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挑战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部门和银行业在绿色信贷政策执行中的能力不足制约了其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环境金融风险评估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员和社会中介力量;绿色信贷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信息对接和及时交换等方面存在障碍;人力资源和管理能力缺乏,不能为执行绿色信贷政策提供支持;地区差异显著,落后地区在绿色信贷政策制定和执行上能力不足。再加上银行业激烈的商业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民间资本的疏于控制、对外投资面临的环保和社会压力,对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是挑战,也是考验。  相似文献   

2.
绿色信贷源于国际上公认的赤道原则。绿色信贷是银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界定了绿色信贷的涵义,阐述了绿色信贷在国外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信贷的经验。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等是我国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现实基础,同时,梳理了我国历年绿色信贷政策的演进的,介绍了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首个绿色信贷政策颁发以来,绿色信贷逐渐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经营中主要的战略组成部分及监管政策的着力点之一。然而,各银行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以及成就差异很大。当前我国绿色信贷发展中主要问题涉及法律监管及银行执行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包括绿色信贷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监督激励机制不足;数据库未建立。第二个层面包括银行执行不力;信息来源有限;缺少个性绿色信贷产品;银行和企业信息披露口径和范围不明确。国外绿色信贷的成功案例较多,可结合其经验及我国现状,找到适合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道路。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增强政府有效引导;改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行业外部约束体制;完善绿色信贷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张晴  于津平 《当代财经》2023,(10):121-132
绿色信贷政策重新配置信贷资源,促使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绿色转型,为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了新思路。利用绿色发展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合并数据,以2007年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机制检验可知,生产率效应与中间品替代效应是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对污染型中间品依赖程度越强,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越小;地区环保政策执行力度有助于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因此,细化环境风险评定标准与绿色信贷政策指导目录,完善企业创新激励配套措施,破解资金与技术障碍,提升环保政策执行力度,缓解绿色信贷政策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发挥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推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信贷是我国银行业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经营活动与改善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施节能减排的有力金融杠杆。通过阐述了绿色信贷的含义,进而探讨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政策的意义、实践及不足,并针对绿色信贷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俊杰  方颖  郭晔 《经济研究》2024,(3):112-129
已有文献大多支持环境规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论断。本文基于中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践,发现当绿色信贷政策缺乏短期失败容忍时,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将对企业的绿色创新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当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短期创新失败缺乏足够容忍时,政策的实施不仅未能激励污染企业增加绿色创新,反而导致了创新抑制效应,且政策短期失败容忍越低,对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抑制作用则越强。值得注意的是,提高专利保护执法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这种负面影响。此外,环境规制对企业短期创新失败的容忍会对企业的环境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不同影响机制的作用产生影响。由于对企业短期创新失败的容忍不足,中国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挤出”效应和资源约束效应抑制了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投入。研究结果表明,对企业短期创新失败的容忍是环境规制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博弈模型在绿色信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信贷政策作为一项市场手段,是对利用行政手段及法律手段来控制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补充。该政策自2007年实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政策实行的预期效果还有很大差距。通过建立绿色信贷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与银行、企业与银行的博弈模型,指出了绿色信贷政策难于落实的根本原因在于执行中各方利益的损失。规制绿色信贷机制约束外的其他融资团体,确保污染企业不能从其他渠道获得贷款;把政府、企业和银行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是绿色信贷下一步有效开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绍兴市印染行业当前环境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调研,发现印染行业环境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产业规划和环境标准矛盾、排放标准缺乏、管理指标规定笼统、技术推广机制不健全、排污权交易未有效实施、绿色信贷政策不足和绿色采购体系缺乏等问题。为促进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文章提出需要健全行业排放标准体系、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环保技术支持政策、落实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并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绿色采购标识认证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制度内涵、产生背景、所处阶段、实施手段、环境信息机制、管理执行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等角度对中国与国外实施的绿色信贷制度进行了比较,认为存在一些差异与差距。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的政府部门基于环境管理的需要而愿意去推动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而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压力和动力明显不足。中国绿色信贷制度的缺陷也导致其实施效果不佳,亟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郑华钧 《经济师》2012,7(2):203-204
绿色信贷是环保部门和银行业联手抵御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促进节能减排,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经济手段。文章根据自己多年在信贷工作中的经验,阐述了依据国家绿色信贷政策,搞好银行绿色信贷管理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地方传真     
《环境经济》2009,(10):70-71
河北发布“绿色信贷”评价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银监局、河北省环保厅联合发布该省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办法,旨在进一步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降低银行环保信用风险,不断推进该省节能减排工作。据悉,为提高办法的可操作性,进一步细化指标,该省研究制定了《河北省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表》,在表格设计上首次推出信贷调控扣分项,突出强调了绿色环保项目审批中的“一票否决”制,强化各金融机构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绿色信贷政策肩负着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绿色发展领域和推动"两高一剩"企业绿色转型的双重目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以2005-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证实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产生了"赏罚分明"的影响:"赏"表现为,非"两高一剩"企业如果与开启了绿色信贷业务的银行发生过业务关系,其长、短期债务融资规模和债务期限结构表现更优;"罚"表现为,在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两高一剩"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规模和债务期限结构显著下降.异质性研究表明,非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大的"赏",但不同所有制的"两高一剩"企业在受"罚"时没有明显差异;地级市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工业污染强度越小,绿色信贷政策的"赏"越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绿色信贷政策的"罚"越小.提高绿色信息披露水平、明晰市场与政府权责边界和缓解信贷配置的所有制偏好,是提升绿色信贷政策效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闫海  王聪 《江南论坛》2014,(8):36-38
正融资性担保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解决企业在债务融资中担保品不足的问题,提升企业信用;另一方面承担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产生风险,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的价值量是一种预期偿债能力,融资性担保公司扮演着信用传导和放大过  相似文献   

14.
李东卫 《环境经济》2012,(11):37-41
绿色信贷政策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快调整信贷结构,不断扩大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循环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国内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的主要做法及成效银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大力支持绿色信贷,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和体制机制创新,将支持国家经济转型和自身发展战略相结合,通过信贷制度引导、开发绿色信贷产品、吸取国际先进经验等措施全面推进绿色信贷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已改变了过去单一强调“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开始意识到自身应当承担的相应社会责任并付之行动,但是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同行.在发展绿色经济领域上,我国不仅仅要在技术上加以投入,更要在金融上予以全力支持,积蓄国家综合力量赢得竞争优势,使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应主导建立并完善绿色信贷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在一种生态监管机制下,自主、有效地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只有让商业银行将经济利益与社会职责统一起来,才能提升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绿色信贷政策作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中规模最大且发展最成熟的组成部分,其激励约束机制能有效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利用2003—2012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以双重差分法评估了绿色信贷政策对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绿色信贷政策对鼓励类企业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对限制淘汰类企业则存在抑制效应。第二,激励效应源于鼓励类企业实现的技术进步,抑制效应则由于限制淘汰类企业的技术退步。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既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鼓励类企业的激励效应,也有效缓解对限制淘汰类企业的抑制效应。第三,相对于外资企业和国有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在非国有内资企业中显著存在。重视研发投入的非国有内资企业能通过绿色信贷政策有效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政策真正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对政府正确履行职能的约束和评价体系的真正形成和有效实施。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完成的《中国银行业绿色度状况评估》(以下简称评估报告)显示,市值排名前50的中资银行中,只有12%的银行全面执行了绿色信贷政策。其中,42%的银行等级为E,即评分不足20分;18%的银行没有任何和  相似文献   

18.
绿色信贷的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自2007年我国各上市银行开始推行绿色信贷政策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文章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外披露的绿色信贷信息,得出我国上市银行履行绿色信贷政策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贷政策的产品化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具体的信贷政策目标,通过合同招标等形式由特定的商业银行执行,商业银行执行了特定的信贷政策,相当于生产了一个政策产品,中央银行或财政部门负责购买该产品提供给社会。通过信贷政策产品化可以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提高信贷政策实施效果,降低政策实施成本,促进信贷资源不断优化配置。1.信贷政策执行主体缺位。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各商业银行逐渐成为市场化运作的经济主体,不再承担政策性职能。信贷活动的主体是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或股东利…  相似文献   

20.
人类如今面临着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资源缺乏等问题,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个体开始偏向绿色消费,然而一部分学者发现,在绿色购买中,经常会出现消费者言行不一致的现象,也就是态度-行为差距.本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态度-行为差距的影响因素,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将绿色消费中态度-行为差距影响因素归纳为五个方面:自我控制力;购买行为惯性与社会参照群体规范;产品绿色属性与非绿色属性的权衡;绿色产品的高价格和低可获得性;缺乏信息、透明度和信任.旨在让企业、政府以及公共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在绿色消费中态度-行为差距产生的原因,通过调节相关的影响因素促进绿色消费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