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RCEP作为全球现有经济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自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以来,其经济效应备受关注。一年来,RCEP区域整体贸易投资快速增长,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显示出较强的韧性,经济增长红利初步释放,助力区域经贸合作,成为多重危机下带动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的新力量。中国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RCEP落地实施,RCEP为中国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RCEP成员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对拉动RCEP区域贸易投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客观而言,RCEP生效实施仅一年多,对区域贸易投资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仍有进一步增长空间,对此需客观评估和看待。随着RCEP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成员国应高质量实施RCEP,共同打造开放的、现代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网络,推动RCEP升级和扩容,促进RCEP与CPTPP的相互衔接,进一步激发RCEP的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2.
符磊  韩萌萌 《技术经济》2023,42(5):91-103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合作框架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及其技术利益格局会深远影响成员国的后续科技创新与合作。本文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技术利益,结合企业、环境、东道国与OFDI特征研究中国企业对RCEP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利益实现问题。研究发现:对RCEP国家直接投资对实现技术利益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管理效率的提升强化技术利益的实现能力,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强化技术利益实现的动机。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企业能实现更多的技术利益,而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升技术利益实现水平;企业OFDI水平越高、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技术利益实现效果越好;投资到RCEP国家的企业相比投资到“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会获得更多技术利益。  相似文献   

3.
谢波  徐琪 《技术经济》2019,38(12):120-125
作为当今世界碳排放量第一的国家,中国如何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备受国内外关注。选取2004-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产业集聚外部效应视角,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研究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以外商直接投资作为门槛变量,进一步分析二者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集聚影响碳排放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31.1%。(2)产业集聚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二者关系呈倒U型。当外商直接投资处于低水平时,产业集聚会增加碳排放量,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跨越更高门槛值,产业集聚的正外部性凸显,抑制碳排放量增加。(3)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量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能抑制碳排放量增加。(4)经库兹涅茨曲线检验,产业集聚与碳排放关系为倒U型,且产业集聚临界值为2.389。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势头不断增强,且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量达1 117.2亿美元,成为吸引外商投资额最大的国家,FDI不仅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作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的中国,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节约能源、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文章通过选取我国1991~2012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低碳经济指标数据,建立外商直接投资与低碳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反映低碳经济水平的四个指标,即碳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人均二氧化排放量、清洁能源的利用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且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说明随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获得外部资源的主要渠道,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文章通过协整检验发现,FDI流入分别对经济增长与国内投资产生正向、负向作用,除中部地区外,这一趋势还将在今后一段时间持续。接着,通过邹检验发现,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外部冲击下,中国及东、中、西部的国内投资及经济增长分别在1992年,1989年,1990年,1998年发生结构性变化。再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中国及各地区国内投资在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下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态势,但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下呈现各异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河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但在服务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比例较低,且投资结构不合理,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短板”。而河北省服务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政策向制造业倾斜、城市化滞后、人力资源素质低等成为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应通过政策环境、基础环境的改善来增加河北省对外资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周超 《生产力研究》2012,(6):125-127
文章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中国29个省市2004—2009年的绿色能源效率值,并从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能源禀赋和能源消费结构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绿色能源的地区性差异较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的绿色能源效率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就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而言,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能源效率的提高都有显著的影响,而能源禀赋和能源消费结构则对绿色能源效率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切入点,利用协整和岭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河南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但对经济的贡献较小,同时研究也发现河南省的人力资源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本文假设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GDP差异的函数,然后同其他回归变量一起检验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使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第一,总体而言,西部与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差异存在收敛,随着人均GDP的收敛,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但收敛的速度慢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第二,不同西部省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是收敛还是发散存在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鼓励和引导各地区充分利用能源禀赋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合作,走能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区域平衡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对形成资本、提高就业率、国际收支调整等宏观经济有着很大的贡献,也是转移先进技术的重要路径之一。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其类型上正处在转折时期,外商在华投资呈现出一些重要的新特点,使得外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很大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入,以前低廉生产成本作为投资目的的资源导向型直接投资,逐渐转向市场导向型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技术外溢效应,劳动力流动带来了大量人力资本。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经济达到平衡增长的条件,揭示了地区间经济增长产生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流动差异所导致。  相似文献   

12.
跨国并购、新建投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流向上的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对相应东道国和投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存在差别的。本文利用中国1991—2008年的数据,对海外并购、外商并购、海外新建投资及外商新建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认为,若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现阶段中国应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优先选择海外并购,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上优先选择外商新建投资。  相似文献   

13.
运用Hansen提出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采用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和国外权威机构发布的PM_(2.5)数据,研究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且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在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关系中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即当这几项门槛变量达到或跨越一定的门槛值时,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程度会发生显著不同的增减变化,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部六省能源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和自主研发的面板数据,在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发现能源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和自主研发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对其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得知,外商直接投资和自主研发可以有效降低中部地区的能源强度,同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GDP增长的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广  杨昊晰 《经济师》2006,(9):39-39,42
通过对从1981-2004年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数据以及我国GDP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从理论上以及量化关系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我国GDP增长与FDI(外商直接投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用GDP证明了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FDI的增长,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李小建 《经济地理》1996,16(4):21-26
本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为:①发展有波折、但总体增长迅速;②由合作企业转向合资企业;③港台地区成为主要外资源地;④重点由服务业转向制造业;⑤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在:①资本总量和产出增长;②就业机会和劳力素质;③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④技术引进;⑤市场扩大。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叶莉  郭继鸣 《现代财经》2004,24(3):28-31
本文从内生技术进步层面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理论入手,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分析考察了中国将外商投资存量作为产生外溢效果的知识栽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终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袁晓玲  陈跃  何维炜 《经济师》2007,(5):270-271
东部发达地区之一江苏省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及优惠政策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利用1985-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研究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并且在短期,两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而在长期,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足够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52~2004年中国能源强度值在经历了长期而波动的高值状态后,从1977年开始逐年下降,能源强度值在1991年降至0.30tce/103yuan水平以下,到2004年仅为0.16tce/103yuan.作者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强度值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各产业能源强度、中外能源强度、中外能源消费结构、中外产业结构对比,揭示了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过高及其过半的产业比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中国能源强度值过高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度要强于第三产业.因此,作者指出,在以经济目标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解决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的降低,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适当转移.  相似文献   

20.
足够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52~2004年中国能源强度值在经历了长期而波动的高值状态后,从1977年开始逐年下降,能源强度值在1991年降至0.30tce/103yuan水平以下,到2004年仅为0.16tce/103yuan。作者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强度值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各产业能源强度、中外能源强度、中外能源消费结构、中外产业结构对比,揭示了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过高及其过半的产业比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中国能源强度值过高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度要强于第三产业。因此,作者指出,在以经济目标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解决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的降低,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适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