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软实力。在总结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国内低碳城市建设的误区的基础上,建议嘉兴以系统的观点构建低碳政策体系、低碳产业体系、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消费体系等四个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试图通过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框架的探索,在城市层面开始低碳化发展的试验和建设,找准适合地区发展的低碳城市行动内容.在简要回顾低碳城市研究的有关进展基础上,认为低碳城市行动是现阶段研究的重要内容,并对目前低碳城市建设较为领先的城市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低碳城市发展行动框架,包括低碳城市行动的制度架构、低碳城市行动方案制定过...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碳排放增加的特殊时期,低碳城市和低碳城市规划在规划界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编制思路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低碳产业布局、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汇系统布局、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低碳空间管制等六个方面对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并介绍了厦门市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已取得的成绩;旨在从总体规划层面建立低碳城市规划模式,为低碳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危机和挑战,发展低碳城市成为应对这场危机和挑战的重大举措。本文以共青城建设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共青城建设低碳型城市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从加强政府领导、提高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能力、增强低碳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及鼓励与推广低碳消费模式四个方面提出共青城建设低碳型城市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珏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5):148-150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理论研究得出低碳城市的内涵,提出建设低碳城市不等同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在低碳城市建设推动下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风险分析基础上,提出理性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逐渐加剧,在低碳环境下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对我们来说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根据低碳城市的规划要求,从交通规划、城市空间规划以及产业规划三个方面详细叙述了在低碳形势下对城市规划的思考和实践,探讨在新形势下将可持续发展这一伟大目标融入到对低碳城市的规划中,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建设低碳城市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低碳城市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外的研究针对性较强,具体城市具体分析,而国内对于城市的低碳发展还主要是在理论上,甚至有些研究与我国的实际状况还存在差距,所以要理论结合实际,从而加强我国城市的低碳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低碳城市建设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和形成有着深层的驱动力和发展机制。本文从低碳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入手,通过对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发展低碳城市的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于婕  丁冬梅 《价值工程》2013,(27):12-13
文章通过对低碳概念的阐述以及对银川市进行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引领银川市低碳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括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内涵,系统地总结了循环经济支撑的生态城市发展阶段和国内外典型案例。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城市是一种城乡空间发展的融合,由生态中心城市、生态小城镇和生态社区(村庄)等三级生态城镇体系构成;建设内容包括企业—产业—区域—社会等四个层次循环,发展路径为安全之城—循环之城—便捷之城—绿色之城—创新之城—和谐之城等六个层面,各个层面有机联系,具有不同的重点建设领域,其中循环之城是核心与支撑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域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基础。在反思传统城市地域系统规划低碳发展的局限性基础上,以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地域系统优化案例为研究对象,对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体系等城市地域系统核心构成要素进行低碳优化分析。研究指出低碳城市地域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具有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的紧凑型特征,多中心的梯级空间格局,分散组团式的空间开发;集约化、多样化的复合功能的土地开发;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空间规划,发达的小地域空间道路体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主要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旺  赵先超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4):11-16,71
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过程中的中国城市,向低碳化发展是其必由之路。基于DPSIR模型,从低碳化基础、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建筑低碳化、交通低碳化、环境低碳化、碳汇能力和社会低碳化8个方面构建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线性加权法对我国36个城市进行了测度。结果分析表明:城市总体低碳化发展水平不高,还没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将之划分为3个准低碳城市、22个中碳城市、11个高碳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到北逐渐减小的分异态势;低碳化发展指数与城市财富和城市规模都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低碳化发展在各个方面还不平衡,薄弱之处需要提高。该研究试图为各市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地实现低碳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东旭  刘春明 《价值工程》2011,30(33):324-325
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城市的低碳发展已迫在眉睫,本文以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低碳城市的论内涵,分析了我国低碳城市构建的情况,并提出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策略,从而实现长远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其低碳化发展,对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标准体系是城市社会低碳发展各相关领域技术标准的有机整体,是指导、协调低碳技术标准化与各领域子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蓝图,对系统地推进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提出区域低碳标准体系的基本构想、建设路径、重点和步骤、目标,并勾画了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化发展的基本指标,为城市群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内容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低碳城市在理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实践等方面目前正处在探索前行的阶段.低碳城市建设要规划先行,通过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把握一个城市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就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等作了论述,以期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在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下,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产业低碳转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以白银市为例,首先介绍了白银市的基本情况和产业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不同经济条件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最后提出了白银市低碳经济条件下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和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载着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希望。共青城作为江西重点支持发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市,具有生态环境美、产业基础好、落后产能存量小、污染程度低的优势。把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共青城发展战略,构建"低碳经济示范区",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产业效能标准,设定灵活的产业用地门槛,搭建低碳经济发展的平台,加快制定生态产业扶持政策等措施,重点发展光伏产业、新型家电制造业、会展业、旅游休闲业和教育培训业等低碳产业,必将能使共青城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本文在低碳生态城市信息监管现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低碳生态城市监管系统的监管功能,构建“三合一”的低碳生态城市信息监管平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与发展对策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