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公益诉讼主要是为制约行政性权力而设的。近年来,公益诉讼已成为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各类公益诉讼不时见诸媒体报道。诸如诉请行政机关查处损害公益的行为,诉请  相似文献   

2.
纪慧敏 《活力》2009,(9):40-4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但是。由于我国公益诉讼的缺失,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无法获得圆满的救济与维护,仅仅依靠公民以原告资格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非常不现实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理论。当事人仅能获得其自身受侵害权利范围内的救济。而对于超出自身权利范围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民无权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3.
谢菲 《企业导报》2011,(22):117-118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原则在我国逐步确立,行政法制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公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共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然而,我国诉讼的司法实践只设立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私益诉讼,而无保护公共利益的行政公益诉讼。本文对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但是,由于我国公益诉讼的缺失,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无法获得圆满的救济与维护,仅仅依靠公民以原告资格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非常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4日,最新亮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以下简称修改稿)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试图将公益诉讼制度写进立法这在我国尚属首次。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诉讼(即私益诉讼),如果有些主体侵犯了公共利益,公然违反普通法律或宪法时,公民或是法定主体是否可以侵害公共利益为由提起公益诉讼,这关系到宪政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因此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高公民及社会对法律的监督的参与程度,落实和完善法律监督制度有重要意义。公益诉讼虽然在国外已经得到实践,但在我国将其写进立法还是首次。本文就以这次行政诉讼法修改为背景,讨论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6.
郭泽峰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8):115-116,13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不断进行,社会利益朝着多极化发展,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个人利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有专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保护,而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后却没有良好的救济机制。和谐社会的核心要件应该是利益协调和安定有序,尤其是社会公共利益与其他各种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所以本文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公益诉讼的构建展开论述,力求通过完善司法,建立个人、公共、国家利益保护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法学界的热点之一。本文从维护公共利益的现实需要、行政手段保护公共利益的有限性、现行法律对公共利益保护的缺陷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我国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2012年修改通过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次法律的修改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法律,对于我国从法律制度上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具有重要的宣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民的合法民事权利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民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给予保护,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些人不顾法律的尊严,视法律为游戏,结果由于滥用诉权,而受到法律的严惩。滥用诉权陷囹圄肖雨霞初中毕业后来到城市打工,其姑肖娟及姑父王丙伦见其一个女孩单身在外很不容易,便将她留在自己家中做了保姆。去年夏天,肖娟上夜班时,肖雨霞和姑父王丙伦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后来肖雨霞和姑父王丙伦之间有了矛盾,为了报复姑父的“无情无意”,肖雨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  相似文献   

10.
公益诉讼是当前议论较多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国民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依法维护权益,讨回公道的人越来越多。20世纪末,各地不断曝出不计个人得失为公共利益而奔波诉讼的普通公民。但是他们提起公益诉讼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法院多以“法无明文规定”“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等理由不予受理、驳回起诉或判决原告败诉;二是原告虽胜诉,但是损害公共利益的侵权行为仍在进行.并未达到预期的维护公益的效果。由此可见.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是很无力的.所以.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应该在公益诉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股东派生诉讼,也称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董事或者管理人员等的侵害而公司不能或怠于行使诉权时,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对侵害人提起诉讼,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维护公司利益和监督董事、监事、经理层等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一种限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也越来越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我国解决消费者纠纷主要是民事诉讼程序,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在诉讼程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尽管我国对原告主体资格做出了新的规定,即除中国消费者协会外,法律规定或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的机关和社会组织也具有起诉主体资格。但我国对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需要立法者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以及不断通过司法实践进行完善。本文从"主体资格"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的种类以及范围,并对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立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之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诉讼法理论将原告资格限制在申诉人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对于消费者公众利益等社会公益,公民被认为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其原告资格不被承认。这样,当消费者公众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公民便无法通过司法手段来维护这一公益。因此,对只顾及保护私人利益之传统诉讼法理念加以突破,授权每个公民个人对公益损害享有提起诉讼的权利,无论是私益纠纷还是社会公益的损害,司法大门都要为公民个人永远地敞开着,这已成为现实的需要。①公益诉讼制度正是为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一项理想的制度设计,并为国外立法与…  相似文献   

14.
宋婉凝  姜艳 《活力》2008,(9):52-52
在现代法治国家,行政机关合法行使职权的行为也有可能使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但合法行使公权力的行为,由于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披着合法的外衣,比较具有隐蔽性,因而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其与违法行为对公民、组织合法权益所造成的侵害其实并无二致。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补偿问题的研究,对于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步高 《质量跟踪》2003,14(8):44-44
按照职权法定原则,行政机关拥有的行政执法权是一项国家公权.它来源于法律,专属于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用于管理国家事务和发展、保障人民的利益.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大约有80%的法律法规要靠行政机关来执行.这也就是说,在国家管理活动中,要使法律设定的规范模式变为社会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机关对社会事务和公民行为的裁判、确认、查处,即依法行政.因此,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执法权的机关、组织及国家公职人员,必须正确使用这种国家公权全心全意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而绝不能狭义地把行政执法视为部门和个人的权力,并利用其为小集体和个人谋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侵害消费者群体权益的行为日渐增多,涉及公共利益的诉讼不断出现,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公益诉讼确立的必要性以及基本的制度构建已经成为法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拟从保护消费者群体权益的角度就我国的公益诉讼作一下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玉 《活力》2012,(19):56-57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期和改革发展的艰巨阶段,法治国家建设不但是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公民参与作为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民主政治和行政民主发展的重要体现. 一、公民参与的法治进路困惑:形式参与与实质参与的断裂 公民参与是表达公民自己的需求,实现自己的利益,提供公民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的法治国家建设中,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依法治国就是按照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意愿来治理国家,依法行政也应该是政府(行政机关)按照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意愿来行政,来进行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在现代社会,人民的意志是通过法律和法治来体现与实现的.因此,我国的法治国家建设就要求公民进行政治参与,通过积极有序的参与来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和行使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张赟 《企业导报》2010,(7):39-41
近年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件热来热多,我国的宪法、组织法等法律也不能直接作为民事诉讼的依据,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尚处于无明确法律依据的地位,导致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常常处于"真空"状态,法制的统一、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也受到了危害。建立具有可实践性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既有重要性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公益诉讼是指不特定的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据法律的规定,对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不特定的他人利益的行为。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环境诉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公民合法行使诉讼权利,制约违法环境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