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正河北省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成立于2017年,具有基础扎实、产业独特、管理规范、师资雄厚、服务至上等特点,被评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实验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点""国家AA级旅游景区""河北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河北省质量诚信AAA级品牌企业"等。近几年,司马庄农民田间学校吸引了来自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的189个县(市)农广校及其他培训基地,前来开办农民教育培训班或现场教学,3年间累计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打造新农人基地"已成为该所农民田间学校的响亮名片。  相似文献   

2.
读书月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12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制定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国各级农广校,充分发挥专门机构、专业队伍和专职人员的作用,继续办好“空中课堂”、“村头课堂”、“田间课堂”三大课堂,深化“农民读书月”活动。希望各位农民朋友牢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学科技、用科技,增产又增收。  相似文献   

3.
读书月坛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12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制定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国各级农广校,充分发挥专门机构、专业队伍和专职人员的作用,继续办好“空中课堂”、“村头课堂”、“田间课堂”三大课堂,深化“农民读书月”活动。希望各位农民朋友牢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学科技、用科技,增产又增收。  相似文献   

4.
李付献,河南省延津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师,延津县农业局农业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田间地头、沟壑边、树荫下。都能看到他为农民传授农业科技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读书简报     
《农民科技培训》2012,(8):49-49
达县农广校以“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开展为动力,以农民田间学校为平台,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线,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发动、强化科技培训、强化书屋建设等举措,着力开展“农民读书月”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创办田间学校 培养新型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田间试验与农民难题、技术成果转化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使过去的无效推广或低效推广转为高效推广,发挥科技指导生产、引领产业升级的作用.解决农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北京市平谷区农广校于2008年开始筹建农民田间学校。田间学校以村为单位.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深入乡镇村.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农广校在市农委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探索创建了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为新形势下探寻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积累了经验。一、农民田间学校的开展情况目前万州区已建农民田间学校40个,其中"大户带动型"11个,"公司推动型"6个,"专业合作社领办型"23个。万州区农广校注册农民学员1000余人,每年开展田间学校培训活动360次,入户指导1000余户,电话咨询指导500余人次,发放科技书籍、资料1000套,  相似文献   

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授课时间……",1981年7月14日,收音机里亲切的呼叫拨开了寂静晨雾,穿越了广阔天地,开启了第一个面向九亿农民的崭新课堂。农广校开学了!在绿色电波的呼唤下,40多万学员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不约而同地在田间、在炕头,在朝霞中、在星光下,围坐小小收音机旁,畅饮科技甘露,汲取知识营养。32年过去了,这所没有围墙的世界最大的学校,追逐科技发展的脚步,搭建起覆盖全国、进村入户的新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底,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公布100所全国示范农民田间学校,重庆市万州区猕猴桃产业农民田间学校榜上有名。学校建于2011年,管理制度完备,先后制定了班主任、辅导员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等。有教师辅导员4名;建有70余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和20余亩的田间试验实训基地,还有远教平台、网络在线学习室、科技书屋和农业技术信息宣传专栏。这些都为万州区猕猴桃产业农民田间学校破解农业科技落地田间"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三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坚持服务于“三农”,以提高全国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己任,致力于农民科技教育事业,为使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面转变付诸了积极的努力,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12,(1):16-17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农业部《全国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方案》和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等有关部门要求,充分发挥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专门机构、专业队伍和专职人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四川省依托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创业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田间学校等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虽然四川省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3.
《农广天地》栏目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CCTV-7开办的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电视节目专栏,向广大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以提高农民朋友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本期向广大农民朋友们介绍手工业、养殖、栽培方面的节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进农业科技教育培训进村入户,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能力,经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的2005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培训设备建设项目,在全国150所县级广播电视学校配备“  相似文献   

15.
<正>天津市宁河县农广校自2011年开始实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项目,现建有岳龙小闫、潘庄齐心、百利、七里海芦花香、苗庄芳草地五所设施蔬菜田间学校,通过多元化开展农民活动日教学,整合培训资源,创新运行机制,致力于把农技推广模式做大、做强,搭建了科技服务的新平台,带动了农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本文将介绍宁河县田间学校运行情况,供大家交流。一、突出三个"联合",创建高标准农民田间学校自项目启动以来,宁河县农广校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了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6.
《农广天地》栏目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CCTV—7开办的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电视节目专栏,向广大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以提高农民朋友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农广天地》节目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种植、养殖、储藏、农产品加工、农机、生态能源、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等多个领域,包含农民所需的各类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致富技术应有尽有,实景拍摄,系统讲解,实用易学。栏目开办以来,播出了大量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农业科教片和实用技术推广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节目脚本全文刊登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www.ngx.net.cn上,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位于河北省青县大司马(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基础扎实、产业独特、管理规范、师资雄厚,是"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近几年,该农民田间学校吸引了来自京津冀、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的189个县(市)农广校及其他培训基地前来开办农民教育培训班或现场教学,3年间累计培训农民24800多人  相似文献   

18.
<正>在津沽大地农业科技教育战线上,有一位常年深耕书香,立足广袤田野,为农民教育默默无闻、辛勤劳作的人,他就是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津南区分校校长张立岐。20年来,他扎根基层,服务农民,走乡镇、入村户、进田间、送科技,足迹遍布全区175个自然村,培训农民3万人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3800余人,有大批农民走上科技致富路,在他的带领下,农广校已经成为农民提升素质、增收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14,(3):32-32
对于吉林省农安县40多万农民来说,有个人可谓家喻户晓。在电视上常能见到他农业科技讲座的身影;在“12582”专家热线上常能听到他解答农民生产技术问题的声音;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常能留下他的足迹。他,就是被吉林省农广校系统誉为“专家型”校长、被吉林省农委评为“农民喜爱的专家”、被广大农民誉为“难不倒的老蒲”的农安县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蒲树双。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省南陵县农广校积极探索实践农民田间学校,把农民教育培训放在田间学校,既形式多样,又贴近农民、贴近农业生产,技物结合,解决了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背景2013年,原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农科教发[2013] 7号);2015年,原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于12月下发《关于加快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意见》(农播体[2015] 108号),计划"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所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