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是中国经济对外输出资本的必然结果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 PC业务。为什么是联想?为什么要收购IBM PC业务?完成收购之后的联想如何完成整合重任?一时  相似文献   

2.
2004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时,有人叫好联想给国产制造业争了气,也有人质疑IBM要转型,才把低利润的PC业务转给联想。2008年,联想卖掉手机业务,在固守传统PC还是向移动设备转型的抉择中选了前者。如今IBM已成为软件巨人,当上PC老大的联想蓦然发现战场变了,消费需求的变化使得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势力形成激烈对抗的格局。不能说联想不重视互联网,只是它仍旧是传统IT产品制造业的思  相似文献   

3.
当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其以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一举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时,整个业界都沸腾了,毫不讳言,这是中国IT产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也是中国企业实践国际化梦想的最大尝试。瑞银亚洲中国研究部联席主管张化桥用“划算”来形容这笔交易。因为联想市值只有25亿美元,只用了17.5亿美元,就收购了IBM全球的PC业务。交易完成后,新公司中,联想方面将拥有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因此,这次收购实际上是中美两家IT厂商的战略合作行为。根据协议,联想在五年内有权使用IBM品牌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4.
张浩 《企业文化》2005,(4):19-20
以前我总是对顾客说联想的PC质低价廉,没想到现在联想竟然并购了IBM的PC业务。说实话,我对联想真没什么信心。”在联想并购IBM的PC全球业务后,原IBM中国公司PC业务的一位骨干员工如是说。她同时还透露,她的部分同事已经离开了公司。  相似文献   

5.
寨克 《企业文化》2005,(3):68-70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用 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IBM PC 全球业务。在此之前,联想公司的"更换 标识"和"成为2008年中国奥运会指定 赞助商"都仅仅是限于传播层面的"国 际化",而并购IBM PC全球业务才是 联想真正迈向国际化道路的开始,它也 是联想从一个区域性品牌向世界性品牌 过渡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柳传志认为,如果自己还是联想总裁,联想可能不太敢收购IBM PC2004年12月8日,伴随着联想集团以12.5亿美金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消息,柳传志正式宣布,2005年收购顺利完成后,杨元庆将接任他现任的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而他将专职于联想控股总裁,在联想集团内只留任董事。  相似文献   

7.
杨泓 《企业文化》2005,(3):66-67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欢呼声、庆祝声不绝于耳。然而,头脑冷静的人开始更多地思考重组后的联想 下一步该怎么走、能不能走好;IBM卖PC的无奈会不会在我们的企业重演、如何避免这种重演。分析IBM失落的原因、展示联想的 未来、明确自己的前进策略和方向、警示我们的未来,才是我们关注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要义。今天我们特意登载《联想的下一 步该怎么走》和《IBM为何卖PC》,希望对那些关注企业收购,特别是有"野心"收购外企的企业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IBM的下一步     
许正 《英才》2014,(12):100-100
2014年10月IBM倒贴15亿美元将芯片制造业务卖给Gobal Foundries,加上10年前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2014年初联想又收购了IBM的x86服务器业务。 IBM作为曾经的业界翘楚多年来引发无数企业的效仿,但是在2014年的前两季度IBM在硬件、软件、服务三大主营业务相继出现萎缩,可以说IBM又一次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9.
新联想的结构调整 有人说,2005年秋季是联想集团收获的季节。的确,除了使合并后的原IBM的PC部门扭亏为盈让人大跌眼镜以外,联想集团又于2005年10月15日运行新的全球组织结构,将联想原有业务和IBM个人电脑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类似矩阵的组织架构,  相似文献   

10.
以前我总是对顾客说联想的PC质低价廉,没想到现在联想竟然并购了IBM的PC业务。说实话,我对联想真没什么信心。”在联想并购IBM的PC全球业务后,原IBM中国公司PC业务的一位骨干员工如是说。她同时还透露,她的部分同事已经离开了公司。普通员工的想法并不一定与高层管理者的想法一致。当IBM决定把利润摊薄的。PC业务出售给急于国际化的联想之时,这些员工的命运也在一瞬间被改变。  相似文献   

11.
马蕾 《东方企业家》2005,(1):108-109
17.5亿美元和18.9%的股份.不仅仅意味着联想的国际化和IBM的壮士断腕,世界PC业的格局于2004年12月8日这天重新洗牌,在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中有得有失的,也不再局限于买卖的双方。  相似文献   

12.
联想的春天     
2004年12月8日联想对IBM的PC业务的收购,开创了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巨头的先河,在国内外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联想近几年来的业务发展策略,由2000年的国际化开始,但却以失败告终;在国际化裹足不前而PC业务无法继续提升的压力下联想决定进行多元化业务,涉足互联网、手机和IT服务业,但2004年的资料显示,多元化的业务再次碰到瓶颈;联想再度转向PC业务发展,更收购了IBM的PC业务.  相似文献   

13.
经营管理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向外界宣布了一个足以改变全球PC竞争格局的消息--将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公司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其中包括IBM台式机业务以及笔记本电脑业务,另外,联想还在五年内拥有IBM享誉全球的"Think"家族商标。  相似文献   

14.
在联想解冻国际化冻土层,上演收购IBM全球PC业务的。蛇吞象”大戏之时,联想的同门兄弟神州数码也在转型IT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并且同样和IBM这个。蓝色巨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联想于2005年成功并购IBM PC业务部,迈出了联想国际化坚实的一步。本文以战略绩效管理思想和并购理论为基础,以联想并购活动前后八年的各项经营指标为证据,对其并购IBM PC业务部进行案例再研究。借助战略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构建并购战略绩效分级指标体系,分析了联想并购IBM PC业务部前后的各项指标,最后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评价了联想并购IBM PC业务部的并购绩效。研究表明,战略绩效分析优于单纯财务绩效分析,能够全面评价企业并购战略的实施效果;虽然个别指标有所下滑,但联想整体表现基本实现了当年其董事长杨元庆对五年后新联想所设定的预期目标,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6.
陈静 《中外管理》2005,(4):38-40
2004年12月8日,联想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标志着联想国际化战略迈出实质的第一步。而早在1998年,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海尔就已开始了其全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步骤。二者在国际化战略的背景、模式和国际化的风险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司正在走向全球。他们试图通过收购海外公司进入到战略同盟和合资企业,从而渗透到海外市场。但他们大都失败了。比如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明基收购西门子电话业务和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相似文献   

18.
在联想收购IBM PC部门之后,引发了整个行业的战略调整,狙击联想成为行业竞争者的首要目标2005年,IT行业大戏的主要剧目就是“围剿”联想,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厂商,趁联想收购IBM PC部门整合之际,纷纷调整策略趁机扩张。2004年12月8日,联想将IBM的PC业务收入囊中,惠普时任CEO卡莉·菲奥丽娜就预言:“联想的并购不仅牵涉到惠普,更是PC厂商们都关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联想未来     
2004岁末,联想集团出手17.5亿美元,收购了IBM的全球PC业务,完成了“蛇吞象”的壮举,联想终于站在了“蓝色巨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20.
唐凯林 《英才》2005,(1):58-58
联想会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提升PC业务的利润吗? 关于联想集团,争议最多的就是它的战略。在联想集团与IBM的PC部门收购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经济学家左大培却以历史回顾性的笔法声称“联想的路走错了”。这样一瓢冷水并没有吸引正风光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