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玉敏 《上海国资》2013,(10):58-60
目前上海综合保税区内4000亿元的物流产值中,服务贸易仅占其价值链的5%-10%,如果能实现服务贸易价值链转移,将达到5万亿元-8万亿元的产值 自贸区挂牌仅仅三天,前来咨询注册的企业数量就达到了2012年全年的1.5倍。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落户自贸区之际,物流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位于上海自贸区的上海畅联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该公司总裁徐峰向《上海国资》表示,“自贸区的建立将提升服务贸易的能级,会有更多的公司总部迁至自贸区,这意味着带来更多的物流量。对畅联物流来说亦是很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新加坡、香港等地物流水平的比较,研究分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香港和新加坡的物流水平差异,总结自贸区物流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借鉴香港和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改善上海自贸区物流水平,打造优质服务,提升自贸区效率,吸引优质投资。  相似文献   

3.
张汉东 《浙江经济》2013,(20):27-30
作为中国新一轮大范围改革的前奏,上海自贸区掷地有声地出现在公众视线内。在金融、投资、贸易、法制四大领域推开改革试点,凸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思维。自贸区白上海起步,其激起的波澜却不仅仅局限于上海范围。从最初的上海自由贸易区转变为现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中国”二字的添加,使得自贸区的影响和政策内涵从单独的上海一市覆盖到全国范围。虹吸效应与辐射效应并存的上海自贸区,对邻省浙江的影响首当其冲。上海白贸区挂牌后,区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集聚,必然为区外所用,也必须为区外服务,而浙江作为近水楼台,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建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上海自贸区的可复制问题特别引人注目,尤其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到天津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后,结合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为主要特征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改革创新区(包括天津自贸区,以下统称"综改创新区")建设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可以得出,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宗维 《港口经济》2014,(5):39-39
正近期,中国(上海)自贸区进口商品苏北直销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在淮安举行。建成后的上海自贸区进口商品苏北直销中心将由上海外高桥国际贸易营运中心、淮扬菜集团淮安海隆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淮安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合作经营,经销上海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授权经营的各类进口商品,形成苏北地区成规模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物流分拨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含企业团购)。外高桥集团是上海自贸区的重要板块,而国际贸易营运  相似文献   

6.
徐美娜  彭羽 《亚太经济》2014,(3):123-127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贸易方式,是上海自贸区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对离岸贸易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背景和战略意义,最后提出上海自贸区离岸贸易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新一轮大范围改革的前奏,上海自贸区掷地有声地出现在公众视线内。在金融、投资、贸易、法制四大领域推开改革试点,凸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思维。
  自贸区自上海起步,其激起的波澜却不仅仅局限于上海范围。从最初的上海自由贸易区转变为现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中国”二字的添加,使得自贸区的影响和政策内涵从单独的上海一市覆盖到全国范围。虹吸效应与辐射效应并存的上海自贸区,对邻省浙江的影响首当其冲。上海自贸区挂牌后,区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集聚,必然为区外所用,也必须为区外服务,而浙江作为近水楼台,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与此同时,上海作为自贸区在集聚了各种要素资源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周边地区的资源集聚,浙江也难以幸免。浙江的当务之急,是要勤练内功,化挑战为机遇,在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中寻求浙江转型的新出路。
  以开放促改革的上海自贸区,为转型背景下的浙江投资、金融、贸易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试验窗口。敢为人先的浙商,自当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上海自贸区营造的政策通道,为浙江经济新一轮的改革与转型奠定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8.
岳东升 《港口经济》2014,(10):25-25
正目前,上海自贸区所有航运开放措施已在浦东新区落地,一批世界级航运服务机构相继入驻,国内航运业多项业务空白被填补。浦东正在全面打造航运产业基地,洋泾国际航运创新试验区和上海航运金融产业基地两大航运产业基地正在加紧规划建设。浦东新区充分利用自贸区制度创新,加快建设上海国际  相似文献   

9.
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发展定位不同,区位条件有别,在产业构造、布局方面也具有差异性。广东自贸区物流业的发展应坚持开放合作,推进粤港澳一体化的进程,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三大片区结合自身优势,差异化协同发展,推进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自贸区物流业整体实力,加快物流与金融联合,探索新型供应链延伸服务模式,促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自贸区建设对广西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广西积极参与和服务自贸区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广西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广西成为连接多区域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中国—东盟自贸区给广西带来的变化,可概括为"四个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2014,(9):46-46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6月3日在“国家使命:上海自贸区与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金融改革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握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使得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不放空”。投融资贸易便利化是自贸区内实体经济的最大需求,  相似文献   

12.
自贸区最大的亮点,是可将单纯的货物贸易便利化逐一推向金融、投资和外汇各个领域通关速度是衡量自贸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指标,上海海关总署正在上海自贸区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提高效率。最近,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物流论坛"上,国家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透露,在上海自贸实验区内,上海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便利化、法制化、安全化。所有的改革都在自贸区先试《上海国资》:上海自贸区获批后,  相似文献   

13.
服务业开放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近年来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是相比国际水平仍然较为落后。本文从服务贸易总量及其增长、服务行业内部项目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对中国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了解我国服务业的全球地位,对于上海自贸区服务开放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我国应该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建立的契机,积极探索适应世界贸易新规则的制度框架,大力促进服务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贸区最大的亮点,是可将单纯的货物贸易便利化逐一推向金融、投资和外汇各个领域通关速度是衡量自贸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指标,上海海关总署正在上海自贸区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提高效率。最近,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物流论坛"上,国家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透露,在上海自贸实验区内,上海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便利化、法制化、安全化。所有的改革都在自贸区先试《上海国资》:上海自贸区获批后,  相似文献   

15.
柯艳芳 《特区经济》2014,(10):18-2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后在开放上采用了"负面清单"模式,增值电信业务也位列其中,这标志着中国增值电信市场的新一轮开放已拉开帷幕。为进一步加快增值电信业务的开放,将引进外资的政策落到实处,进行上海自贸区增值电信业务开放制度创新是当下的首要任务。立足上海自贸区现状,结合中国增值电信业发展的大环境,为上海自贸区增值电信业务开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供制度保障迫在眉睫。降低上海自贸区增值电信业务准入门槛,消除业内隐性壁垒,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事中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建设等是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开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天津建立自贸区,总面积为119.9平方公里,主要涵盖3个功能区,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以及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这是我国在应对国际复杂形势、适应国内经济新常态的重大决定,本文主要介绍了天津自贸区的范围、功能、优势等情况,并介绍了上海建设自贸区的经验,天津自贸区可以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拉 《产权导刊》2015,(6):38-40
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对外开放高度化的结果。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京津双城联动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天津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也被赋予更加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2014年12月28日,天津自贸区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主要涵盖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以及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三个功能区。其中,天津港东疆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融资租赁等现代服务业;天津机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重点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如何依托自贸区优势将天津自贸区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成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就下一步全国范围内自贸区的发展做了明确表述:要在现有试  相似文献   

19.
高洋 《中国经贸》2014,(16):41-41
本文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恢复和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原因两方面探讨了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从建设贸易大国、建设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和市场经济强国三方面探讨了上海自贸区对于中国经济强国地位确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关税水平渐次降低、货物贸易发展迅猛、服务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协议正式实施和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货物和服务贸易、非金融类投资和次区域合作等方面为深化自贸区合作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