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调整农业结构既是我国农村改革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调整农业和农产品结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推进农村城镇化,调整农村劳动就业结构;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增加公共物品投入,完善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各国对农产品价格的保护带来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严重削弱。乌拉圭谈判中农业协议提出,各国政府应改变对本国农产品的价格支持而实行“绿箱”措施,应加强对本国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从管理体制和支持结构上看,我国加入WTO后在农业保护政策上应该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3.
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初,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政府财政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如运用财税政策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的综合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实行平等的农业支持政策,给予不同所有制农业经济组织以公平待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应一手抓生产,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手抓贸易,建立环境壁垒体系,学会反倾销,制定支持农产品出口的系列政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财税政策必须按照WTO的规则要求和我国政府的承诺进行调整,使之既符合WTO农业协议规定,又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给予有效的支持,本对此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区域货币资金失衡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区域货币资金失衡从金融层面考察有以下原因:全社会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管制使得东部地区享受“:优惠”利率;商业银行布局的区域差异;区域多事监管的差异;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分布的差异。西部大开发需要金融战略的支持,调整区域货币失衡的金融政策有“判别存款准备金政策;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优化区域金融组织体系;促进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已成为WTO的一个成员,WTO农业框架的要求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快农业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以适应农产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要求;调整农产品进口政策,减缓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一些农副产品的竞争优势;完善农业经营策略,大力开展绿色营销;改进农业管理调控体系,在WTO框架下实施对农业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的背景和面临的任务,支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包括:针对四类不同功能区的共同任务而制订的财政支持政策系统;针对历史形成的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制订的各项均等化政策系统;以强化中央权威和各级政府执行力为宗旨的财权调整及各项政策与财力调整政策系统。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农业保险还不成熟,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包括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技术水平;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述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标的内容:优化农村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协调农村产业部门的配合比例,维护和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的工作目标:产值结构分析指标,资源利用状况分析指标,经济效益分析指标,满足社会需要分析指标,生态效益分析指标;指出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生产的对象,自然生态环境,经济资源条件,对外贸易结构;并提出了政策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农村产业一体化政策,促进农村产业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农业主产区,是拟建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重点支持的区域.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中产生的成功样板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的推广价值如何,需要结合各省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河南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以河南为例,对广大西部省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结论是农业保险合作社模式是最适合河南农业发展的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黑龙江省和山东省1978-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要素投入、政策支持、农地制度改革对农业增长的影响.通过两省份实证结果的比较可以发现:从投入要素角度看,黑龙江省土地、机械动力、用电量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显著,劳动力、化肥量、灌溉量对农业增长影响不显著,山东省用电量对农业增长影响显著,其他要素影响不显著;从政策支持角度看,黑龙江省农业财政支出和农业贷款对农业增长的影响显著,而山东省只有农业财政支出会带动农业增长;从农地制度改革角度看,土地流转制度在黑龙江省实施的效果明显,在山东省实施的效果不明显,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推广该政策.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区域品牌视角下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化发展的视角,通过研究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化发展对推动家庭农场在农业发展、农业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促进作用,从而构建了基于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家庭农产发展新型模式。并提出加大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扶持力度,制定重点产业产品支持和扶持培养龙头家庭农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2014年新农场法作物保险政策投入机制改革,作为美国农产品补贴的重要内容对稳定农产品生产和农民收入具有决定性意义。新的十年,美国农产品补贴制度改革将继续呈现以下趋势,即补贴资金总量维持高位、补贴结构从价格支持向作物保险补贴转变,同时注重提高补贴效率。美国农产品补贴政策对于世界农业补贴制度与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应当推进作物保险政策和制度建设,稳定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多哈回合谈判中的农业补贴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将在2004年7月达成的<框架协议>下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具体的磋商.与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相比.<框架协议>中对农业补贴政毓进行了调整:对具有贸易扭曲作用的农业补贴政策提出了新的削减方式,对"蓝箱"政策进行了改革,对"绿箱"政策进行审议和澄清.框架协议中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对新一轮农业谈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WTO各成员国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对于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以及提升农业生产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共财政投入的视角,分析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财政投入目标、结构、效率现状,目前在现代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中还存在着支持目标多元化、农业科技财政投入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财政投入资金支持效率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明确公共财政投入目标;从社会服务体系、智力支持体系、管理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角度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支持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财政的投入效率,实现现代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增长效应。利用1978-2008年江西农业经济和财政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对江西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649。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江西农业经济增长效应高低的次序依次为:以农村救济费、挖潜改造为主的其他支出最高,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次之、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最差,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与东盟双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部分,农产品贸易、农业产业合作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互惠互利的重要合作方向。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方面存在产品同一性、主导产品品种少、结构不合理、加工业薄弱、品牌意识差等问题,对此,应该实现农产品出口多元化;调整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中韩FTA建立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GTAP模型,分三种方案对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一般均衡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韩国取消对华农产品进口关税,韩国农产品的价格、产出及贸易量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较为显著;但中国农产品部门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对世界其余经济体的影响则几乎可以忽略。此外,农产品市场开放会不可避免的对韩国农业造成冲击,因此,双方应当充分理解韩国农产品的敏感性,调整FTA谈判战略,逐步开放双方农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后 ,我国将失去对农产品的非关税保护措施 ;对国内农业的支持政策和对农产品的出口鼓励政策也将受到较大限制 ,同时我国粮食市场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它有利于我国粮食市场机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为此 ,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规则 ,把粮食作为贸易保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