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世界经济变幻莫测,市场竞争强度和边界都在增大,企业英雄落马己是寻常事。企业界在承受这一切时,一部分在重压下成长,一部分必然被扭曲,于是有了国内外企业造假的丑闻。那么,企业究竟用什么来应对世界经济的变化?应对来自市场的压力和挑战?哪一种力量能够让企业持续发展、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此时,企业文化备受关注,关于企业文化的论述和研讨也层出不穷。什么是企业文化?学术界、经济学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不同”正是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我们还是希望它有  相似文献   

2.
当“服务”、“人本”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各企业文化手册上时,企业可曾想过:服务是成本,还是利润,取决于你用什么境界去看、去做。  相似文献   

3.
—凡 《中国就业》2007,(6):58-58
一、认真了解企业文化和规则 每家公司必然都有着诸多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则,而且一般来说,这些“规则”(或所谓企业文化)乃是公司的精髓与灵魂。这些规则你要对其了如指掌,烂熟于心,无条件地去遵守。切忌逞英雄,天真地奢想去改变它们,否则.你只会成为“除旧革新”的殉葬品。  相似文献   

4.
连云尧 《企业文化》2001,(10):24-25
企业文化之路是“走”出来还是“造”出来呢?答案是走出来的路自然形成,造出来的路主动建设;走出来的路歪歪斜斜,造出来的路标准规范。你需要怎样的价值观、怎样的企业精神、怎样的经营理念、怎样的制度规范,你就得主动积极地去设计、去实践、去完善,一句话,要主动建设。  相似文献   

5.
黄震 《人力资源》2016,(2):78-80
年终岁尾,无论你是公司的小白领,还是大企业的CEO,又到了品尝一年一度职场大菜的时候了,这道菜的名字叫“年会”.年会是每个企业约定俗成的一项庆典活动,就好比大年三十的饺子,即使已经吃腻了,但却是不能少的.因为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价值认同.当然,你可以换着法子把饺子包得更香、更鲜、更有新意,让人更有食欲.  相似文献   

6.
韦华伟 《经营者》2006,(22):76-76
华为以“狼”为企业标志,西安杨森以“鹰”为公司象征。现在国内一些企业看到知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动物象征.也急着把自己的公司与动物相连,希望找到能够代表本公司文化的动物象征.但是有名又威武的动物就那么几种.久而久之寻找企业图腾成了企业的困惑。  相似文献   

7.
质量意识--企业文化之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永远值得探索的奥秘、一种可以用“心”去体验的概念和文化术语。但凡出色的公司,它的企业文化的核心一定是质量意识。企业因为追求完美而发展.企业之魂深藏于质量之中、附着于产品之上。唯其如此,产品才有生命,企业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一直被各界反复谈论,“企业文化建设”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里高频使用的词汇,在江苏也不例外。近年来,江苏企业无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是实际投入和推进精力,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种可喜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曾庆学 《人力资源》2007,(2S):24-27
能推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员工,我们要提上来,影响和阻碍企业发展的员工,我们要降下去;符合“企业人”标准的员工,我们要留下来,不符合“企业人”标准、影响企业文化的员工,我们要“请”出去。 尊敬的员工,你可以影响企业的短期生存,但你千万不要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你可以影响企业的阶段发展。但你绝对不能影响企业的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因素中,企业文化首当其冲。企业文化是由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所有公司成员都要遵循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共同意识、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通过企业成长与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中有“软”、“硬”两种因素。如果完全照搬西方的那一套,脱离本土实际,企业文化将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只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才能帮助企业文化建设走向另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案例,两个好朋友同时创业。几年后其中一个人的公司已经小有名气,另外一家则还是举步维艰。于是后面这家公司的老板就问他的朋友说:“我们是同时创业。创业的条件和机会差不多,为什么你发展那么快。我到现在却还是那么艰难呢?”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贺平 《企业文化》2005,(11):1-1
“神六”的火焰照亮了这个秋天,关于它的话题足够温暖整个冬季。 有位外地企业的朋友老顾是负责企业文化工作的,他来京开会,一见面就对我说,你的杂志我们期期都翻,不过,说句话你别往心里去,那些长篇大论的空谈理论文章我们都没有工夫看,能不能多整点适用的? 老顾从企业来,企业的声音我们怎能不往心里去?如今研究企业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但确实有一些企业文化人闭门造车,构架空中楼阁,追求用最新潮、最时髦的语言修饰企业文化;他们为企业策划,离现实很远,既不能救活企业也不能安邦定国,却制造了一批“专家”。企业不喜欢读  相似文献   

13.
严格讲,当前不少企业所开展应当是一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企业文化变革,而不是无关痛痒甚至是因循守的旧“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还是“企业文化变革”,这实质上是实践中的关于企业文化定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面试时,你回答的每句话,富有经验的主考官总能听出一些“言外之意”,并从中了解你的工作价值观,判断你和公司发展、工作职责、企业文化等方面是否相融、相互促进,最后决定录取你与否。比如,主考官面试时最喜欢问的一句话是:“你找工作时最在乎的是什么?”如果你回答:“我希望追求一份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其实,主考官知道,你的真正意向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如果你说:“我希望得到一份能全面展示我的长处的工作。”主考官会感觉你可能在以前的工作中有志难酬,究竟是何原因他一定会在接着的提问中继续查找。如果你说:“…  相似文献   

15.
重塑企业文化势在必行一个企业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还是成为企业竞争的障碍,主要看企业文化是否与经营环境相匹配。换句话说,企业文化要随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当今“急流险滩”式...  相似文献   

16.
文标  丘强 《企业天地》2003,(8):20-21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几年,广西路桥总公司在巩固和发展“一旗”(红旗党支部),一家”(职工之家),“一号”(青年文明号)文化活动成果基础上,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以弘扬企业精神,实践公司念,规范员工行为为重点,形成了“育人、铸魂、凝心、塑”的“四位一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培育和建设具有浓工地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文铸魂,培育企业精神“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路桥企业精神,是广西路桥人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体现来的特有的心理状态和群体意…  相似文献   

17.
王缨 《中外管理》2002,(5):62-65
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你是一个大企业主管的话,你一定会强调企业文化,你必须强调企业文化。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代表了公司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你想知道谁是中国“文化力研究之你”、“文化力研究第一人”吗?贾春峰教授语出惊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如TCL、联想做起了跨国梦。但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企业文化的变迁,却可能使企业陷入身份认同危机。身份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借用在商业方面,则是指企业在不断扩张中,因为不同背景的人才加入和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导致能够辩识企业的特性出现模糊。换句话说,怎样让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年龄的员工都能认同新的TCL或者联想?显然,原有的文化必须发生改变。被收购的一方能否接受来自不同企业乃至不同国家文化的冲击?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在新企业里的角色?对于并购方来说,是否仅仅意味着“我的地盘我做主”?被并购方的员工,会产生被遗忘的失落感吗?难道真的是“你可以掳走我的人,但你不能掳走我的心”?如何在“本土”员工和“移民”员工之间,建立共同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是中国企业获得跨国并购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所有正在进行国际化的企业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2002,(8):24-26
时至今日,以企业文化战略整合企业,重塑形象已为众多企业所认同,企业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突出的导向、凝聚功能带给企业勃勃生机。但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以“文化兴企”呢?希望您能从郑州热电厂企业文化实践中获得一些灵感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