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针菇"如意棒"小蘑菇"致富伞"猪饲料"金元宝"在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只要提起秦玉玺,群众对他当镇人大代表的事知道的不多,相反对他靠"金针菇、小蘑菇、猪饲料"发家致富的事,几乎人人皆知,无不竖起大姆指,夸他有思路、有办法,菌种催生饲料"富了"他。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驻马店市政协委员、正阳县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鲁新爱,是从“食用菌合作社”走出来的百万富翁。他从2006年7月创建正阳县第一家食用菌合作社以来,充分发挥合作致富功能。使食用菌从分散栽培到有组织的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农民社员与合作社共享经营成果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3.
《农民科技培训》2007,(7):37-37
今年66岁的蔡观潭是广东省惠东县增光镇老农、惠东县四季鲜合作社社长。他从一个种荔枝的普通农民,成为今天有着163户会员的合作社长,产品行销全世界。他说,他发家全靠电脑。  相似文献   

4.
《农家之友》2013,(11):25-26
活跃在桂林市荔浦县13个乡镇的8000余名农村经纪人中,“亮哥”胡日威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他是广西区人大代表,也是荔浦亮靓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但让大家记住他的名字的是,他让荔浦的夏橙首次闯入了东盟市场。 从果农转身为农村经纪人 平日里,大伙都喜欢称胡日威为“亮哥”,他创建的合作社也取名为“亮靓”,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产品种植、收购、包装、销售的合作社。但真正让胡日威的名声“亮”起来的是,他首吃螃蟹,让荔浦夏橙成功撞开东盟市场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提起河南省正阳县人大代表、真阳镇李通村农二代黄磊,村民们无不赞赏有加。短短几年时间里,他创办了黄磊家庭农场、正阳县柏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正阳县柏雄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实现了农企对接,形成“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三大新型主体再联,探索出一条“三对接二等式”的产业化经营路子,成为了现代农业产业的引路人,在希望的田野上圆了他的田园致富梦。  相似文献   

6.
今年66岁的蔡观潭是广东省惠东县增光镇老农、惠东县四季鲜合作社社长.他从一个种荔枝的普通农民,成为今天有着163户会员的合作社长,产品行销全世界.他说,他发家全靠电脑.  相似文献   

7.
44岁的庄新娟还不太习惯别人喊她为“社长”,常州市立华养鸡专业合作社社长(以下称“立华合作社”),这是个不大不小而且缺乏刺激性的“官儿”。  相似文献   

8.
岑溪市大业镇思回村有一位现年56岁的“二哥”,凭他的魄力和巧妙的智慧,用科学的发展观去指导开展农村工作,亮出了“三板斧”,解决了长期以来难解难办的凝难问题,扎扎实实地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深得当地群众的夸口称赞。他就是连续几届当选为市镇两级人大代表的岑溪市大业镇思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陧英南,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二哥”。  相似文献   

9.
《农民科技培训》2008,(4):13-15
俞学文,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浙江农民企业家.武义更香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义更香有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北京更香茶叶销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而俞学文却更愿意如此形容自己的身份——我是全国两会人大代表中“新型”农民的代表。他解释这个名词:农民出身,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相似文献   

10.
他当过乡村医生、村民小组长、镇人大代表、县人大代表,但人们都亲切地叫他“我们的潘总”。他叫潘存仁,象州县大乐镇龙屯村人,现任象乐养猪协会会长。因这会长“好爽好够力”,人们都由衷地叫他“潘总”。  相似文献   

11.
我们合作社在北京延庆康庄镇小丰营村。在我们小丰营村,乡亲们很早就有种菜的习惯。但过去因为没有进行统一组织,大家种菜都是“跟着感觉走”,种什么的都有,怎么种的都有。这样的话,种菜的规模也上不去,产品要标准没标准,  相似文献   

12.
孙辉——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孙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经过几年的奋斗,如今他的合作社经营流转土地2000多亩,并先后荣获“亳州市示范合作社”、“亳州市粮食生产标兵”、“涡阳县双带双培标兵”、“亳州市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涡阳县青年创业之星”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3.
早就听说武宣县东乡镇江村有个“中华鳖王”陈若斌,在致富路上独辟蹊径,依靠科学养鳖发家致富,在当地传为佳话。近日,笔者专程来到他创办的养殖场,听这位身材不高、其貌不扬的55岁农家汉子诉说他的创业经历。  相似文献   

14.
“齐长城景点又有客人上去了,值班人员,千万保护游客安全……”见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镇人大代表、梦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兴贵时。他的电话正处在。热线”状态。一个置身于大山深处的村书记,怎么就和旅游这个“时兴“的名字洼上钩了呢?  相似文献   

15.
认识赖大益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是一个非常“地道”的“农民形象”,一是“形似”:一副削瘦的身板,黛黑的面庞,两眼炯炯有神,身板儿非常硬朗;二是“神似”,平时话语不多,对大多事总是少说多干或先干再说,做人做事刚毅沉稳,平日里也像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爱抽点“黄烟”。  相似文献   

16.
眼下有一种干部,看似没有多大毛病,但他们在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得过且过,甚至只当“和尚”不撞“钟”。为官多年,工作政绩平平,事业毫无建树。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没有带来大的损失,但实质上,对事业、对人民都十分有害。 官是一种位,更是一种责。官位和责任如同一对孪生兄弟,有什么样“位”,就必然有与之相对的“责”。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哪就只能如老百姓所说:“不如回家种红薯。” 然而,面对如此浅显的道理,却就有一些为官者不懂或者懂而不做。他们有的只当官不做事,遇到困难的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万兴镇有个万兴村,万兴村里有个万老汉。别看老汉今年七十有余,可从打建国初期合作社至今五十多年,从没离开过他的老本行——村会计。几十年来因为他管的账目一清二楚,大家放心,人称“铁算盘”。同时大家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倔头”。  相似文献   

18.
笔者工作在乡镇,几乎天天都与村社干部打交道,耳闻目睹农村基层干部难当的事,恰恰与刚实行土地承包时社员争着上台竞选社长或毛遂自荐当社长的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句话,现在不少村社干部想辞职。照他们的话说,要取下头上的"紧箍咒"——镜头之一:某一小乡一年里有20多名村社干部口头或书面提出了辞职申请。镜头之二:某合作社一人当选为社长。他坚决不当这九品官,并把公章吊在会议桌下,社员需盖章就自便,村里只好组织另选一个。镜头之三:某生产板栗的合作社,人人都不愿当社长。于是,社员大会作出一个滑稽的决定:每户社员依次当社长四个月。镜头之四:某山区村共有八个队就有四个社的社长坚决要辞职,其中有两名还  相似文献   

19.
第一、有效整合是加强监管的关键。 一是用组织来整合,建立粮食经纪人行业管理约束机制。从目前来看,应分别以县和镇为单位,建立粮食经纪人协会和分会或经纪人合作社之类的社会法人自治机构,粮食部门要主动做组织者、发起者赢取管理权,每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法律政策培训和经验交流等。要采取多予少取或者是只给不取的办法,将“散兵游勇”式的粮食经纪人吸纳进“组织”中来。  相似文献   

20.
“你的玉米跟别人的有啥不一样?”“我的是‘水果玉米’,生的就能吃。”“80后”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一到驻地,就被团团围住,这个有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博士头衔的农民,已经成了内蒙古代表团的“明星”。马瑞强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了回家乡内蒙古巴彦淖尔当一名农民,他带领村民组成合作社种植水果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