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别运用了VAR脉冲响应模型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构建了包含实际利率缺口、实际房价缺口、实际汇率缺口、实际股价缺口、实际货币供应量缺口的金融形势指数。FCI与通货膨胀指标CPI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从格兰杰因果关系上看,FCI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FCI可以在提前5到10个月对CPI的走势具有预测作用。因而,FCI可以作为央行关注价格稳定、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1996~2012年相关经济数据,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货币供给会刺激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会加速货币供给,但长期内货币供给引起通货膨胀的效应要远高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在制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应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控制物价上涨,使三者达到最优均衡。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选取了2007-2022年有关的月度数据做实证分析,探究美联储加息产生的溢出效应从美国到中国的传导途径。实证结果显示:美联储加息产生的溢出效应主要由货币、汇率两个途径给我国带来物价上涨的压力,加息政策会降低我国三年期国债的利率,而且会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进而提高我国物价水平。上述途径中,汇率渠道对我国影响最为直接与显著。对此,本文提出应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控制贸易顺差,及时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以削弱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复苏脚步放慢、国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驱动因素、判别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基于我国2001年1月-2011年12月的宏观经济金融月度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内生影响的信贷投放、货币供应、资产价格等角度出发,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各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贡献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信贷渠道、货币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都会产生影响,但资产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当局可以考虑未来把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工具,合理调控资产价格,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谢海潮 《中国市场》2012,(22):83-86
本文利用1979—2011年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GM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同比(GRGDP)、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CPI)等时序数据,基于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系统考察了三者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动态冲击效应。从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但非超中性,这表明货币供给对真实经济增长没有促进作用,但通货膨胀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短期来看,货币是非中性的,这意味着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短期冲击导致衰退,可以考虑使用货币供应量工具来促进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经济复苏脚步放慢、国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驱动因素、判别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基于我国2001年1月-2011年12月的宏观经济金融月度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内生影响的信贷投放、货币供应、资产价格等角度出发,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各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贡献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信贷渠道、货币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都会产生影响,但资产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当局可以考虑未来把资产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工具,合理调控资产价格,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昭 《中国物价》2015,(2):67-69,88
本文基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前后的货币供给变化,运用VAR模型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模型考察了美国货币供给对中国货币供给的溢出效应和传导机制。美国货币供给对中国的货币供给有明显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供给的波动对中国货币供给有较大的冲击,并且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冲击的作用有所加强。美国货币供给对中国的货币供给有间接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供给对中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作用较强;应用方差分解研究发现中美利差、通胀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这些中间变量是引起美国货币供给影响中国货币供给水平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星媛  杜芸 《江苏商论》2011,(10):19-20
通货膨胀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文章对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间的我国外汇储备、狭义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与CPI四个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找到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首先进行ADF检验,然后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进行协整检验,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外汇储备、狭义货币供应量、准货币与CPI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准货币增长对通货膨胀起反方向作用。据此,对抑制我国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用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宏观压力测试法来探讨我国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在相关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离出的替代效应,构建了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度量模型,并利用经验分析方法分析了宏观经济因子对我国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的影响,提炼出了影响通货膨胀承受力的最主要宏观因子,即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和汇率变化率。依据情景分析法,对我国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进行了压力测试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利于提高居民通货膨胀的承受力,货币供给量的加速增长则会削弱居民通货膨胀承受力。最后,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子娟  姚俭 《现代商业》2011,(30):132-134
利用VAR模型对我国失业率、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应的计量分析结果。研究表明,我国的三大宏观经济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均为正相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负相关;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