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国中期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8年2月首次就中期财务报告问题发布第34号准则。我国财政部也在参照各国准则和实务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并于2002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开始实行。本文试将我国的中期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就其范围、内容、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作一比较,并就两者的差异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对中期财务报告实施主体范围和报告期间的认定国际会计准则对哪些企业应编制中期会计报表和以什么期间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均未作强制规定,认为这应由各国政府、证券监管机构或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2.
8月8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开展2006年度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机构资质认定的公告》,定于2006年8月8日开始进行2006年度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机构资质认定工作。8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同时修订的配套信息披露内容及格式准则第15号至第19号,具体包括《权益变动报告书》、《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要约收购报告书》、《被收购公司董事会报告书》、《豁免要约收购申请文件》五个准则,在原有较为严密规范的信息披露基础上,适当减少了收购人财务信息的披露,代之以财务顾问对收购人的实力进行核查。8月14日中国保监会颁布我国…  相似文献   

3.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14,(5):80-80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信息披露准则 4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相关信息披露准则,包括《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2号——发行优先股申请文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3号——发行优先股发行预案和发行情况报告书》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4号——发行优先股募集说明书》。这3个准则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重要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4.
资讯     
张磊 《财会学习》2012,(10):4-5
正会计证监会发布新版上市公司年报准则9月21日,证监会上市部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2年修订)》。新版《年报准则》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一是大幅缩减年报摘要篇幅,降低信息披露成本,简化了历史信息、财务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兴伟 《新理财》2013,(8):83-84
针对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创业板,近期监管层发布了两项新规:一为创业板半年报新规出炉,增添多项披露要求;一为财务准入标准将适度放宽,优化资本市场制度安排。两项新规,影响几何?曾经被期望发展成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创业板,争论焦点之一就是信息披露不充分,而中国证监会6月28日正式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1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简称《创业板半年报准则》),被认为是监管层重新鼓励投资者信心的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投资对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上市公司中期报告披露的信息过于简单,编制中期会计报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随意性较大,掩盖或忽视了一些重要信息,使投资很难据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为此,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对企业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应当遵循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加以规范,现就其主要特点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第五条对我国企业分部报告信息披露作出了统一规范,对规范我国分部会计信息披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满足了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有效地弥补了合并报表隐匿跨行业、跨地区财务信息的缺陷。本文拟在上述两个规范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有企业分部报告披露的现状,以期对规范的完善和执行力度的提高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8.
充分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原则之一,在证券的发行、上市及交易过程中,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及合格投资者风险和责任认知引导,已经成为近期监管实践的共识.2014年12月,证监会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14年修订)》,2017年9月21日公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17年修订)》则是时隔两年多后对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准则的又一次集中修订.  相似文献   

9.
会计     
证监会发布新版上市公司年报准则 9月21日,证监会上市部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2年修订)》。  相似文献   

10.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由来 1999年12月8日,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的"主要财务数据与指标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利润,同时披露所扣除项目已涉及的金额.接着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4号--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等信息披露规范中,也作了类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为了系统规范企业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对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商誉减值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关键审计事项所披露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增加审计报告信息含量,提高审计项目的透明度,完善我国审计报告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自《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第701号——在独立审计师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ISA701)颁布之后,我国资本市场积极跟进。财政部制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要求A+H股上市公司自2017年1月1号(其他上市公司自2018年1月1号)开始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最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范了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4.
关联方交易的会计与税收相关法律背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33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财会[2006]3号),这一系列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以及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对关联方的界定、关联方交易的类型以及其信息披露等做出了较以往更为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解读每股收益会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每股收益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每股收益(EPS)是资本市场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指标。我国现行每股收益的确定和列报主要依据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中的规定。该规定计算披露的只是基于普通股计算的全面摊薄的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的基本每股收益,未考虑潜在普通股的影响。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的新情况,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其最大特点是针对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情况,通过调整净利润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  相似文献   

16.
在2001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展开前,证监会发布了新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旨在使投资者从侧面进一步加深对公司经营状况的了解.与往年相比,年报新规则在以下几方面有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马永义 《新理财》2016,(4):78-80
2009年度我国首度要求上市公司利润表中应单独列示并披露“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财政部会计司在发布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做好201 0年度年报编制工作的通知中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列报的内容又专门加以“喊话”,而从实质上看“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也是导致2014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下称“30号准则”)修订的主要助推因素。2009年以来,我国对“其他综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披露散见于上市公司年报与大众媒体中,未见独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受此条件限制,国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样本一般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少数单独研究社会责任报告的文章则样本容量太少,上述研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局限。2006年,宝钢公司发布我国第一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2006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我国第一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此后有将近二十几家公司发布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进入2007、2008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这一趋势为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新的研究样本和视角。本文试图分析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制度背景,以2005-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研究样本,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行业、时间、驱动因素、形式、结构、内容、质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相关规律,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会计》2013,(7):75-80
(2013年3月16日-2013年6月15日)一、国内动态(一)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半年报和季报信息披露规定。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半年报和季报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有关规定的修订稿,希望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中期报告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合理降低公司信息披露成本。本次修订的主要特点:1、简化半年报、季报披露内容。(1)采用提供财务报表附注或临时公告索引的方式披露董  相似文献   

20.
要闻回顾     
《中国金融》2020,(3):8-8
1月13日为推动新三板各项改革措施平稳落地,中国证监会对《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定向发行说明书和发行情况报告书》《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4号——定向发行申请文件》进行修订,同时制定《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创新层挂牌公司年度报告》和《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0号——基础层挂牌公司年度报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