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7,(31):137-137
五年前,著名上市公司天方药业集团,经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认真调研并结合本企业的科研、发酵能力,正式成立河南天方原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把目光瞄向被誉为二十一世纪黄金饮品的“醋酸饮料”,并提出“喝醋漂亮,醋动健康”的时尚饮醋新概念,果醋饮料自推向市场以来迅速销往全国,并引来大批跟进,模仿者,一时间醋市场酸倒一片,果醋产品持续旺销,引来行业资本和广大经销商的投资加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果醋市场降温迅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弈 《糖烟酒周刊》2005,(24):32-32
业界一般把醋分为两种,调味醋和饮用醋。前者酸度在3.5度以上,后者酸度必须在3.5度以下。饮用醋又分为果醋、贵妃醋和保健醋几种,其中,贵妃醋和保健醋主要定位为高档礼品,产品需求有限,果醋发展较成系统,市场队伍庞大。果醋产品的来源主要有三类:不少调味品企业都开发了果醋(目前国内以苹果醋为主),成为它们在高端醋市场的重要探索;一些饮料企业也加入果醋生产行列,如汇源、华邦等;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专业果醋企业,如山西的紫晨醋爽、河南的原创和世锦、广东的天地一号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南京中高档消费场所,维林克菲奶醋饮料以其细腻的口感、诱人的清香和独特的口味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维林克菲奶醋是由江苏恒顺集团推出的高档醋饮料。从产品成分的构成上看,它实现了牛奶和醋的嫁接:从市场潮流看,它搭上牛奶和功能性饮料的快车。可以说,维林克菲奶醋集诸多时尚元素于一身。  相似文献   

4.
文章描述了中国饮料市场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了在中国饮料市场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特征背景下加多宝的营销策略,提出中国饮料企业营销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饮料业之所以快速发展,就在于中国饮料企业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机制上,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中国饮料企业学会了如何面对市场,如何驾驭市场。  相似文献   

6.
《销售与管理》2008,(2):38-38
中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中国人均饮料消费量增长达到25公斤,饮料产量预计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行业发展潜力。同时,由于饮料行业的进入壁垒并不高,在原有的饮料生产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又有新的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饮料市场上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7.
鲁靖  邓晶 《商业时代》2003,(3):47-48
中国的饮料市场极具潜力,可本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饮料巨头。本文将中国饮料巨头不能诞生的原因归咎于国内饮料市场混乱的局面,分析了中国饮料市场上巨大的市场机会,并就如何培养饮料巨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鲁靖  邓晶 《商业时代》2003,(238):47-48
中国的饮料市场极具潜力,可本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饮料巨头。本文将中国饮料巨头不能诞生的原因归咎于国内饮料市场混乱的局面,分析了中国饮料市场上巨大的市场机会,并就如何培养饮料巨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谢爱丽 《中国市场》2014,(13):21-22
本文通过定位理论分析了天地壹号醋饮料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者认为天地壹号自身定位与市场认知差异太大,而且自身定位实现面临着与中国千年文化的冲突,能否成功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挑战很大。建议天地壹号重新定位,做一种饮料,改革自己的产品配方、销售渠道以及销售价格,从而扩大市场的销售。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04,(7):23-24
中国的饮料市场一向热闹非凡:从碳酸饮料、茶饮料到果汁饮料、功能饮料,年年看老将不甘寂寞,岁岁有新贵粉墨登场。而进入2004年的第一大新闻,应当算是老牌饮料企业汇源新推出的“他 她一”营养素水。以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首款性别饮料的身份,给业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1.
品种繁多、口味多变、更新速度快的饮料企业将成为中国饮料业的主导者,净化饮料市场、建立品牌文化、开发特色产品、展现本土优势将成为中国饮料业新变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市场随着加入WTO以后日趋国际化,一些大型的国际饮料厂商也已在1979年之后纷纷登陆中国大陆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首先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饮料大战,随后是台湾两大饮料集团统一和康师傅的兄弟之争,再有法国达能和全球第四大饮料品牌立顿的悄然而至,整个饮料市场正孕育着一场新的品牌竞争和市场瓜分。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深  相似文献   

13.
栗娟 《糖烟酒周刊》2007,(12):24-25
依惯例,春季糖酒会历来都是饮料企业进行新品展示、招商铺市的大好时机。因此,很多业内人士都把春季糖酒会看作全年饮料市场启动的预热期以及产品下一步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在果汁饮料、功能饮料、茶饮料、乳饮料和混合饮料等被陆续引爆之后,饮料行业下一个登场的又将是谁呢?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功能性饮料发展势头强劲。其他品类的饮料与之相比。都失去了光彩。专家预计,2005年国际功能性饮料可以达到250亿美元的规模。在我国功能性饮料也将占到10%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么大的市场空间。饮料企业都充满了希望,认为功能性饮料的春天终于到来了。但从目前的市场看。一些跃跃欲试的企业却放弃了进军这一市场,一些饮料企业也逐渐减少了对功能性饮料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翁耀城 《广告导报》2004,(11):28-30
又是一个“饮料声”嘈杂的夏天,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国饮料市场中。功能饮料的声音格外地响亮。一时间。喝功能饮料成为一种消费新风尚。但是。我们也发现。品牌繁多的功能型饮料市场定位相似,广告诉求雷同。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于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一个饮料品牌如果要想进行市场突围。分得一杯羹。大到市场策略的制定。小到产品铺货这样的细节的执行。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饮料市场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饮料市场极具潜力,可本国却没有一家真正的饮料巨头。本文分析了中国饮料巨头不能诞生的原因及中国饮料市场的巨大商机,并就如何培养饮料巨头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饮料市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同时,随着几大饮料巨头的市场竞争加剧,饮料行业的利润也在下降。找好市场的切入点便成为每个饮料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一些饮料企业把天然、健康作为产品的卖点,为此加强了对原料产地的争夺;2004年康师傅、统一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为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18.
李澜 《糖烟酒周刊》2005,(10):A020-A020
看到《金丝猴瞄准高端饮料市场PM3点蓄势待发》这篇文章,我认为在功能饮料市场上。集中了很多名牌企业,脉动、激活、红牛等。这些企业在饮料行业都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其品牌在市场上也是具备了很好的消费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尚阳 《销售与管理》2009,(11):111-112
饮料市场从来都不缺乏热点,各种品类“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片繁荣中,如何抓住轮动热点,前瞻性的做好战略布局,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纵观中国饮料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品种多达几百种,从最初的碳酸饮料发展到饮用水、果汁饮料、功能饮料、含乳饮料、茶饮料、混合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咖啡饮料等等。  相似文献   

20.
11年前,风靡全球的红牛饮料来到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首次亮相,一句“红牛来到中国”广告语,从此中国饮料市场上多了一个类别叫做“能量饮料”,金色红牛迅速在中国刮起畅销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