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低碳生态城市不仅以低碳发展为主要特征,更加注重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基于这个思想,构造了自然生态、经济低碳、社会幸福三维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模型,并依此建立了包含生态指数、低碳指数、幸福指数三维目标的多层指标体系.最后,借助空间向量思想提出了一种在度量生态指数、低碳指数、幸福指数和发展度、持续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应该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任务,遵循城市功能和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发展城市工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完善规划指标体系,推行规划环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全方位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构建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研究推广节能技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进体制创新,改革财税体制和考核体系,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营造制度环境,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和优化城市政府职能,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是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要以低碳生态理念为引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绿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环境整治是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催化剂,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建立经济一社会一低碳一生态一环境的综合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探索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途径。在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诟病,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球共识和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基于已有的低碳城市、园林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进一步探索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城市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必然是"社会人文系统—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三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城市发展模式必然是集低碳目标和生态理念于一体的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城市生态格局愈发恶化.旧有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备受诟病,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具有价值的有关低碳生态的哲学观,包括辩证的变化现、平衡观、有节制的发展观、制天命而用之的能动观以及人地天道合一的有机整体观等.然而现代城市建设在技术革命中不断对传统观点进行突破,使城市发展无限突破资源限制,将城市的发展和变化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的扩张,将人的需求凌驾于自然之上等.因此,有必要对低碳生态城市的中国哲学理论和传统理念进行构架,在城市建设中借鉴传统,形成统筹天地人整体的发展路径,为城市建设模式的转型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6.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75,自引:10,他引:65  
全球气候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快速城市化面临巨大挑战.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融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成为理想选择.首先综述低碳发展的有关理念和策略,提出适应于中国国情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理念和模式.总结了英国和日本等国发展低碳城市的实践经验,并分析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认为国内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走中国特色之路:发展和减碳结合、经济与社会并行、政-企-民共治.  相似文献   

7.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2本报告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之一,吸纳了国内相关领域众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1》的五个主题框架(最新进展、认识与思考、方法与技术、实践与探索、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即  相似文献   

8.
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作为全球性事件,对地球支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会带来长久的影响,低碳模式和生态理念成为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厘清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组织与形态、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和城乡绿地评估与规划四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低碳导向的空间规划理论和技术。并指出当前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研究在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尚未建立。未来应根据不同的城市低碳发展模式,主要从降低碳来源、削减碳排放和加强碳捕捉三个方面构建整合的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在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现有部分低碳生态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并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已有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传统控规基础上提出增补指标,并对增补指标运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简化得到最终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增补指标体系,包括4大类,9中类,共28个指标。最后将增补指标结合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有指标,构建出以41个指标为主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城市的低碳生态目标提供理论选择,并为编制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给出低碳生态城市系统观概念和拓展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总括出低碳生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阐发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制度保障,为深化低碳生态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模型系统优化低碳生态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不断加大,降低碳排放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低碳生态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或村镇,是一种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符合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本文从对低碳生态城的发展路径分析入手,提出低碳生态城是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到节能减排再到低碳生态城三个层次的融合发展过程,提出模型系统是优化低碳生态城科学发展的有效方法,之后对模型系统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构建思路进行描述,然后对模型系统如何在我国低碳生态城发展过程中发挥服务作用进行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2.
马莉 《科技与企业》2012,(14):202-204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态城市所提出的低排放、低能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后危机时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中山市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响应国家减少碳排放的倡议,然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对煤炭依赖、较高的能源结构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都决定了中山的低碳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本文从回顾我国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入手,进而提出了正确的发展观和城市应对之道,即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必须从两个层次——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城建设——同时入手。文章将低碳生态城分为四种主要类型,总结了我国在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等地进行的生态城建设初步探索与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低碳生态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最具潜力的低碳生态城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刘颖  惠冰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7):74-80,101
面对全球变暖的客观现实,各国均已将城市低碳发展列入了国家战略议程.中国作为负责的大国,面对国内国际环境,也积极参与全球碳减排行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政策.但是当前城市低碳生态发展政策却存在着政策价值偏离、政策执行功利化、政策结构单一、政策评估不足等方面的误区,分析城市低碳发展政策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于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是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介绍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程序,并对生态城市示范案例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建项目和既有项目生态化改造分别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全球发展绿色建筑的最新行动,重点归纳了绿色建筑的最新理念、技术,以及推行绿色建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分析了绿色建筑对城市节能的作用,并通过大量实践案例讨论了如何建立低碳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其低碳化发展,对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标准体系是城市社会低碳发展各相关领域技术标准的有机整体,是指导、协调低碳技术标准化与各领域子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蓝图,对系统地推进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提出区域低碳标准体系的基本构想、建设路径、重点和步骤、目标,并勾画了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化发展的基本指标,为城市群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思想起源于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发展,但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却一直没有融合于传统城市的发展之中,从而使城市形态远离生态健康.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在我国出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化研究与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及生态城市发展研究和评价等研究热点,并衍生出不同部门、不同侧重点且带有行业特色的诸多生态城市概念,形成生态城市研究的多元化格局,也出现了生态城市管理的混乱现象.鉴于此,在对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及其评价体系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城市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以实现生态城市综合功能为目标,提出生产功能、服务功能、聚居功能、健康安全、管理与影响5个层面共15个指标的生态城市评价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