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市场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农发行信贷管理的政策基础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贷款对象由国有购销企业变成股份制、私营、外资等多成份企业,贷款主体发生质的变化,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农发行应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具有农发行特色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泉州市国有粮食购销经营现状的调查,提出了粮食主销区农发行加强调销贷款管理的建议:进一步规范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基础工作;修改、完善购销贷款封闭管理的措施,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食调销业务,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格局已逐步形成,相应农发行的信贷风险也在日益加剧。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环境下,如何防范和化解农发行粮食购销贷款风险,保障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绝对安全,是当前农发行急待研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当前粮食购销贷款面临的风险近几年来,农发行以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作为中心工作,坚持信贷服务与监管并重,通过多种措施和努力,既做到了收购不打"白条",又堵住了收购资金贷款出现新的挤占挪用,基本实现了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政策目标。但是,由于历史性原因和市场化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当前粮食购销贷款面临的风险将逾来逾大。  相似文献   

4.
粮食市场放开后,粮食市场收购主体呈现多元化.农发行信贷管理的政策基础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贷款对象由国有购销企业变成股份制、私营、外资等多成份企业,贷款主体发生质的变化,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农发行应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具有农发行特色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发行与粮食企业息息相关,企业的兴衰决定着农发行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加快,粮食购销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其金融服务必须与之相适应,只有帮助企业壮大了实力,才能使农发行有更好的经营环境,更有利于农发行业务的发展。因粮食生产总量可能有所下降,这将直接影响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粮食足农发行收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市场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粮食市场价格趋稳,已经具备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农发行粮食信贷管理的政策基础、市场环境和企业条件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粮食信贷管理随之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因而应该加以研究,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7.
徐鹏峰  钱永根 《浙江金融》2001,(9):11-11,10
国务院决定,今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试点.这一改革使农发行的粮油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在管理方式、管理内容、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问题.我们在对农发行和粮食收购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就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如何面对粮油购销市场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峰 《新疆金融》2005,(12):78-79
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业务已由过去传统的粮棉油购销储贷款业务扩展为粮棉油购销储加工贷款业务,贷款对象从单纯的国有、集体性质的粮棉油购销储企业扩展到各种性质的粮棉油购销储及加工企业;同时,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粮油合同收购贷款、棉花预购贷款、化肥储备贷款等也应运而生。随着农发行信贷业务的扩大,以前受客户少、流通环节单一且投入信贷管理人力资源多的粮棉油购销储贷款封闭管理模式将发生变革,取而代之的将是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相匹配的信贷封闭管理和灵活多样商业性及加工性的贷款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粱晓艳 《现代金融》2003,(12):41-41
江苏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后,粮食购销企业开始了全面市场化进程,农发行在今后的业务经营中将会遇到新的情况和新问题,政府、企业和农发行应共同协作,认真研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粮食市场多元化给农发行收购资金管理增加了难度。粮食实现市场化后,凡经过资格认定的用粮单位,都可以直接收购,这从根本上打破长期以来粮食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粮食购销市场成分多元化。这样,一是农发行要给新人市用粮单位发放收购和储备贷款,原本人员就少、工作任务繁重的基层农发行的信贷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二是多渠道收  相似文献   

11.
吴兵  罗俊  汪放  舒超 《金融与经济》2006,(Z1):64-66
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是农发行的基本职责。反思近年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商品粮收得多、亏得多的现象与原因,在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的新形势下,探寻农发行信贷应对之策,防范信贷风险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张国华 《现代金融》2001,(11):21-21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的加,基层粮食收储企业的粮油收购资金来源逐渐由单一的农发行贷款向多元化筹资趋势过渡,主要形式为:一是收储企业内部职工自发集资,自主经营粮油购销业务。二是收储企业垫付少数自有资金,开办了“即购即销”粮食经营业务。三是收储企业单独或县(区)粮油购销总公司集中,向商业银行短期借贷,专门经营退出保护价粮食品种的购销。四是收储企业与用粮单位签约合作,由用粮单位提供资金,委托收储企业代收粮食。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粮食市场化进程加快,粮食购销企业"三老"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粮食企业和农发行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允许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开展联合经营",这对农发行信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库存监管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逐步放开,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农发行的贷款支持对象由政策性粮油向政策性与经营性粮油相结合转变,贷款风险的承担主体也发生了变化,由政府财政承担转向政府、企业按贷款性质承担。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及库存监管风险防范是农发行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工作需要准确把握的关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粮食购销市场化,粮食企业所有制发生变化,农发行封闭管理贷款风险加大,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变化,采取措施研究对策,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7.
继全国放开八个主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后,2002年,广西全面启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行"一取消、两放开",即"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粮食购销价格".这打破了以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垄断粮食收购的局面,对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产生了重大和深远影响,也由此对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粮食购销企业积淀的问题在改革中暴露,农发行贷款风险从以政策性风险为主向市场风险为主转变。本分析了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各个阶段及农发行贷款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指出农发行要建立新的制度安排,转换贷款风险管理机制.来应对改革进程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19.
吴立秋 《海南金融》2004,(3):54-55,47
本文结合当前海南省粮食购销市场实行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从专项储备粮油贷款的保全、粮油收购调销贷款的保全、挂账不合理占用贷款的保全、简易建仓贷款的保全等四个方面对农发行存量信贷资产保全工作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杭州辖区农业结构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逐步进行调整,效益农业的观念日益深化,高收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加,种植结构渐趋优化,粮食对市场的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下简称国有粮企)作为粮食购销主渠道的作用已经弱化,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条件初步具备.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取消粮食订购、放开粮食价格、放开粮食市场"的改革.粮食购销市场化客观上要求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转变经营理念、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