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晓红 《发展研究》2004,(10):34-35
全球经济界瞩目的2003年世界500强正式亮相了。《财富》杂志7月12日公布了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国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2003年营业收入1204亿元人民币(折合145.8亿美元)居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至此,世界500强中多了一家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国钢铁行业在国际舞台上有了一名实力代言人,国际钢铁巨头中增加了一位后起之秀。宝钢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世界500强.是企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北京《财富》论坛刚刚落下帷幕,227家中国企业直接参加了此次论坛,关注论坛内容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如朝圣般聆听了50强企业财富理想和公司治理经验等讨论后,不少中国企业对500强更充满了憧憬。更多企业许了500强一个未来:3年、5年甚至是10年后,一定要进入全球500强。  相似文献   

3.
晏辉 《大陆桥视野》2007,(10):59-59
美国财经季刊《财富》近日评Lh2007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共有30家企业上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倪金节 《商周刊》2012,(19):7-7
近日,201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虽然就规模而言,不少企业依然在高速成长.与欧美500强的差距也在缩小,但是以净资产利润率(ROE)为代表的绩效指标却开始落后于欧美。这与前面3年(2008年到2011年),在欧美经济一片惨淡之际,净资产利润率均高于世界企业500强和美国企业500强形成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5,(10)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被誉为"终极榜单",由《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2014年世界500强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不仅仅反映了各个企业的实力,在另一方面更折射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王珂  杨兴礼 《经济与管理》2008,22(10):77-80
中国沿海地区将是孕育500强企业的摇篮;新兴的第三产业部门是中国企业进军世界500强的可行选择;具有规模产业的企业将是中国企业入主世界500强的主力军。中国企业问鼎世界500强应采取的战略为:着力提升全方位创新能力、重信守约、培养企业敏锐的洞察力,提高善于探索和开发有价值信息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李建明 《当代经济》2003,(11):14-15
(三)赢利能力差距较大2003世界500强企业共实现利润1335亿美元,其中实现利润最多的是500强排名第十三的美国花旗集团公司,实现利润153亿美元。2003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利润为3.7亿美元。2003中国500强企业共实现利润3505亿元,折算成美元为423亿美元,尽管2003中国500强企业利润比2002中国500强利润增长了15.78%,而2003世界500  相似文献   

8.
世界500强企业是中国企业成长学习的一个重要对象,了解和熟悉世界500强的经营方法对中国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类和对比世界500强企业不同经营战略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世界500强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概况,分析了世界500强的经营战略的优缺点,最后对中国企业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能力给出了一些比较合理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吕捷 《经济咨询》2005,(1):40-41
世界500强企业集中了全球将近一半的财富,据统计,世界上80%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低于美国通用公司,比如波兰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亿美元,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却为10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浙江物产集团成浙江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人们感叹浙江这样一个资源小省中,能产生世界500强企业实属不易,同时也好奇这是~家什么样的企业,能如此飞速发展跻身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1.
李方 《经济世界》1999,(11):15-16
8月2日出版的美国《财富》双周刊评出了本年度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引人注目的是自1995年在这个排行榜上露面以来,今年有6家中国公司上榜,它们分别是中石化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化公司、中粮公司、信和有限公司。针对中国公司与世界500强的比较和差区,记者日前访问了中国企业评价领域的专家万字先生。事实上,前几年不断有国内企业雄心勃勃地宣称要冲进世界500强,并且进行了兼并、集团化等种种尝试,但随着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国内,这种豪言壮语渐渐听不到了。经济学界对此有一句名言:小舢舨绑不成航空母舰。方宇介绍说,自…  相似文献   

12.
何斌修 《经济世界》1999,(11):12-14
从97年以后,中国电子巨头长虹、海尔等国内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集团纷纷提出进军世界工业企业500强,各企业对自身的发展都作了远景规划。世纪之交,在亚洲经济面临着严峻考验和国内市场国际化,同时在外企纷纷抢滩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作为中国电子行业的排头兵长虹、海尔,在2010年前能实现第二次创业的宏愿吗?据98年统计,世界工业企业第500强的销售收入为90多亿美元,而长虹不到20亿美元,海尔也只在10亿美元左右,长虹、海尔下个世纪初进入世界500强到底还有多远?长*正在用城商项目目薄冰先看长虹。长虹的发展,国人有目共睹。89年以…  相似文献   

13.
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我国企业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以来,世界500强企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经验,对发展壮大我国企业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各种所有制企业抓住战略机遇期,通过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优质企业合作,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经过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大批中国企业因此做强、做大,进入世界五百强行列;许多中国商品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主打商品和畅销货;国际航天、高铁、核电等高技术领域有了中国企业的身影和发言权。据有关资料记载: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国内地企业尚无一家进入《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首次登榜是在1989年。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一次的世界 500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生活中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 500强成为人们评价世界级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的象征,世界 500强一般都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因而成为各国企业学习的榜样和追赶的目标。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国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与世界 500强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距。本文以 1998年作为案例,通过中国工业企业 500强与世界 500强中工业企业的比较分析,找出差距,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魏慧 《经济论坛》2012,(9):67-68
本文通过对"世界500强"企业和企业的所属国家同一年的该国GDP和高科技出口的统计研究发现,一个国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个数与该国的GDP和高科技出口有一定的相关性,即一个国家拥有"世界500强"企业的个数越多,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和高科技出口就比较高。  相似文献   

17.
尚媒 《大陆桥视野》2006,(10):71-71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日前发布的2006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显示,500强企业的入围门槛在逐年提高,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但存在垄断特征,而与世界500强的差距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8.
面对种种新的挑战.长三角的未来之路该如何走?日前.在宁波举行的长三角经济国际化——中国日报跨国公司总裁圆桌论坛上,来自全球财富500强企业的CEO和有关专家济济一堂。贡献了他们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世界500强企业在华的发展及专利申请趋势,运用RTA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世界500强企业中36家典型企业在1994—2007年6个时间段内,在华专利技术资源控制的情况,揭示其在华专利技术资源控制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李蕾 《时代经贸》2006,(8S):52-54
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0年,北京中关村的企业平均寿命大约只有4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企业的短命迫使人员频繁的流动,员工的大进大出,也为队伍的稳定以及团队文化的一至性提出了更新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