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彬 《企业家天地》2010,(10):109-109
投资策略是指导保险投资的大纲。无论哪家保险公司都不可能不重视保险投资,而如何安排好投资,关键是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不仅要考虑政策法规、经济周期、市场环境、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投资多样化等要素,而且还要考虑保险负债特点自身投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此外,协调“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的关系也是必须考虑的。按照以上要求,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2.
要点之一:投保尽量“从一而终”对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来说,对于自己的老客户,他们都会给予一定的保费优惠。这样一来,对投保人而言这是保险公司对自己的一个“利好”政策,只要投保人能够固定一家保险公司作为自已保险代理单位,自己就会得到一定的实惠。因此,对于投保人来说,如果其需要的保险品种在各个保险公司区别不大时,  相似文献   

3.
保险代理人是保险公司展业的主要力量,是整个保险业大厦的基础,对保险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耐人寻味的是,保险代理人却不是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这就是所谓的“保险代理人之谜”。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对“保险代理人之谜”作出的解释是:经济组织形式从原始态势向高级形式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是完善保险代理人制度,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二是要把签约成本降低到保险公司可以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保险公司薪酬失衡与保险代理人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措辞激烈地怒批国有保险公司高管酬劳过高,内部差异过大。本文拟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保险公司薪酬失衡问题,这就是“保险代理人之谜”。保险代理人是保险公司展业的主要力量,是整个保险业大厦的基础,对保险业的蓬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保险代理人却不是保险公司的正式员工。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保险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地位悬殊,并且进一步造成保险公司薪酬失衡。有鉴于此,解决薪酬失衡的问题并不能仅仅依靠控制薪酬增长幅度,而应该进一步优化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广州起义期间,广州南关地区遭受重创.保险公司与受灾商户在是否“兵燹”和赔偿标准上存在较大分歧,致使南关保险赔偿案虽经当地政府多次“调解”却仍旧没有落实.其中暴露了当时广州地方保险业在立法层面、保险赔偿制度、保险公司自身等多方面的问题.探讨这一保险赔偿案及背后的问题,也能为当下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岚洁 《新智慧》2006,(11):55-55
养护篇 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不少人买车时眼睛只盯着车价.把车开回家才发现真正冲击自己钱包的原来不是购车费,而是一年到头源源不断的各种支出:保险费、维修保养费、燃油费、停车费……到底怎样做才省钱?  相似文献   

7.
债务头寸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保险公司债权主体的小投保人往往是分散的、信息不足和易于搭便车的,所以他们需要一个“代表”来代替他们对保险公司的管理实施有效的外部干预,这也正是保险监管的首要目的。现行的保险公司治理理念实际是一种“股东倾向”,这与保险监管的目的是冲突的,所以保险公司的治理理念必然与一般的公司不同,要求趋于“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8.
“保险是精巧的社会稳定器”,这一观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如何准确地运用这个“稳定器”,当前情况下,能对这个“稳定器”运用自如的人还是不很多。要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对促进改革、保险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必须使人们对保险业有较为详细的了解,比如:保险的职能和作用是什么,保险公司有些什么类型,某个公司有些什么样的保险产品,人们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保险公司和保险品种,如何办理保险的投保与索赔手续,如何选择保险中介人,产生保险纠纷后怎样处理,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准确使用这个“稳定器”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并即将成为WTO成员国的情况下,各保险市场主体为适应竞争和发展的需要,都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风险是保险存在的前提,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就没有保险公司。保险卖的是一张纸,兑现的是一种承诺。正因为保险公司的特殊性,“诚信”二字对保险公司就显得尤为重要。太平洋保险集团明确地提出“诚信天下,稳健一生”的企业文化,在这一文化理念的孕育下,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坚持以诚信为立司之本,实现了主要业绩翻番的良好成绩,市场认知度和品牌形象明显提高,成为湖南保险市场一支不可小视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保护将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于非价格保护,WTO有关协议提供了“绿箱政策”,允许各国采用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如农业保险保护农业。因此发展农业保险,是在WTO条件下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也是可行的政策之一。我国农业保险处于困境: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农业保险也远未成为农民的有效需求和普遍选择。基于此种现状,我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是:根据农业保险的需求特征,利用多种行政和经济手段吸引农民投保;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农业保险的利益诱导机制,吸引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实施财政支持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11.
保险的本质是什么?有过许许多多的回答。当我初入保险门槛时,得到和答案是,保险是一种契约行为。但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经济活动都是以契约形式存在的,保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区别保在呢?还有一种说法叫保险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同前者一样,也未能揭示保险自身独有的内涵。还有的说,保险就是花个小钱,买个太平。但实际上,花了小钱后,仍有飞机“打滚”、火车“新咀”、船舶“沉底”等意外事故。在我国保险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叫做保险是千家万户保一家,结果导致了1958年保险业存废的大争论、大变化。因此,加强对保险本质的研究,是关系到办好保险,适应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客观要求的大事情。  相似文献   

12.
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思路是:银行发放动产质押贷款的同时,就此笔贷款向保险购买贷款风险保险,由保险公司来保证银行信贷,从对开办动产质押贷款保险保险的市场分析看,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从对开办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风险性分析,为降低风险需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确定质押率,担保金额,投保期和有效期,赔偿额等;开办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社会有利条件是“混业”经营的发展,保险创新的推进,保险法规的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3.
保险公司组建理财经理队伍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现实需要。理财经理和客户经理是银行保险销售渠道并行的“两条腿”,同时借助银行销售平台,借助其销售资源(人力和网点资源)、网络资源,共同开发银行保险客户,实现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销售目标。  相似文献   

14.
保险公司的保险投资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将扩大保险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经营和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收入的增加,将使保险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险费率,减轻被保险人的负担,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和获利可以弥补业务上亏损,维持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慧玲  何雁明 《新智慧》2003,(12B):31-31
立法改革重点仍是保险业法。而对保险合同法的内容未作出实质性修改。现代保险法在内容上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保险合同法,主要调整保险当事人之问的关系;二是保险业法,主要规定政府对保险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关系。在立法体制上,我国的保险立法从最  相似文献   

16.
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中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等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商业化管理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要考虑巨灾保险承保、保险公司巨灾风险转移和区分潜在客户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作物痛虫害种类繁多,而农业保险却严重滞后,与目前的整个保险业迅速上升的势头很不相称。近21年来,农业累计保费收入仅为83亿元,2002年仅为3.3亿元。农业保险的供求格局一边是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务下降。另一边是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农户无处投保——中国农业保险: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保险版“以房养老”的核心业务是“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这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19.
王宇 《西部金融》2003,(10):39-40
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业出现了腾飞式发展,一些股份制、民营的保险公司开始出现,国外的大型保险公司通过合资方式相继进入中国.同时国有大保险公司也不甘落后,加快了改革步伐.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这使得公众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大增,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需要一定的知识.笔者以为在选择保险时,应该考虑下面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20.
自1992年起,我国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农业保险赔付率过高已成为保险公司开办此项业务的主要障碍,农业保险市场出现了供求“双冷”的局面。面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外主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选择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路径是应考虑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非盈利原则、国家扶持原则,并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保险体系,该体系应该是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商业性保险机构、合作社和相互会社在内的以政策为导向的、多层次、各种模式相互补充的复合体系。此外,还要为农业保险创造规范、稳定的法律和政策扶持环境,使农业保险活动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