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峰  赵雷 《黑河学刊》2001,(5):50-51
公安机关具有双重职能 :一是根据刑事诉讼法产生的刑事侦查职能 ,即公安机关有权对其发现的犯罪事实进行立案并采取侦查所需的强制措施。二是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产生的行政管理职能。在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下 ,公安机关上述两种职能分别有不同的法律意义。在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时 ,公安机关行为的合法性可以受到法院行政审判的司法审查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对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 ,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作为刑事司法机关行使侦查职能时 ,公安机关所实施的行为则不属法院行政审判的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2.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虞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文章在考察西方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产生和现状之基础上,探讨了这一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对我国建构该制度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法院受理的涉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和商业秘密的案件不断增多,法院在审理这些案件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鼓励有序竞争而禁止无序的不正当竞争。但是,法官审理时发现很多权利人得不到保护,主要原因是取证问题。企业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采取三种方式:起诉前向律师咨询,公证取证;起诉时可以要求法官证据保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就是行政官司,即通常说的“民告官”的活动。它是在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行政诉讼的内容是因为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而不是与行政机关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争议。 行政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公民不起诉,法院不主动受理。在行政诉讼的实践中,原告、被告与审判机关都存在着“怕”的心理与作为:  相似文献   

5.
帅德慧  郑世红 《魅力中国》2013,(26):299-299
《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这是《行政诉讼法》的价值目标,并非客观状态。事实上,无论在行政管理当中。还是行政诉讼过程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都是不平等的。行政诉讼中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但法院居中裁判地位使其在保护行政相对人权利方面具有局限性,实践中往往不能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为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有必要通过支持行政相对人起诉等方式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的监督,强化检察权对行政权的制衡。  相似文献   

6.
WTO的有关规则已明确要求成员国加强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因此,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运输的增多,海事行政诉讼将会逐年增加并越来越普遍。 一、海事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 海事行政诉讼是指从事海洋运输、生产等活动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港口行政管理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不服该机关的复议决定,在法定期限内向海事法  相似文献   

7.
36名尘肺病矿工被认定为工伤,江西省乐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乐平市赵家山煤矿向36名矿工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相关待遇。煤矿不服裁决向法院起诉,法院没有立案,直接将案件交由乐平市人民政府"协调"。在政府官员出面"协调"之下,32名矿工从煤矿负责人手中领取了30%的赔偿金,条件是必须签署矿方事先准备的《工伤赔付协议书》。回顾这起矿工维权法律纠纷,不难看出,是当地政府没有尽到监管责任,放任煤矿违规生产,造成大批劳  相似文献   

8.
实证研究表明,被害方监督刑事立案不足,有害于防控犯罪。弥补刑诉法的缺陷,应增加公诉案件被害方的权利:被害人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立即成为刑诉当事人;被害方可以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诉讼一开始,被害方就可以取证;被害方可以委托作司法鉴定,可以对侦查机关的不立案决定向法院起诉。应增加侦检人员对被害方诉讼权利的保障义务,完善相应的渎职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和平区辽宁金源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姜彩熠、沈阳金属研究所教授冯有为近日向全国人大法公委去函,建议全国人大就依法撤销或废止《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姜彩熠说,近期,他在办理行政诉讼案件和接待企业和公民来信来访过程中,发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务院《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对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公民个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和处罚的案件较多,被处罚者不服,由此引起的申诉、复议、诉讼纠纷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合作经济》2000,(3):42-42
对于起诉到法院的坑农害农案件,要及时依法处理。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要注意尽最大可能挽回农民群众的损失。被告人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考虑适当从轻处罚。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的,要分别不同情况处理;受害群众较多的,应依靠当地党委,并与有关政法部门协调,尽量通过公诉程序处理;被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诉并符合自诉案件立案规定的,应当立案并依法审理。  相似文献   

11.
4月11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由村民不服贵州省人民政府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诉讼案件。贵州省政府副省长陈鸣明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相似文献   

12.
一、行政听证程序的概念 有的学者认为,在行政执法的正式程序中,听证是指在行政机关作出了处罚或处理决定以后,被处罚或处理的对象不服,由该行政机关中相对独立的行政法官或检查官主持听审由该行政机关和被处罚或处理对象作为双方当事人参加的案件,听取意见,获取证据,并做出处理决定或提出处理建议的法定必经程序。...  相似文献   

13.
各国由于宪法基础、法治传统、民族特色等的差异,有关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具体构建存在很大不同,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形成了以行政机关申请法院执行为主,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为辅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在我国,由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作最终的司法诊断是有必要的,但是现有的形式审查方式难免流于形式。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建立起完善的申请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审查方式。  相似文献   

14.
刘日 《乡镇经济》2014,(1):61-63,74
“三审一听”息访制,指因非涉诉事项到政府信访部门上访,“三级审理”程序走完后,上访人仍不服的;因涉诉案件到法院、检察院上访,对法院一、二审判决不服,对申诉案件处理结果仍不服的(三次审理),发挥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职能,人大可牵头进行听证,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有错必纠,无错劝上访人息访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答:一、调解分为诉讼外调解和法院调解。 诉讼外调解特征: 1.当事人的行为无诉讼上的意义; 2.主持者可以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机关、仲裁机关、双方当事人所信赖的个人;  相似文献   

16.
民事纠纷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对调解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经调解而直接提出诉讼,也是公民的权利。要起诉,就一定要写好诉讼状。  相似文献   

17.
挚贯涛 《魅力中国》2014,(11):213-213
近年来。笔者在办案过程中多次遇到受害人在与铁路企业达成和解协议后又到法院起诉的案件。在这些案件中,作为被告的铁路局均以双方已经达成协议为由。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然而法院经过审查却认为双方所签协议存在一定瑕疵。不能仅凭该协议就直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虽然这些案件通过法院调解最终大都得以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8.
诉讼费是指当事人在进行民事、经济、行政及其他法律行为过程中,向人民法院交纳的案件受理费。诉讼费不是行政性收费,也不同于一般的规费其管理与核算有其特殊性。现对基层法院如何对诉讼费进行管理和核算,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中,原告的起诉引发程序的启动,答辩期间被告可提出管辖权异议,由法院作出裁定,对裁定不服被告可提起上诉。被告对管辖权异议的裁定提起上诉后,原告向一审法院申请撤诉,此时,一审法院能否作出准许原告撤诉的裁定?这涉及到法院的审判权、原告的撤诉权以及诉讼效率等问题。法律对此并无明文规定,实践中存在肯定和待定两种不同观点。而两种观点都各有不足,可折衷思考这一问题,由二审法院作出裁定。  相似文献   

20.
<正> 根据2000年6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机关报《中国税务报》头版头条载:1999年,全国共发生税务行政诉讼案件1764件。其中法院裁判维护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273件,……税务机关的胜诉率为34%;税务机关执法行为被法院认定为违法、不当或部分违法、不当的案件占66%。1999年全国共发生税务行政赔偿诉讼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