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核算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调整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和如何进一步完善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核算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调整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缩小所得税处理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所得税的核算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执行新准则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核算作了重大改变,如何将所得税差异的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需要对新会计准则与现实会计实务中的差异进行对比和明确。本文从资产负债表项目和经济交易及相关事项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确认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目前适用的旧准则(<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94]财会字第25号)及{99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相比,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时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新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的影响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会计源于会计与应税收益的差异,会计理念是制定和理解会计准则的基础,而所得税会计准则以资产负债观为基本会计理念。因此,本文基于资产负债观界定会计收益,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常见差异项目对会计与应税收益的影响,进而归纳分析会计与应税收益间差异的类别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6.
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采用新会计准则的企业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核算。这一方法的采用,使得企业不得不面临如何计算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及暂时性差异等难题。本文正是基于此,浅谈了所得税会计准则在应用中的资产与负债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比较,暂时性差异的分类计量等问题,以期为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应用更好的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谭艳杰 《北方经贸》2011,(8):109-109
新会计准则规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会计处理,与新所得税条例对三项费用的纳税处理差异较大,年末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逐项分析差异,作出正确的纳税调整。本文从分析企业三项费用主要项目的会计准则与新税收条例的差异入手,剖析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条例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所得税是发达国家的主体税种,也是我国的重要税种。所得税会计作为现代税务会计的核心颇受各国重视。为了规范所得税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国际上许多国家制定了所得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本文通过英国、美国、中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揭示其相互之间的共性与主要差异,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构建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构建高质量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既要考虑所得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策略,又要注意协调与相关会计标准的关系.论文在对所得税事项的实质及其财务影响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目标、原则;在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权衡的基础上,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定位、会计方法选择提出明确意见.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而且关系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新所得税准则给税收筹划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井分析了新所得税准则给税收筹划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税法与会计目标的不一致性产生了所得税会计.所得税会计经历了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法的发展历程,纳税影响法中的债务法是新会计准则采纳方法.所得税会计准则规范了税会差异的核算问题,但是也存在基本概念晦涩、差异过多,企业缺乏应用动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郭昌荣 《商业会计》2012,(10):64-6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详细规范了所得税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确认、计量和列报。而增值税作为我国与所得税同样重要的税种,却没有专门的会计准则对其会计处理进行规范。本文试图在借鉴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就我国增值税会计准则的制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了趋同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分离已经成为趋势。我国也相应的建立新所得税会计准则。2005年8月12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这是我国第一个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相比,会计处理方法上存在重大的变化。那么,新旧会计准则在我国公司会计应用有何差异,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存在哪些阻碍,本文将结合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将越来越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提高,所得税的会计核算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提出了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若干建设性建议,以期促进新企业所得税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将越来越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提高,所得税的会计核算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提出了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若干建设性建议,以期促进新企业所得税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南友 《现代商业》2007,(6Z):84-85
本文对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新所得税准则给税收筹划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颁布出台,并于2007年年初开始实行。该准则在开始实施后,对各大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规则的出台,改变了原有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资产负债表法成为了新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办法。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对原有所得税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统一了所得税会计的相关政策,使纳税申报以及相关的会计事务处理更加平稳有序。本文就企业纳税现象进行分析,对纳税申报与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做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程慧利 《商业会计》2012,(22):21-22
当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时,就产生了暂时性差异,如果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各方面考虑,所得税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文将就这些特殊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所得税准则取消了以前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引入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明确了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本文将从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出发,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