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国际社会和我国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大,毒品犯罪分子随即通过新型毒品获得更大的利益,致使新型毒品在国际上蔓延,致使毒品犯罪现象仍逐步攀升.新疆作为我国毒品犯罪的重灾区之一,其面临的毒品犯罪形势相当严峻.本文以新疆为例,通过分析新疆毒品犯罪的现状,进而从经济学角度剖析目前打击毒品犯罪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有效遏制毒品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2.
肖丽 《金卡工程》2010,14(5):70-71
毒品犯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违禁品,属于本体恶的典型,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或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区分既遂和未遂的标志,应根据犯罪的进程并针对不同行为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3.
肖娜 《金卡工程》2010,14(9):83-84
毒品犯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违禁品,属于"本体恶"的典型,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或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区分既遂和未遂的标志,应根据犯罪的进程并针对不同行为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4.
李婷 《金卡工程》2009,13(9):106-106
毒品犯罪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犯罪,由于毒品犯罪要求证明行为人具有主观明知的故意,所以如何认定行为人对毒品在主观上"明知",关系到毒品犯罪的罪与非罪问题,这也正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和需要准确把握的疑难问题.运用"推定"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推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明知"成为刑事立法发展完善和司法实践的必然选择."推定"的依法合理运用,为司法机关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潘林君 《浙江金融》2007,(5):16-16,15
20世纪中期以来,洗钱活动随着毒品泛滥的情势,迅猛发展成为一个专门性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往往和毒品、走私、黑社会等有组织犯罪相联系,严重威胁各国的国家安全,危及全球经济发展。恐怖活动中洗钱的定义和法律特征(一)洗钱对象并不都是非法的犯罪收益,还包括来源于“合法渠道”的“合法”资金。在传统的洗钱主体一般是贩毒、诈骗等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6.
毒品犯罪,近年来在北京地区日趋严重,无论是犯罪的数量所占的比例,还是给社会造成的危害,都较之以往有所上升和加大,应当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有关部门对北京地区近年来20件毒品犯罪案件进行一综合分析,以期加强防范措施,有效地遏制毒品犯罪的势头。  相似文献   

7.
洗钱犯罪是20世纪50、60年代毒品犯罪、走私犯罪日益猖獗的产物,是毒品、走私、贪污贿赂等各种经济犯罪,尤其是有组织犯罪的润滑剂和"生命线。现在,洗钱犯罪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着高额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中国对外开放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强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洗钱犯罪分子也必然会乘虚而入,妄图浑水摸鱼,从而不可避免的使我国面临境外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与此同时,中国境内越来越多的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也助长了境内洗钱活动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洗钱犯罪的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认识研究,把握其发展的动向,从而针对洗钱犯罪提出行之有效的斗争策略和手段,达到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的结果,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是《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可以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等。  相似文献   

9.
惠娟  纪敏 《金融会计》2008,(10):66-69
我国2006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对洗钱犯罪和赃物犯罪相关条文都作了重大修改。其中对洗钱犯罪条文的修改,主要是体现在其上游犯罪有所扩大,即除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和走私犯罪外,还新增了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丁晓梅 《金卡工程》2010,14(6):130-130
本文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日益增多的居间介绍型毒品犯罪以案说法,通过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论证,对居间介绍型毒品犯罪从立法,司法领域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广西边境地区毒品犯罪严峻形势为背景,系统总结了当前涉毒洗钱犯罪的主要手法,并对打击涉毒洗钱犯罪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借鉴域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谈银行反洗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银◇行◇反◇洗◇范起兴吴育云我国刑法规定,洗钱是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犯罪行为。洗钱的主要目的是企图将违法所得合法化。最初洗钱是为了使毒品收益合法化,随着犯罪活动的发展变化,洗钱范围已扩大到企图将...  相似文献   

13.
洗钱是一种新型的有组织犯罪,与传统的犯罪形式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一是掩饰刑事犯罪,为制贩毒品、恐怖活动、走私、腐败以及其他犯罪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危害,造成经济扭曲和不稳定,导致经济调控政策失灵,引起经济动荡,使整个国家经济体系背离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危害国家金融体系,引发信任危机和支付危机,并对货币和利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四是“黑钱”一旦和政治结合,形成所谓的“黑金政治”,轻者影响政府行政效率,重者危及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4.
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洗钱活动与走私、贩毒、恐怖活动、贪污腐败和偷税漏税等刑事犯罪相联系,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5.
所谓“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和过程。现代金融制度使得洗钱手段日益现代化,利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利用金融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16.
1.完善法律法规-布下法网   进一步完善国内立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完善反洗钱包括互联网洗钱的整体立法,互联网洗钱往往与毒品犯罪、腐败犯罪、有组织犯罪以及恐怖主义交织在一起,因此要有效打击互联网洗钱及其相关犯罪,必须重视完善反洗钱的整体立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反洗钱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洗钱犯罪,1990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做了规定,虽没有出现"洗钱"的字眼,但一般认为它可以指洗钱行为.1997年刑法在191条专门规定了洗钱罪的罪状和法定刑,将洗钱罪的犯罪对象限定在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转移,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形式。国际资本流动在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跨境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资金跨境流动和其他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一、应深刻认识《反洗钱法》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洗钱犯罪在我国已经悄然出现,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走私、毒品、贪污贿赂等洗钱犯罪呈现出蔓延之势,不仅破坏了我国金融  相似文献   

20.
薛庆宏  薛阳 《中国金融》2007,(24):3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称《反洗钱法》)的立法宗旨是预防洗钱活动、遏制洗钱犯罪。预防和遏制是反洗钱工作的主要目的。《反洗钱法》中的洗钱犯罪预防是指为防止和减少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这七种犯罪而实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