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人帮”在上海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他们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制造理论根据,论证所谓“党内资产阶级”产生的必然性,有意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歪曲,制造了许多谬论。批判这些谬论,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第一,这本书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经济条件已起了根本变化。胡说“价值规律和它相联系的范畴,是私有经济的产物”,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它体现的资产阶级权利“在社会主义社会跟在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这是他们歪曲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价值规律是客观经济规律。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起作用的。这个条件就是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总是要受到多种经济和菲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更难独立存在。特别是在我国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否定了价值规律。虽然这种否定是错误的,但终究有这么一段历史,而且,经济还是获得了一些发展。有鉴于此,笔者在肯定价值规律能被影响的基础上,想就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机制对价值规律的影响作些研究,并再次提出有计划的价值规律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许多同志都常常讲:“我们要利用价值规律来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这种说法不仅在理论上含混不清,而且在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后果,有必要加以澄清。有些同志所谓“利用”价值规律,可能是指:我们应该认识价值规律的性质和要求,认识它能够起作用的条件,在安排我们的经济工作时遵循(或顺应)它的性质和要求,为它创造某些条件,使它发生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毫无疑义,这种特定的理解和认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把它一般地表达为“利用价值规律”却是极不准确的。因为除了上面那种含义,它显然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认为价值规律是国家用来调节产销关系的一个“工具”,有些同志也明确地说价值规律就是一个工具。这就更加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4.
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很久以来,就存在一种说法,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它是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互相排斥的;计划管理范围越广泛,越深入,那么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便越受约束。如果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内,价值还起着一定作用,那只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除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外,还存在着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因而在这些所有制之间还存在着商品交换,职工工资也仍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这就是说,在将来的全民所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价值规律将完全消失而不  相似文献   

5.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也就必然存在,并起着一定的作用。伟大领袖毛主席把价值规律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教导我们要很好的认识它,并利用它来加强企业管理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些年来,林彪、“四人帮”为了反对社会主义,把我们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上利用价值规律来促进生产,诬蔑为搞资本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制造了许多谬论,使一些同志在认识上发生混乱。当前,为了很好地利用它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澄清这些混乱思想,使人们对价值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的老前辈孙冶方同志离开我们不觉十年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进入攻坚战的今天,我们格外缅怀我国改革的理论先驱孙冶方同志。冶方同志是率先向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挑战的经济学家。我们不会忘记,是冶方同志最先批判了那种把价值、价值规律与社会主义相排斥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把计划和统计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著名论断;是冶方同志最早认识并批判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两个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认识到价值规律不仅对社会主义流通,而且对社会主义生产都有调节作用。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继续讨论价值规律如何发挥调节作用很有必要。这里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学界正在热烈讨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我们认为,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实质,就在于有条不紊地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市场性结合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承认和尊重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作用。在我们看来,那种只看到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否认计划性要与市场性相结合,否认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的看法和作法是不对的;那种离开计划性来谈社会主义经济,甚至要求取消计划性,让商品经济自由发展,片面强调市场调节的意见,也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我们在探索企业经营经济学的过程中,碰到了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首要经济任务是什么的问题,由此还涉及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比如,社会主义商品价值的生产、构成、社会必要价值规律问题等。我们认为,探索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究竟要完成什么经济任务?它的首要经济任务是什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必然性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既然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因此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是不相容的。尽管后来逐渐承认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存在,但仍然把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同计划的作用置于绝对排斥的地位,似乎计划起作用的地方,市场机制就不起作用,或者反过来说,计划作用到不了的地方,市场机制才起作用。这样一种把市场视为同社会主义经济的本性不相容的观点,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例如:  相似文献   

11.
关于供求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前一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调节理论的研究中,忽视了对市场商品流通特有的规律——供求规律的研究。在讨论市场调节的根据时,一般只把它归结为利用价值规律来进行调节。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缺陷。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供求规律的内容及其与价值规律的区别和联系什么是供求规律?有的同志认为供求规律是商品供求平衡的规律,有的说是商品供应一定要适应商品需求的规律,还有的说是商品供求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规律即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社会主义社会既然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如何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性质及其作用,如何积极利用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自觉利用价值规德、有计划地  相似文献   

13.
<正> 研究价值规律的作用,确定理论价格,除了要解决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外,还要解决另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是否存在转化形态。在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我国经济理论界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讨论。当时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商  相似文献   

14.
<正> 经济学上有不少类似“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其中之一。纵观历史上对此问题的研讨,始终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即几乎都不是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去认识价值规律的客观性,而是把它当作社会主义经济的外来物。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写过两篇讨论生产价格的文章,①是从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生产价格观点,以及为什么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中还存在生产价格的问题。《再论》发表后,未引起正面的争议。不久,党中央公布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显然用不着多说,计划价格的制定也是必须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的。为此,本文拟根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对有关的两个理论问题再加以重申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正> 孙冶方同志的遗著《社会主义经济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汇集了孙冶方为构筑《社会主义经济论》这座理论大厦付出艰辛劳动后取得的主要成果。在全书六篇文稿中,有四篇是《社会主义经济论》本身的内容,占篇幅的近90%。还有两篇即《我与经济学界一些人的争论》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则同《社会主义经济论》有紧密联系。一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大突破《论稿》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第一,它摆脱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的自然经济论或其变种“产品经济论”(它们都把价值和价值规律视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异物,不存在流通过程)的影响,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是高度  相似文献   

17.
<正> 孙冶方同志以毕生的精力从事经济理论的研究,他对阐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对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要起重要作用的论著,正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虽然从1953年起就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承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服从客观经济规律,承认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要起重要作用,但长时期来在理论上认识不彻底,在实践中并没有认真遵守客观规律,以致于常常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今天重新温习斯大林提出来,并经孙冶方进一步发挥的这一学说,仍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 这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创建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网络,成为社会主义生产集中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传统的再生产理论一向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个别再生产,也不承认社会主义个别再生产中的生产集中。而现在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存在生产集中,而且它还促进生产力迅  相似文献   

19.
经过几十年的波折和探索,我们今天终于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然是商品经济,就必须确认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而“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运动”,(P200)所以同时也必须正视价格规律(供求规律)的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中,论述了供求的作用可分为三层:一、影响价值的形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是否存在实质上的商品关系,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要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问题,对于更好地利用价值规律,实现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的讨论中,凡是主张全民所有制内部只存在形式上的商品关系的同志,一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指出,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而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虽然存在社会分工,却不存在不同所有者,因此,不可能有实质上的商品关系。这种观点过去占多数。但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它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的,依据这种观点制订的经济政策,给现实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