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不分行业均有明显效果。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相当多企业仍片面地以自建现代物流设施代替供应链管理;多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不完整,并未在整个价值链上显示出竞争优势;一些企业不善于在供应链优质服务和总成本最小之间找到平衡点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采用多渠道销售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采用不同类型的渠道销售产品成为企业塑造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对企业对多渠道进行管理带来了挑战。文章基于多渠道相关研究,探讨企业渠道多元化对跨渠道冲突的影响,以及企业规模、跨渠道整合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以185家制造企业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渠道多元化会激化跨渠道冲突;企业规模正向调节渠道多元化与跨渠道冲突之间的关系;跨渠道整合负向调节渠道多元化与跨渠道冲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