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汽车销售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用户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经销商的服务成为汽车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服务大战中要想取胜,品牌形象是关键。除了要做好所代理产品的品牌宣传,经销商更应注重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创建自有服务品牌。忽视品牌建设的后果,是导致经销商之间同质化恶性竞争,错失与厂家的谈判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2.
来参加全国糖酒会,经销商多是希望能找一两个新的品牌去做。在和大大小小的品牌厂家接触时,铺货、广告、促销等各种形式的支持常常挂在厂商们的嘴边,而许多经销商也往往因为这些心动并最终敲定品牌。值得提醒的是,如今的白酒品牌竞争已经演变成:真正决定一个品牌能否在市场上吃得开的,已不仅仅是铺货、广告与促销,而是关系到品牌核心价值,体现在品牌诉求上。  相似文献   

3.
郑俊峰 《糖烟酒周刊》2004,(37):B015-B015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里,基本上都会有“返利”的现象,特别是在食品、饮料、酒类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生产厂家本意而言,返利是从自己的利润里面,拿出一部分来回馈帮自己占市场,打江山的经销商们,最大限度地刺激经销商销售自己产品的积极性,通过经销商的资金、网络,加速产品的销量,以期在品牌、渠道、利润等诸多方面,取得更高的回报。对于经销商来说,返利则是厂家对自  相似文献   

4.
韩军 《糖烟酒周刊》2006,(24):34-35
站在经销商的角度看,自创品牌可以摆脱厂家控制,获得更大的品牌自主权。那么经销商自创品牌会面临哪些机会和风险,经销商获得自创品牌的途径有哪些,经销商自创品牌的关键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厂家与其区域经销商的合作过程中,历来都是厂家负责市场的调研分析、消费促销活动设计、线上媒体的设计投放、培训等推广拉动、品牌传播类的市场动作。而经销商则是依靠其已有的资金、网络、仓储、物流等资源来进行具体的销售工作。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经销商对厂家的市场动作的关注点绝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些大型经销商在代理品牌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引进自主品牌,并不断扩大完善销售渠道,开发分销网络,突破区域市场,扩大市场销售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认识到区域代理商与下游分销商之间的关系同厂家与代理商的关系一样,并非简单的销售分工关系。  相似文献   

7.
《糖烟酒周刊》2005,(28):B012-B017
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门脸,却有着数不清的牌子,这就是中国酒水市场的真实写照;也许有数不清的牌子,但真正赚钱的牌子缺少之又少,这就是中国酒水经销商的最大困惑。在中国酒水市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可能根本就不入流,但是数量却很庞大,几乎占据着中国酒水市场品牌数的80%——这就是中国酒水经销商自有品牌群。他们没有生产工厂,只是买断或贴牌;他们占据了某个县级市场,或者什么市场也不占,只是存在着,出现了;在他们中间,有部分佼佼者脱颖而出,成为“鲤鱼跳龙门”的典范,大多数被淹没在市场中:他们有着自有的打法,也有着自有的困惑。应该正视这个群体了,因为他们正代表着一大部分经销商的生存状态。自有品牌这一模式,也正是经销商们在市场运营中最关注的问题。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能当家作主了吗?2005年夏,本刊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经销商对自有品牌的理解,正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8.
曹献存 《商场现代化》2006,(3Z):107-107
当前我国整车生产能力约有550万辆,今后5年还将新增生产能力600万辆。2004年国内汽车产销突破了500万辆,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作为汽车销售渠道的终端商——汽车品牌经销商,经营中的问题逐步凸现,特别是到了岁末,经销商本应该赚个盆钵满盈,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首先是受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经销商资金链断裂,资金紧张:其次是厂家的返点不能及时到位,整车利润下降,整车厂效益不佳,经销商自然会受到牵连.这也是前三季度以来,整车销售利润处于下降通道上的品牌经销商们的通病;第三有不少品牌经销商微利、亏损甚至倒闭。看似红红火火的汽车市场,出现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品牌经销商经营中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1、借刀杀人,找自己所要品牌的经销商购买其他品牌的产品。市场里的经销商一般都会主营一种或数种某品牌的产品,尤其是负责装机的经销商会代理主板、显卡、内存等利润较大的产品:如果您需要进行装机,那么经销商肯定会推荐自己所代理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金良 《糖烟酒周刊》2006,(40):76-77
经销商靠代理一个单品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断补充产品,是经销商保持利润来源的重要手段。但现实的情况是,好的产品越来越难找,因为知名品牌如白酒中的茅五剑、葡萄酒中的张工长等已经被实力强大的经销商所占有,留给中型经销商的大多是。一些二线品牌,而这个市场中,竞争是最激烈的,中型经销商的毛利率也越来越小,于是他们开始抢占三线品牌,以保持利润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小型经销商可选择的产品越来越少,最后只能成为二批,或者代理一些擦边产品。  相似文献   

11.
在大多数经销商老板的印象中,经营品牌是生产厂家的事,自己只是经销这个或是那个品牌的产品而已,那么,经销商有没有考虑把自己的经销公司也包装成一个品牌呢?经销商的品牌就是对经销商的在某个地区或是某个行业的实力和经销商能力,进行一个概括和明确。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手段进行传播和扩散,在某块区域市场或是行业市场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相关的厂家和商家在与经销商的合作中,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和合作信心,  相似文献   

12.
吴华 《华糖商情》2001,(22):6-7
经销商(或称代理商)是厂家沟通市场、打开市场的主器媒介,而一个合理有效而科学规范的经销商政策,是厂家寻取打开市场金钥匙的重要手段。下而是台湾某名白酒品牌为抢占大陆酒类市场,构建市场网络而向全国诚征经销商,并为此制定如下经销商的政策制度规定。希望能对酒类厂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4,(42):i006-i008
刘老板最近真是惨到家了。两年前代理了一个白酒品牌JYJ,市场一直在不温不火当中,就在苦恼之际,没想到厂家内部还出现了问题,老板为了躲债竟然弃厂逃之夭夭了。最可恨的是,厂家在逃跑之前,推出了高额进货奖励政策,只为图便宜他们几个经销商全都进了一大批货,现在他们想想才明白厂家这么做原来就是为了清库。现在厂  相似文献   

14.
”唉!没办法,本来早就不想代理红旗品牌了,因为销量实在太少,我们赚不到钱。可是我们与厂家一般签的协议最少是一年,现在想退出来很困难,再者一汽还有很多其它好的品牌,如宝来、捷达、奥迪,如果得罪了一汽,也就拿不到这些品牌的专卖权了。”武汉某汽车经销商发出如此牢骚。  相似文献   

15.
<正> 零售商在供应链上的地位优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经销商对终端产品的资金控制,很大程度取决于自己对零售商管理方式与操作技巧的认知。青岛某商贸公司 A,代理了贵州茅台镇的一个知名白酒品牌。这个品牌的产品线较为丰富,其核心产品在这个代理商所在的区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对本品牌也已形成了一定的忠诚指数,但由于厂家过去一直推行的是大区体制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5,(33):B0008-B0008
经销商陈述:我于2004年接手了一个四川白酒品牌,由于我的网络资源比较丰富,因此该品牌的市场启动主要以我们经销商为主,但合同约定厂家可以多给一些返利、今年春节开始,由于我和业务员跑的比较勤,加之该酒的口感和包装也很受欢迎,本市的一些市场和下面几个县级市场升温很快。眼看着到收获的时候了,我们发现下面几个县级二批商的货部是直接从厂家进过来的,变成了他们直接和上游厂家合作,等于我的功劳全没了,并且受到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7,(37):76-77
白酒行业的品牌买断商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尽管这个群体已经变得非常庞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买断商具有厂家和经销商的双重属性。1990年代中后期五粮液启动了品牌买断战略以后,这种经营方式迅速地蔓延到了几乎所有的具有一定品牌力的企业,尤其是名酒厂,更是因为其品牌辐射面广而成为众多经销商瞄准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近期,本刊记者先后走访了河北、山东、重庆、江苏、河南等省份的多位食品经销商,并将食品经销商与主营酒水的经销商进行了比照。食品经销商和酒水经销商在利润组成方面有很大不同,大中型酒水经销商往往有一两个主导品牌,这一两个品牌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并且,他们通过和单个品牌的捆绑发展实现了自身的壮大。而大部分大中型的食品经销商代理的品牌数量很多,一般上千万规模的食品经销商手中至少会有5个以上核心品牌,有的甚至高达近百个,并且,这些经销商的配送能力非常强,对区域市场的销售网络有着较为全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九天 《糖烟酒周刊》2004,(12):34-34
轰轰烈烈的春交会已尘埃落定。说起参加本届春交会的饮料厂家,许多经销商朋友都有同感,那就是一线品牌寥寥无几,二线品牌充当主角,末流品牌齐唱大戏。虽然此次春交会只有极少数饮料大厂的参与,但通过对众多中小厂家的观察和了解,我们仍然可以管窥今年饮料市场发展的大体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现在,厂家调整经销商越来越频繁,经销商在调整中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尽管厂家调整经销商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对经销商而言,自己毕竟付出了时间。精力。人力、财力,还动用了自己积累的销售网络。厂家说换经销商就换经销商,说搞多家代理就搞多家代理,这种现象势必造成经销商在心理上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