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开始了新一轮周期的启动。这一时期的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但坎坷颇多,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回味.肖效需求不足是近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难题。对需求的均衡分析表明,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仍应作为主导政策。  相似文献   

2.
关于市场经济转换中宏观经济政策运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志对是否需要继续使用一些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存有一些疑问,部分同志对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甚至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正确看待和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三个问题必须解决:一是经济转换中为什么仍然要继续运用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二是转换中要继续运用哪些宏观经济政策?三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变化与宏观经济稳定政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制度基础、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效能发挥的制度障碍,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近几年出现的宏观失控现象,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体制不完备的原因:又有决策的原因;既有对经济规律认识问题,又有价格体系不合理问题。总的看来,连年出现宏观失控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特别是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备。1、宏观决策体系不完备,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首先,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两种体制并存,任何宏观政策的制订、出台都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殊性,既不能照搬西方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又不能完全启用过去产品经济的一套行之有效法宝,而近年我国出台的有关宏观政策对此研究不够、政策的针对性不强、漏洞较多,尽管用心良苦,但事倍功半。第二,宏观政策决策出台前应事先广泛征求地方和企业意见和专家意见,尽可能获取最充  相似文献   

5.
王飞 《发展研究》2012,(1):93-96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得财政赤字政策经常化了,那么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是不是导致通货膨胀发生的主要原因呢?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两者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运行轨迹,对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财政赤字政策与货币供给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是导致我国通胀发生的主要原因;相反,"倒逼机制"引起的信贷扩张才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中实际产出波动性的动态模式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本文度量了我国经济周期中的条件波动性 ,并检验了导致实际产出波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我们发现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性与价格和货币等名义经济波动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从产出波动性的成分分解来看 ,产出波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源于投资波动性、政府支出波动性和净出口波动性的降低 ,而消费波动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这意味着宏观经济调控在短期内仍然需要采用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 ,但长期内应该注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供给管理政策 ,并适当激活名义经济和实际经济活性 ,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1·注重宏观经济政策的公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应把握公平的特征,即政策的制定应主要考虑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发展的协调,而不应过多地对发达地区倾斜,忽视落后地区的发展。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宏观经济政策的扶持应仍以西部地区开发为主,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扩大。2·规范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内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内政府往往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制定不符合经济长期发展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落后区域更具有这种短视效应。比如,采取设置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障碍、厂商…  相似文献   

8.
今年2季度后,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但在8月份经济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如经济增长趋稳、 金融形势趋松、 本文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反弹现象进行详尽分析,指出下一步形势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并对进一步改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盈余指经常项目盈余和资本项目盈余,这是我国外部经济目前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创造性地把我国外部经济的现实问题同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分析了我国双盈余产生的原因,发现了双盈余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若干冲击,经济政策上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充分考察原因、后果、冲击的基础上,我们独立地提出了解决我国经济外部不均衡的政策组合——短期的央行冲销干预政策,中期均衡汇率调整政策和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鼓励资本输出政策和当期消费政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通货紧缩的种种迹象,作者认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于1996年下半年从“适度从紧”转向“适度扩张”。造成宏观政策未能及时调整的原因主要有:①适度从紧政策无条件长期高位锁定;②企业效益差,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银行风险大;③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困难的原因不在于宏观,而在于微观,不在于总量,而在于结构,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应是:中性货币政策与扩张型财政政策的结合。为根治我国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作者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在全球一枝独秀,GDP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而我国股市自2001年6月以来却持续低迷,上证指数从2001年的2200多点跌至2003年1月的1300多点,最大下跌幅度超过40%,市值损失16000亿元以上,出现了股市与宏观经济走势完全背离的现象,笔者认为制约我国股市向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股市某些中长期政策不明朗,投资者信心不足首先,有关证券市场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是很明朗,非流通股流通的问题成了制约我国股市发展的瓶颈。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约70%的国有股、法人股是不流通的。近几年我国股市患上了国有股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失衡表现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它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研究在总量分析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但美中不足的是,对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原因过份偏重于需求变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付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等苗头,于是就有了建议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的呼声,文章分析了我国经济复苏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转向,并指出了今后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制度变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波动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中国1978年以来,走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制度变迁之路,制度变迁并不是宏观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第一、二产业波动是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由于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渐上升,这使得第一、二产业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整体推动力减弱,很好地解释了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但波动幅度变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王银留 《经济师》2000,(9):135-136
在今年三月初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 ,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 :今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是我国政府近几年来主要的工作目标之一。经过努力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已呈现回升的势头 ,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下岗职工增多 ,需求严重不足 ,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就影响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自己对扩大消费需求的建议和看法。一、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1、人们收入水平增长缓慢 ,收入差距悬殊 ,农村居民收入少 ,是消费需求总量…  相似文献   

16.
宏观调控的目的是为了抵御经济的非正常波动,因而一般来说要逆经济风向而行,采取反周期政策。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起伏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的不同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的。当前,宏观经济调控背景的转变要求宏观调控手段的转变。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单一政策效果未必良好,需结合其他政策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周期性波动的负效应,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一个九变量块外生SVAR模型,全面讨论了三个主要外部冲击美国利率、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利率和收入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本符合传统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结论;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具有短暂的传染效应,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国际油价冲击没有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传统宏观经济学中讨论的滞胀问题。外部冲击对我国几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均有显著影响。从相对重要性来看,美国利率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最大,分别解释了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11.5%、汇率波动的15%、GDP波动的20%和通货膨胀波动的9%;美国收入和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美国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未来的加息政策将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带来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我国成为经济增长较快国家的原因是,有利的经济结构、较早和渐进的结构性改革政策与一贯采取的经济稳定政策.要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在经济政策上必须坚持两大支柱:始终贯彻市场化结构改革和继续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经济运行没有像奥肯定律所描述的那样:高经济增长带来失业率的大幅降低,其原因,一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增长,但没有促进就业;二是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隐性失业显性化;三是由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结构性差异所引起。所以,应该确立以就业优先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以扩大劳动总需求,降低失业率。  相似文献   

20.
信心与宏观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对改善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7种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先行指数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但各类经济先行指数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差别较大,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趋势的敏感性最强,消费者信心指数最不敏感。因此,为避免我国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应通过财税政策和制度设计增强企业家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