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小集镇建设问题的探索王孟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小城镇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四川省县以下建制镇由14年前的198个,到去年年底已发展到1800个,增加了8倍,集镇由4000多个,发展到5045个。全省有170万农民进...  相似文献   

2.
(一) 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分工愈细,生产专业化程度愈高,商品交换愈发达。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以雇佣劳动制为特征,这种生产方式在城乡关系上,表现为工业剥削农业,城市掠夺农村,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乡之间严重对立。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可以越过资本主义阶段,却不可以越过商品经济阶段。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城镇还很落后,客观需要发展商品经济,促进社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温江县从实际出发,采取了正确引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综合服务的方针,使全县农房和小集镇建设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仍取得了卓著成效。截止1987年底,全县新建、改建和扩建农房的农户已达32,048户,占全县总农户的68.2%。在小集镇建设上,全县首批抓紧了公平乡、天府乡、永胜乡集镇的改造,建成了涌泉乡五一农  相似文献   

4.
通过南江县近几年小集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体会到加快小集镇建设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必须充分认识贫困山区加快小集镇建设的重要作用贫困山区加快小集镇建设,一是有利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门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是...  相似文献   

5.
发展和建设小集镇,必须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坚持改革,调整同发展小集镇不相适应的政策,才能加快集镇建设的发展。发展和建设小集镇涉及的政策很多,如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入户的政策,建设占地和房屋搬迁的政策,搞活流通的政策,合理收税收费的政策,等等。这些政策问题,既要按照党的现行有关规定,又要从实际出发,变通处理,有利于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办服务业,以繁荣集镇建设,适应商品生产的发展。因此,我们在长生桥小集镇建设的试点中,通过反复调查研究,上下结合,初步拟定了建设和发展小集镇十个方面的政策。一、关于到小集镇落户的问题。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今后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即在农业总人口中将有40%的农民逐  相似文献   

6.
垫江县桂溪镇峡口村,在渝巫路垫江至梁平段4公里处,又是垫江县城至周嘉、普顺、永安等乡镇的必经三叉路口,市重点中学———垫江中学座落于此,地理区位优势突出。桂溪镇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在峡口村建设小集镇,既解决征用土地搬迁户的居住问题,又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至我们调查止,峡口小集镇已有110户居民,以私营经济为主的企业有玻瓦厂、味精厂、预制构件厂、汽修店、车床加工厂、曲药厂、酒厂、电器修理店、饭店、供销分社、卫生院、食品店、娱乐室、粮食加工店、加油站等,每天有自发形成的临时菜市场,土地征用促进了峡口小…  相似文献   

7.
(一) 农村集镇功能,具有多样性特点,大体可分九种类型:(1)交通枢纽型。如丰都的高家镇,酉阳的龚滩,位居水陆交通要津,为本县和邻县、邻省来往客商、货物的集聚点,故商业、运输业、服务业比较发达,历久不衰。也有少数集镇,因交通路线的改变而衰落,成了死角场。(2)资源开发型。如盐镇——郁山镇,煤镇——南平镇、沙子沱,电镇——土坎、八一桥,黄连之乡——黄水镇,这些都是资源开发形成的集镇。随资源产品的兴而兴、衰而衰。(3)农副产品集散型。这是农村星罗棋布的初级集镇,有很强的地域性。一般一个乡有一个集镇,也有两个集散点的。秀山平凯镇是川、黔、湘三省边界地区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9.
10.
近年来,农村小集镇发展很快,被称为农村的“城市之光”,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注目。为了使它更好地发展,研究和了解它的发展规律、特点和趋势是有益的。笔者从湖南省益阳地区的情况出发,谈谈以下看法。 一、小集镇的兴起和发展,决定于农业生产力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湖南省益阳地区共有小集镇253个,其中建制镇24个,非建制制71个,规模较大、具有镇的发展前途的集市墟场158个。这些小集镇,在建国以前兴起的有93个,在建国以后兴起的有160  相似文献   

11.
12.
班子建设:联社建设的关键环节夏闽生一、摸清班子现状,实行分类指导,着力提高县联社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根据不同班子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把县联社领导班子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巩固型班子,即内部管理较好、金融风险小、班子团结协调、凝聚力战斗力较强、结构较合理;二类...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将会引起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全面改观,最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然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良,离不开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推进。可以说,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确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星罗棋布的集镇具有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的特点。建设好农村集镇,使之成为农村区域性的经济中心,进而带动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和其它事业,不仅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的大事、而且是走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关键一步。在农村集镇建设中,农村集市建设与之有密不可分的联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认为,建设现代农业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建设现代农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最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来进行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对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坚持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体现了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为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的。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办成“群众满意工程”,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办成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十六大以来,我们党连续发了三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使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发展,农民在增收减负中得到实惠。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当前,抓住有利时机,解放思想,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各行各业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这个中心,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保障作用。因此,如何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关系,是新时期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之友》2006,(8S):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换句话说,就是必须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换句话说,就是必须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只要看一下我国农业的现状就可找到答案。目前我国农业总体上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我国人均耕地1.41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水资源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不强,一年的灾害损失达千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