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审计方法和思想。潘序论、顾询把审计方法分为逆查法与顺查法、抽查法与精查法。龚树森把审计方法分为凭证核对、过账核对、合计核对、科目分析以及实地盘存、账簿盘存、通信询证、一览检查、测验抽查等。张辑颜把审计方法分为机械审查、分解审查、全部审查和抽查。对当代的启示有: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审计方法,才能提高审计效率;各种审计方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提高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2.
姚铁石 《会计师》2009,(7):83-83
<正>"审计证据",顾名思义就是证明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真相的凭据。要实现审计目标,必须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注重选择审计证据对做好审计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而言,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可按其外形特征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四大类。  相似文献   

3.
禹桂英 《理财》2003,(5):15-15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应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全过程和工作成果,反映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过程中的职责履行情况。笔者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对如何编制好审计工作底稿谈些看法,与大家探讨。一、端正一个认识———审计工作底稿不是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与收集审计证据是审计过程中的两项密切相关的审计行为。也许正是由于二者关系密切,过去不少审计人员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审计工作底稿应记录审计取证的行为过程,审计证据应依附于审计工作底稿。从某种意义…  相似文献   

4.
审计思想方法是从事审计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研究审计思想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审计取证作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审计质量,关乎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发挥,最终影响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效用程度。基于此,本文以审计取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访谈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在深入分析审计证据要满足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取证的思维五步:合理怀疑——发现问题——证实问题——力求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同时从肯定性取证、中性取证和否定性取证入手,深入分析了行为、结果、现象、主客观、主客体、原因、影响和责任主体等思维要素。旨在通过本研究,进一步丰富审计相关理论,并为审计人员改善思维方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审计取证趋于电子化,审计证据数量急速增加,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传统审计取证模式无法保证审计取证的质量和效率,审计取证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因此,亟需建立新的模式对审计取证进行改进。区块链技术的可以溯源、不可篡改等特征在审计取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和特征出发,探究如何将其运用到审计取证中,解决审计取证当前存在的难题。区块链技术在降低审计取证成本的同时保证审计取证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必然会带来被审计单位行为证据(也就是审计证据)形成方式和存在形态的变化,也会带来审计取证方法(也就是审计方法)的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是建立在以纸质证据为基础而形成的实体场景审计,向以电子证据为基础而形成的虚拟场景审计转变的基础上的。正是这种变革会使得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重点审计向全面审计转变,并且这种全面审计的范围由过去着重于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信息的取证拓展至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全面取证,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信息的取证拓展至外部关联信息的取证。结果是在提高审计效率而实施全面审计的同时,也必然会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审计的国家治理效应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7.
正审计方法的优劣决定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要实现经审实务工作规范化,应重视审计方法。审计方法是实施审计工作的模式、程序、手续、措施和手段的总和。广义审计方法涵盖了所有审计管理方法、审计取证方法和取证技  相似文献   

8.
浅议风险意识在审计实务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进行比较分析,一来可进一步判断整体业务的可信度,二来以便对客户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否恰当作出判断,找出其关键控制点,做到有的放矢。2.充分认识审计证据的取证工作。由于注册会计师主要依据审计外勤时各审计人员所作的记录和相关证据作出判断,一般情况下不再进行取证。因此造成审计外勤时的取证是否充分、恰当,对审计意见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取证时,绝不能满足于客户自行提供的资料,关键要获取强有力的外部证据,多角度地取证、印证。比如,看似简单的银行存款项目,对账户完整性至关重要,但往往在审计中却疏于取证;期末余额…  相似文献   

9.
王宝林 《理财》2004,(6):24-24
审计取证是整个审计过程中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此,可以说审计取证方法的优劣及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的成败。在我国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审计取证方法运用较多的是对违规违纪会计事项账务记录的检查、计算、分析等,而被纪检、监察和检察部门广泛运用且作为主要取证方法的询问笔录,审计机关则运用得比较少。在这里,笔者就审计询问笔录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审计证据是指在审计过程中,运用各种审计方法所获得的能够起到证明作用,并可以据以对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作出正确评价的依据。重证据的审计工作所作出的审计报告和处理意见,才是令人信服的,才能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所接受。证据不足所作出的审计报告和处理意见,不仅伤害了被审对象,歪曲了审计事实,更为严重的是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因此,审计证据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审计部门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一、充分认识审计证据的重要性是收集审计证据的前提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为了使自己对审计事项表示的意见和作出结论被审计授权人和被审计对象认  相似文献   

11.
函证失败的替代审计程序□袁大广李颖霞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它是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在审计企业的应收帐款时,因企业的客户分布于全国各地,全部派人前往取证核对费时费力,成本较高,所以通...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阐述: 一、建立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 审计项目由各审计作业要素所组成,主要有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记录、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审计结论与处理决定、审计档案等。审计项目计划是对即将开展的  相似文献   

13.
审计现场质量控制是保证整个审计工作质量的核心问题。审计取证管理是现场质量管理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内审取证管理与审计现场质量控制措施,对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总体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央行内审取证方法和取证过程的质量管理点控制,提出建立科学的央行内审现场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4.
赵可 《财政监督》2011,(9):69-70
内部审计是单位中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与效益性进行审计核对,进而实现监督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院,这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帮助与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上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抵御各种风险,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医院审计制度建立较晚,受传统观念影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是就如何完善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谈谈作者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赵可 《财政监督》2011,(26):69-70
内部审计是单位中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与效益性进行审计核对,进而实现监督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逐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院,这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帮助与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上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抵御各种风险,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医院审计制度建立较晚,受传统观念影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是就如何完善我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谈谈作者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1、根据不同的审计类型来编制工作底稿。施工企业审计一般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项目兑现审计等审计类型。对于前两者一般都是采用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底稿,主要是涉及对收入及成本的审核确认,明晰经济效益,一般都是以表格的形式来进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而对于专项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一般侧重于通过审计过程记录,以形成分析及评价性的结论,没有固定的工作底稿模式,需要设计用于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结果等审计工作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控制的制度。主要包括: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及备案、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报告复核、审计取证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复议应诉、审计质量检查等项制度。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执法过程中,违反依法审计、依法处理的原则,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给国家或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害的,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美国民间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发展变化□储燕审计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结果和被审单位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形成不同的审计意见,并出具不同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由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美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在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适用条件上发生了...  相似文献   

19.
李勇 《理财》2003,(9):16-16
笔者根据近10年的审计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审计“小金库”的6种方法。一、报表核对法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仅要通过会计核算资料了解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情况,对经营情况统计报表也应注意查看,与财务报表认真核对。这些报表之间相互制约,表中的数据相互衔接,有关的收入统计数字必须一致,不一致时要查找有无存在少计或漏报收入、转移资金的现象。如在审计某单位时,我们发现该单位下属的一个生产车间,上报的经营统计报表反映的年收入数字与财务报表的收入数字两者不符,车间报送的报表反映的数字大。经深入调查,该车间将当年的对外销售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对风险的认识应与组织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保持一致,对风险的分析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本文重点从审计计划阶段、具体项目准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等三个阶段来探讨如何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以及如何利用风险分析评估结果确定审计重点、控制审计质量,从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