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现场执行文化的培育和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三分策略、七分执行,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一个好的“执行部门”常常能够弥补策略本身的某些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可能会葬送在滞后的执行或错误的执行者手中。因而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否基业长青,不仅仅是依靠正确的策略导向,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执行力,执行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落都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导致招商效果不理想。有好的企业背景,没有好的产品不行;企划做的再漂亮,缺乏到位的执行也不行;有好的方案,没有好的解读和培训也不行;广告气势再大,因为电话沟通技巧不够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竞争优势、核心竞争能力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和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能力和优势的载体,战略再高明、组织设计再好、资源再充分,关键还要依靠优秀的团队来执行。没有一个优秀团队全面领会以配合执行,再好的企业盈利模式设计都会在实施功效上打折扣。然而本土企业对团队的认识很模糊,也很混乱:团队的实质是什么?本土企业如何借鉴和吸纳典型意义上的团队的运作方法?提高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王翠屏 《消费导刊》2013,(9):118-118
我们常常说,一个企业的发展三分靠战略,七分执行。倘若没有有效的落实,即使我们把目标定得再高,措施计划制定得再完美,目标也无从实现。那么,为什么有些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却总是执行不到位,我们怎样做才能塑造出优秀的执行者,如何才能形成好的执行力文化,这些都值得去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小轶 《市场周刊》2004,(31):44-45
事实证明,一个完美无缺的经营战略,如果执行不力,最后也会变得一文不名;而一个先天偏差的经营战略,无论企业领袖多么卓而不凡,执行过程无可挑剔,最后也难逃失败厄运确定了恰如其分的经营战略,再辅之于完满的贯彻实施,企业就能百战不殆,长盛不衰企业的最终成功,并不一定要有一个出类拔萃的战略,而只要其恰当周详,无明显缺陷;同样,企业战略的实施也并非一定需要一个神通广大的领袖人物关键在于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犯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6.
阿里赴美上市再次折射出中国企业的无奈,作为中国最好的电商、一个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不能选择A股,反而要远赴重洋才能实现上市的目标,这样的尴尬状况什么时候才能改变?“阿里是个分水岭,阿里之后这样的情况(优秀企业境外上市)不会再出现了。”汉鼎金融服务集团执行总裁王叁寿颇为自信地对《财经界》记者说。  相似文献   

7.
媒体     
《网际商务》2011,(9):10-10
创造性再利用是一种很有效的战略,就建筑行业而言,它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优化建筑资产的运营和商业化执行情况。虽然创造性再利用策略已广泛为人们所重视,但事实显示,企业主和从业者在做出决策时,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经理人》2009,(7):84-84
企业的未来是企业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长久以来,企业战略成为企业把握未来的制胜法宝。一旦战略遭遇了失败,人们往往是从执行上去找问题。遗憾的是,本书中所列举的一些例子和研究表明,即使拥有了正确的战略和完美的执行,成功并不总是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9.
企业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事实上,一个长期不能赢利的企业,即使知名度再高,前景再美好,也算不上一个好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缺少了一个企业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就是到了一定时候要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你就是CEO     
张逶 《中国工商》2002,(4):146-147
作为企业的最高执行首长,带领企业员工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去努力,所需要的是能够凝聚大家的力量。如果企业领导者没有号召力,企业将会变成一个松散的机构,这自然就不能形成一个团队,企业需要团队精神,CEO是团队的核心,那么CEO能不能使团队增加向心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肖亚婷 《致富时代》2010,(9):168-169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本身的再控制,是内部控制目标实现以及作用发挥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为审计服务的,无论是评价内容还是评价目标,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谈到企业的发展,我们现在都说企业要有好的班子、好的品牌、好的管理、好的资金和技术,诚然,以上很重要,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是要具有实施这一战略的执行力。研究表明,企业的发展20%靠企业的策划,60%靠企业各层管理者的执行力。“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映了管理层领导的观念、素质和心态,因而企业要改善执行部门的执行力,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个部门的管理者身上,一个好的“执行部门”能够弥补“策划部门”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策划部门”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可以这样说,执行力是多米诺骨牌的最后一块,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才能使企业的战略得到有效执行,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战略执行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战略和执行,孰轻孰重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任何将战略和执行彼此分裂开来进行优化的理论或工具,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只重战略,忽略执行,就是在建设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而只重执行,忽略战略,不过是在搭建永远无法达到登天目标的巴别塔。 博意门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即使是那些明白战略重要性的企业,也几乎没有人负责战略执行管理。并不是战略制定好了,企业就能够按照战略设想的轨迹前进。目前中国的战略执行完全处于一种天然的状态,领导者或许明白执行对战略成功的重要,但组织中却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或团队来协调所有将战略化为行动的工作。大多数中国企业都缺少一个清晰、持续的战略管理系统。 卡普兰和诺顿的研究揭示出:平均来说,一家公司中有95%的员工不清楚或不了解本公司的战略。如果连与客户接触最密切的一线员工以及那些在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流程中的员工都不了解公司战略,他们自然无法有效地执行战略,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之间因而产生了巨大的鸿沟。 “如果不能描述,那么你就不能量度,而如果不能量度,那么你就不能管理。”无法进行管理的战略,只能是一种经营畅想,所谓执行其实就是对战略的切实管理。 为了帮助管理者们实现度量战略、管理战略,卡普兰和诺顿发明了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来“将战略转化为可操作语言”。对于希望成功实施战略的中国企业来说,运用这些工具,他们能够清晰地描述战略,合理地评价战略,并有效地管理战略,三者合一,为企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执行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个人认为,成功的广告有三个维度,也就是广告人俗称的“三围”:策略、创意和执行。 策略是走路的原则,创意是走路的艺术,执行就是客观的走路的行动。如果把此“三维”比作彼“三围”,那么,我认为策略是腰围,是支撑一个完美广告的中轴,也是连接创意和执行的中心,“腰”直不起来,另两围再完美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执行就像横亘在目标、战略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鬼门关’,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这说明了执行力的重要性。企业的战略、目标、任务,最终要在员工的执行中完成,企业的执行力集中体现为员工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提高下属员工的执行力,是每个企业领导都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下属员工的执行力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应该按照海外市场的游戏规则去执行公司治理和完善内控机制,实现自律,达到市场认可的标准后再去和市场进行沟通,空有形式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微软说“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而责任感是人的一种潜在动力,在高效执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陈立鹏 《大经贸》2006,(10):75-77
一个反倾销调查案件,经历时间短的9个来月(如美国的案件)、长则15个月(如欧盟的案件)的调查。如果倾销成立,损害也存在,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且若采取措施有利于调查发起国利益的话,采取反倾销措施更是必然了。调查机关调查终结,会发布案件终裁公告,公布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具体安排,如哪家公司获什么样的税率,哪家公司获得加权平均税率,其他中国公司又获得什么样的税率。通常在发布公告后的一个星期,就会正式颁布反倾销措施命令,交由海关执行。至此,反倾销措施即告生效,进而得到执行。问题是企业到此还有没有机会呢?让我们再看看结案和税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广  施荣晗 《致富时代》2011,(1):120-120
一个企业是一个组织,一个完整的肌体,企业的执行力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只要企业有好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好的带头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管理执行力就一定会得到最大的发挥。该文首先分析美兆集团领导者在执行决策上的坚持,然后从领导者自身的角度来论述领导者在提升企业执行力过程中的角色及其重要陛,最后,文章从四个方面来讨论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