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旅游在当今世界上已成为发展非常迅猛的朝阳产业,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汕头市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了“强化特色、精品领先、优化结构、综合开发,构建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的旅游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使旅游业成为跨世纪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财政作为政府综合职能部门,如何为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则是财政工作所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备受人们青睐。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业的了解,就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有助于发展内蒙古乡村旅游经济的对策,以此为内蒙古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旅游节庆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节庆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在内蒙古的出现相对较晚。为了拓展旅游产品,丰富旅游项目,深化旅游体验,增强游客吸引,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节庆也逐渐被内蒙古各级政府、企事业与学术界所重视,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内蒙古旅游节庆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金珧汉 《财政监督》2013,(19):45-46
旅游业以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在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甘肃省张掖市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对张掖市旅游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将宜居宜游确定为张掖市的首位产业。财政在张掖市这样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着力培育旅游业发展中作用不可或缺,需要积极行动,尽力而为,在遵循经济规律中切合实际,形成一些有效的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一、提高财政旅游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绩效的探索与实践2012年,张掖市旅游业增势强劲,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521.9万人次,同比增长49.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58.7%,旅游综合收入占GDP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人们收入的提高,内蒙古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市场和行业不成熟,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内蒙古旅游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信息化程度低、资金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低等原因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内蒙古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2014,(11)
正旅游扶贫是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的脱贫致富。通俗地讲,就是旅游与扶贫相结合,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本文借助SWOT方法(即优劣势分析法),对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劣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海南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旅游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本文围绕如何保护好绿色旅游资源、探索开放旅游机制、培育文明旅游文化、创建和谐旅游胜地这个目标,针对海南省旅游业应对国际竞争和国内挑战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打造海南省“旅游之岛”品牌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财政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工具。伴随着全球化旅游时代的来临,旅游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我国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迅速,不断发展的旅游业对高素质旅游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探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内蒙古高校旅游教育的紧迫任务。内蒙古财经学院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改革办学观念,成功构建起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发展旅游业具有资源、市场、区位、生态等多方面的优势,虽然内蒙古旅游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还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旅游部门行业结构有待优化.笔者认为内蒙古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应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改革,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行业管理体系;开发市场,形成合理的旅游产业组织结构;支持创新,聚集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增加投入,建立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投资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我国"积极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认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在向实体经济传导过程中出现了货币"渗漏",大量货币不是有效地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而是"渗漏"到资本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产生了削弱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漏斗"效应和"黑洞"效应.它们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使持续5年多的"积极的"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针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漏斗"效应与"黑洞"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逐步抑制货币供给"渗漏".  相似文献   

12.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wisdom, the corporate raiders and buyout specialists who flourished in the 1980s were the antithesis of good management. Their goals of realizing quick profits from the acquisition of major companies--frequently through rapid cost-cutting and the breakup of conglomerates--made them the bane of old-school corporate leaders. Long-term management, it seemed, was being sacrificed on the altar of short-term profits. With the abatement of takeovers in recent times, top corporate managers have hailed a return to business-as-usual. But the takeover artists have not, in fact, retreated. Instead, these corporate acquirers, many of whom own large stakes in major industrial companies, are assuming board seats and switching their emphasis to overseeing the companies they control--with an eye toward the long term. In this new role, the takeover experts are not plunderers, nor are they creating quick profit at the expense of companies' long-term health; rather, they are defying expectations and, in a number of important respects, successfully implementing the agenda of the gurus of good management. Setting the pace in this new arena is the most powerful takeover group of the 1980s, the leveraged buyout firm of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mpany. KKR's partners hold board seats at nine different companies with $1 billion a year or more in sales.(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3.
资产是评估的对象,有关资产本质的理论也是评估理论的基础,但在我国资产的概念更多的是从会计角度出发的,评估中资产定义也过多地体现了会计的计量性质.本文从资产评估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结合资产评估的前提假设、原则,试图从评估中的资产与其它领域的资产的区别于联系中把握资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已经忘记,怎么也记不起来了。但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深深的嵌在脑海里,经常想起、与人谈起、难以忘怀……那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呢?我把这些事情看作人生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5.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Shleifer及其合作者指出,“地道行为”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而不仅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地道行为”既可以是违法进行,更多的是利用各种制度缺陷合法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年金计划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各参与方的风险分担机制,荷兰年金计划的改革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下调基本养老金计算基数,确保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养老金的计发不再完全反映物价指数".这一实践走的是一条中间道路,年金运作兼有DB计划和DC计划的特点.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虽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不会面临发达国家正在经历的给付高峰期,但考虑到年金计划的可持续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努力平衡各参与方的风险与利益.  相似文献   

17.
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差异已成为当前税收征管和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暨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会计体系的建立、健全和税制的完善。会计和税法的差异从会计和税制的改革开始就产生了。以我国新会计准则和现行税法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和税法中的收入和资产的处理差异。  相似文献   

18.
We use a Bayesian time-varying parameters structural VAR with stochastic volatility for GDP deflator inflation, real GDP growth, a 3-month nominal rate, and the rate of growth of M4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Great Moder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Our evidence points toward a dominant role played by good luck in fostering the more stabl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of the last two decades. Results from counterfactual simulations, in particular, show that (i) "bringing the 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 back in time" would only have had a limited impact on the Great Inflation episode, at the cost of lower output growth; (ii) imposing the 1970s monetary rule over the entire sample period would have made almost no difference in terms of inflation and output growth outcomes; and (iii) the Great Inflation was due, to a dominant extent, to large demand non-policy shocks, and to a lesser extent—especially in 1973 and 1979—to supply shock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我国1991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实际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费雪效应相反,我国通货膨胀率与股票收益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在对解释这种负相关关系的波动性假说(the Variability Hypothesis)的检验中,发现该假说能够解释我国股市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之间所呈现的这种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信贷领域的“公共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集中资金投向大型,重点型企业的信贷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将这一现象解释为信贷领域的“公共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