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必然影响国有企业的发展。但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上看改革建制尚未到位,原有体制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新的机制形式下依旧存在,尚未建立规范的国家、企业、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衡机制,因此只有通过建立规范的制衡机制才能解决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使国有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制是使国有中小企业摆脱低速和持续衰退的重要途径;企业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持续发展的权益,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企业改制的动力所在,企业发展是企业改制的结果。初始产权的明晰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诱致性的企业制度演进可以修正初始产权缺陷。产权适度集中、产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不利于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路径:一是在创办时中小企业设计初始企业制度要充分考虑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初始产权明晰并适度集中,正确对待家族制;二是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要实行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诱致性变迁。产权多元化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中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步骤,更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持续发展的要求。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要保证中小企业吸收优秀的企业家和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的目标下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投资者和代理人都关注企业持续发展。为此,建立企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共同治理结构,尊重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研究入手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出现的债务重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解除企业社会负担等问题,对于其中出现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产生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原因 (一)利益诱惑、权利制衡机制的失效,是产生虚假财务报告的内在动因 各个国家为了规范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都设计了一套公司治理结构,以保证公司管理当局能够遵循法规,履行好信息披露义务.我国上市公司同样有一套公司治理结构,董事、独立董事、经理人员和股东享有同样的权利.然而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国有股和法人股呈现"一股独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研究入手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出现的债务重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解除企业社会负担等问题,对于其中出现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但在普遍推行公司制改制的大中型企业,人们却较少看到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崔凯 《魅力中国》2009,(36):78-79
一、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即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制、制度和文化的安排。是关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一种控制与激励机制,其根本点在于明确或划分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权力制衡、控制与激励并存的机制。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的基本产权结构下对公司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初步建立了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目前这一轮以改制为特征的企业改革基本结束,企业改革进入后改制时代。从现实情况看,企业改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所有体制和机制问题,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产生和暴露出来。如何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治理,成为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建光 《北方经济》2001,(10):29-30
企业集团内部财务控制是根据企业集团内部治理结构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结合经济活动的特征,依照集团内部建立的授权机制设计的、用于维持集团治理结构中各利益主体相互制衡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陈继 《上海国资》2007,(5):62-64
国有企业改制主要是对企业的出资结构(股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企业收益分配结构、劳动用工制度、职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的一系列相配套的调整与改革。近年来,国企改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在推进中不断规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本期财务监管专栏的主题即为国有企业改制,包括企业改制3个阶段的过程管理、改制风险控制、改制案例分析等,力求对加强国企改制中的财务监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过程中,如何实现帕累托改制,分析影响改制的因素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践意义。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采用股份制改制形式,经营者属创业类型,当地政府的目光长远,职工对企业前景看好,有利于改制,反之则不利;企业改制后的期望税金、预期盈利以及改制前利税对改制有重要影响;改制前经营者的物质收入与非物质利益对改制有阻碍作用;职工减少的工资收入与对职工的补偿是改制的一个硬约束。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理论是企业理论的重要内容,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监督与制衡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样,为提高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利益相关者立场出发,也更加强调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对公司治理进行简要概述,进而分析公司治理对投资决策方面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及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提供一定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国有企业改制中,是为困难是企业改制的成本高,改制成本支付控制难到位,国有企业的改制若不谋求低成本,则国企改革的产权结构的多层次调整、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将有虚无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也会形同虚设,企业运行新机制难以建立,改制恐难达到预期效果。鉴于此,必须控制国企改制成本,避免高成本改制带来的企业亏损,防止国有资产在改制置换中被缩水。达此目标,需规范企业改制成本支付范围、支付标准,操作程序及调整有关政策,加大对企业改制成本支付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城镇集体经济在改革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相当一部分集体企业改制和发展步履艰难,改革改制进程滞后,部分集体企业产权关系尚未理顺,共同共有的集体资产出资人尚未到位,产权多元化结构进展缓慢;企业改制不规范,改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集体资产经营监督不力,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15.
罗宗举 《魅力中国》2010,(16):108-109
一、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体现(一)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起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基础上,有效处理企业各利益关系方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王吉 《辽宁经济》2005,(11):80-81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其实质是公司的权力制衡问题。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代理成本,使所有者在不干预公司日常经营的情况下,保证管理层能以公司整体利益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管理目标。对管理者履行职责过程中越权和违规行为的防范和制约机制,以及对损害投资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及后果的纠正和补救措施,是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公司治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治理结构,另一个是治理机制。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以及治理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的设置。治理机制包括内部机制——用人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外部机制——公司控制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中介机构及债权人监督和信息披露等。这两大部分共同决定了治理效率的高低和治理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我国当前企业在制度安排方面存在的缺憾入笔 ,认为新时期我国企业改制的重点应该是 :构建产权激励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制衡型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裴瑱 《山东经济》2006,22(1):91-94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它决定了整个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构成和运作。我国上市公司却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现象。文中分析了制衡型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并指出构建制衡型股权结构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改革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公司制企业产权制度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降低代理成本,解决代理问题,委托人(一般是股东)需要设立一套有效的组织结构形成制衡机制来规范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这正是公司治理问题。我们从一般公司治理问题开始,重点讨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主体的营造,提出“准优先股”方案,认为通过该模式可以给股份制改造后的商业银行股东更大的利益激励,从而调动非国有股东的积极性,使国有商业银行能够建设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我国企业整体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使得我国企业在更加开放的经济环境下暴露出了国际竞争力不足的弱点.人力资本是一种稀缺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本的治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人力资本的特点和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治理的情况,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立人力资本顺畅的流通机制,疏通人力资本自由流动的渠道;重视和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在企业控制权和利益求索权上建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在企业人力资本治理上,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