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药品集中采购是降低过高药价和纠正药品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的重要政策手段。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以来,在保持了招标药品平均价格下降趋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明确公立医院在采购中的主体地位,加强药品采购和使用全过程的管理是实现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药品集中采购信息化管理能提高药品采购监管水平,确保医疗机构采购优质药品,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基于互联网的药品集中采购信息化建设,可全面推进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管理改革。本文主要介绍药品集中采购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施,用高科技的管理模式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回扣现象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1999年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在规范医药流通领域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仍然不能抑制回扣现象,导致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方式往往失效.本文从药品价格指数下降而药品费用支出上升的现象引出回扣对集中招标采购的巨大影响,然后从工资博弈模型和纳什均衡模型分析集中招标采购各主体对待回扣的利益关系,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给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价格差异。方法本文收集广东、广西、福建、河南、云南、湖北、四川七个省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中标价格,运用Excel 2007和SPSS 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假设检验,对七省采购药品的平均价格、西药与中成药采购价格、国产药与进口药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与讨论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厂家的药品在不同省份的招标采购价格不相同;单个药品价格与平均价格并不完全成正比;西药采购的药品数量、价格均高于中药且各省药品价格差异较大;进口药品价格远高于国产药品价格。  相似文献   

5.
浅谈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方法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并结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对药品在集中招标采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当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药品采购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该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机构药品的购销活动,遏制药品流通领域不正之风,提高药品采购透明度,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该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背景:药品价格"虚高"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国重新开始药品价格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实行政府定价、强制性降价、集中招标采购。但是,对政府价格管制政策的效果却存在巨大争议。目的:验证近年来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对医院药品价格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价格指数分析1998~2005年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部分抗生素价格的变化趋势;采用差分方程来分析降价政策下药品的价格一需求弹性,从而推测医生选择不同价格药品的行为。在计算价格-需求弹性的时候,采用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来分析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后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化。结果:1998~2005年,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把抗生素的拉氏价格指数压低了48%,但是帕氏价格指数仅下降15%,特别是2001年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以后,帕氏价格指数几乎没有下降。模型分析显示,抗生素的药品价格变化与使用量的变化呈正相关,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行后,这种正相关性进一步加强。结论:药品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效果被厂家生产、流通选购和临床上选择使用高价格"新药"的对策大大削弱了,并且这类价格政策及机制、体制的不完善和政府监管之不力又助长了药品生产与使用行为的扭曲。因此,强制性降价和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并不是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的最好方法,推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底开始,根据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卫生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六部委关于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要求,全国各地结合实际,稳中有进地进行了试点工作。目前,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作为一种制度加以推广,已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以来,在遏制药品流通方面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减少社会医疗负担,规范药品的购销行为等方面取得了相对显著的成效.但我国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对策研究做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20日,由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签署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指出,要全面实行政府主导、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药品集中采购由批发企业投标改为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23~24日,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培训班,传达学习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7部委日前印发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和《药品集中采购监督管理办法》,对各省区市纠风办、卫生厅(局)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中央纪委委员、卫生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组长李熙同志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是新医改的重要举措,自推行以来,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例如大幅度降低药价、缓解群众"看病贵"难题、净化药品流通领域生态环境、促进药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相关执行问题.现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进进程、利好影响、执行问题及对策建议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完善目前政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药品招标与终端药品价格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之后,不同销售终端的药品价格差异程度,并探讨产生价格差异的原因。方法:对医院与社会药店共同销售药品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查,计算并分析其价格差率。结果与结论:大部分药品的医院售价高于其社会药店售价,市场竞争不充分是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剖析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制度缺陷,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模式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得出结论。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制度设计和实际做法表现出剥夺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权的倾向,但剥夺不彻底,使得公立医院仍保留着相当的控制力,并阻碍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对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实行彻底的政府采购,彻底取消公立医院对药品采购销售的控制,才能实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4.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体现医院药品采购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2003年北京市药品招标采购中2200个投标药品中标情况的分析,初步探讨影响药品中标的部分关键因素。结果显示,药品的质量等级、生产企业规模、同种药品投标数量、药品的剂型和规格、投标的单位等因素对药品中标有影响,为企业提高药品投标的中标机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以及北京等地方医药行业协会的13家协会负责人,联名致函国务院主管领导,要求终止已经实施5年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国家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制定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初衷,一是希望利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相似文献   

16.
药价虚高问题一向为消费者所关注,虽然国家对药品进行了多轮降价,并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改革,但对于很多地方的老百姓而言,并没有真实感受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在药品购销的各个环节中,医院的层层加价与同扣成为药价不断攀升的主要因素。全国卫生系统正在进行首次纠风专项治理检查,收受医药回扣成为这次纠风的重点整治对象。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药品采购与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宏观环境中探讨了药品集中招投标采购问题;然后通过对在全国范围内医院和医药企业的调查,具体研究了药品集中招投标中结算问题的途径,即引入银行信用;最后部分从政策角度论述了银行信用在药品采购结算中的作用及其开展.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加速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之年。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为进一步拓展政府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打算2010年全面完成以下目标:力争政府集中采购规模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资金节支率保持在10%以上,药品集中采购规模达到100亿元左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药品降价幅度达到15%以上。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某三甲中医院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后的药品使用情况,评价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采集2020年内蒙古某三甲中医医院使用量排名靠前的降压、降脂、降糖药品,对中选药品和非中选药品的处方量、使用量、销售金额、价格进行比较,并与历史同期药品用量和销售金额进行比较,分析其经济学效果。结果 2020年该院中选药品处方数多于相同通用名下非中选药品处方数,中选药品平均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占比64.77%,非中选药品平均使用量DDDs占比为35.23%;中选药品与非中选药品DDDs比约为2∶1;中选药品价格日均费用(DDDc)(采购价的标准单位)平均为0.58元,非中选药品价格DDDc平均为4.18元;中选药品平均销售金额占比23.81%,非中选药品平均销售金额占比76.19%,潜在费用节省率91.19%;2020年与历史同期相比,使用量同比增长18.08%,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1.82%;未发现中选药品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某三甲中医院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后,药品费用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层医院在新的药品招标流通形式下药品采购及其库存底限。方法研究主要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12月药品消耗的统计数据,并采用药品ABC分类法,从药品的采购周期、安全库存量、高低限量和采购计划加以讨论,探究药品采购及存量在基层医院的控制情况。结果经药品ABC分类法在药品采购存量的应用,基层医院在保证临床药品供应的同时,实现了药品库存高低限量的有效控制。结论药品ABC分类法对药品库存的设计,对于基层医院药品采购存量的管理效率及水平的提高,以及节省成本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