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在分析、估算福建泉港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存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查数据,通过对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找出制约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提出有效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纪国义 《经济经纬》2003,(5):113-115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难点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想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首先必须明确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然后找出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二元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顺克 《经济论坛》2004,(10):108-109
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将发生规律性演变。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农业将发生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要实现产业转移,而且要实现空间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过程表现为工业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过程则表现为城镇化。农业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两  相似文献   

4.
万青 《经济师》2005,(7):264-264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上指的是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上,不仅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地处皖西地区的六安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国工业化进程中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由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不同,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有其特殊性。近代以来,思想先驱们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都市集中、乡村转移、就地安置和就近进城等思想。从经济思想史角度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不仅可以丰富社会转型期的经济理论,同时对于当代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也谈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有途径及受阻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扩大中小企业比例 ,提升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于学花  栾谨崇 《经济师》2003,(9):186-187
现阶段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农业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 ;经济的较快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 ;相关制度创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英国是农业人口转移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其转移过程中的经验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借鉴意义。在综合评述英国农业人口城市转移过程的基础上,说明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同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是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较重。本文构建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战略模式,提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的五大战略举措,并探讨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认识贫困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性,探索贫困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笔者结合对周宁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 周宁历史上开发较迟,是一个交通不便,资源贫乏,气候条件恶劣的山区贫困县,农业商品率极低,解放前夕,全县总人口中占98.27%是农业人口。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周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